※ 引述《globalera (a balanced life)》之銘言:
: 1930年美國胡佛總統簽署《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提高對各國的關稅,結果
: 各國也相應提高對美國的關稅,各國之間關稅壁壘的結果,直接間接造成1933年
: 的經濟大蕭條。既然有前車之鑑,然而美國川普總統近期為何又一再以關稅當武器呢?
: 我認為差異在於1930年當時西歐才是世界的中心,各國當時可以忽略美國市場,所以
: 當美國1930年對各國提高關稅,各國也以提高關稅回應;但是,當前的美國市場,是
: 全球最有消費力道的市場,幾乎沒有國家能忽視美國的國內市場,所以當川普總統對
: 各國提高關稅時,各國無不爭相與美國談判,希望能降低關稅,許多國家不惜以開放
: 國內市場作為美國願意降低進口關稅的條件。不過關稅仍是一步險棋,美國國內近期
: 物價飆高,川普總統的關稅戰策略能否撐得住,還有待觀察。
1930年的關稅是美國總統為了解決經濟問題的工具
但2025年的關稅是美國總統為了解決附庸國諸國搭便車問題所使用的工具
也就是說,同樣一個工具,他們的使用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用經濟來理解這件事本質上是框架錯誤,當框架錯誤,就是問題問錯
你永遠得不到正確答案
川普關稅的第一目的,是對附庸國諸國徵稅
叫他們付錢,支付美軍與中國的史詩冷戰對決
這個稅最後是附庸國付、美國消費者付、介於之間的兩者分攤不是很重要
重要是搭便車的人要為帝國付錢
同時關稅談判也是控制各國的一種手段
為了降關稅,各國都要到羅馬元老院排隊遊說朝貢
帝國政府藉此會對各國施加要求,各國變得無法抵抗
比如美國就是一直施壓台灣與日本建軍,提高國防預算
瑞士這種單純的有錢人就能搾就榨,付錢支持美帝國的偉大事業
這些要求都與純粹的經濟無關,都是帝國問題
這些都是「世界帝國的形成」
不能以過去民族國家、多國體系、各國平等的框架看之
我們要注意:川普第一任的關稅,到了拜登時代,根本沒有被取消
由於美國政策長期延續性的傾向
今天的這一切,就是未來的世界憲制正在被塑造
熟習劉仲敬講解的羅馬帝國如何形成的,對這些事情其實都很熟
羅馬其實自始自終都不是東方這種帝國,他一直是一個理論上的城邦共和國
只是在實力擴大的過程中,以非常類似今天這種方式
使各國在實際上臣服於羅馬,各國的國號、形式都在,但都漸漸名存實亡
這個過程與結果就是,美國離世界帝國又更近了一步
中國是美國世界帝國化的催化者
我們要注意:關稅只是美國的一種控制世界的手段而已
其實他還有非常多牌沒有出,實力遠遠還沒出盡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5-08-13 09:27:00閑閑說一下 我滿理解川普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一些新創案子,每個案子在介紹目標市場時,都嘛著重介紹美國歐盟區 中華區 則是一種... 喔 我有提啦 的感覺(印度 非洲 南美 形同不存在 XD)我當時就想:奇怪,大家都想賣美國,美國賣什麼?(不算軍武的話)所以出現川普說要加關稅,我完全理解他
作者:
A6 (çŸID真好)
2025-08-13 10:00:00因為台灣不重視南美市場 和非洲市場 印度就算了印度在東南亞市場 順道就好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5-08-13 20:16:00美國賣啥? 賣軍火、賣恐怖威脅--不從就讓中俄教訓你們簡單說就是老美全球賣 抗俄保__ 或者 抗中保__
美國實際上最大的輸出產品就是秩序 首先是輸出公司世界上很多事業本地人根本辦不起來 都要依靠美國人開的公司事情才做得起來 再來就是輸出智慧財產 你要花費大量的授權費買技術 再來就是軟體 沒美國軟體你根本無法生存 再來就是貨幣 你們幾個一輩子互掐的國家誰也不信誰 中國不屑用日圓交易 日本不屑用人民幣交易 最後大家只好全部用美元交易 就要買買元美國當然是實際上貿易淨輸出的國家 只是財報會騙人貿易也不是實體物品才叫貿易 美國的主力產品都是無形的 至於上面說的砲艦外交 那是老羅斯福時代的事今天的美國根本還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