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愛國但國家不愛你—哈柏的悲劇人生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4-01-21 20:17:02
https://sci-story.com/3081/
《人口論》預言饑荒無可避免
英國學者馬爾薩斯 (Thomas Malthus) 於十八世紀末發表《人口論》,認為人口以幾何級
數快速成長,但糧食的產量卻只能以等差級數增加,絕對趕不上全體人類所需。若不設法
抑制出生率,未來饑荒勢不可免。馬爾薩斯並非危言聳聽,尤其進入十九世紀後,工業化
帶動經濟繁榮,醫療衛生也大幅改善,人口增加的速度更是遠遠超乎農產品的增幅。
農業生產最主要的瓶頸就在於氮肥嚴重不足。氮是植物生長的重要營養元素之一,但植物
無法直接吸收大氣中的氮氣,在自然環境下,必須由閃電或土壤中的微生物將氮氣分解,
轉化為氨 (NH3,俗稱阿摩尼亞) 後,才能被植物吸收。要提高農作物產量就必須施肥,
當時只能從含氮量很高的動物糞便或硝石中獲得天然氮肥,但天然氮肥數量有限,也就莫
可奈何。 那麼全世界人口從《人口論》發表時約莫 10 億,至今已達 79 億,為什麼並
未發生馬爾薩斯所預言的糧食危機?這就要歸功於德國化學家哈柏 (Fritz Haber),他發
明了將氮氣轉化為氨的化學方法,可以直接製造人工氮肥,從此氮肥要多少有多少,徹底
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
哈伯法打破人類宿命
哈柏於 1868 年 12 月 9 日出生於普魯士一個猶太家庭,兩年多後,普魯士結合其它德
意志邦國成立德意志帝國,具有強烈愛國情操的哈柏自小在身分認同上,認為自己是德國
人的程度遠遠大於是個猶太人,還受洗改信基督教。
哈柏的母親在生他時難產而亡,不知是否因為這樣,父親與他的關係一直相當緊繃。哈柏
於 1891 年取得化學博士學位後,應父親要求回家繼承家業,參與化工廠的營運,但兩人
衝突不斷,父親才死了這條心。第二年哈柏就重返校園做博士後研究,兩年後在大學擔任
助理,踏上學術研究之路。
1908年,哈柏發明後來以他為名的「哈柏法」(Haber process),將氮氣跟氫氣以 1:3 的
比例混合,施予高溫高壓(攝氏 400 度, 200 大氣壓),用鋨當催化劑,成功製造出氨
氣。只不過鋨是非常稀有的金屬,無論是數量或價格的因素,仍然無法大量生產氮肥。
不過德國化學公司 BASF 仍看好哈柏法的潛力,向哈柏買下此一製程專利。之後工程師博
世 (Carl Bosch) 帶領團隊,試了兩萬多種配方,終於在 1910 年找到一種由鐵、鋁、鈣
混合而成的催化劑,可以用來取代鋨。鐵、鋁、鈣這三種元素都很容易取得,含量豐富又
價格低廉,哈柏法終於得以工業化,用來大規模生產人工氮肥。
火藥與毒氣
哈柏因為挽救無數人命免於饑荒的巨大貢獻,於 1918 年獲頒諾貝爾化學獎。諷刺的是,
哈柏法也造成無數傷亡。這是因為現代火藥的基本成分硝酸銨也可以用氨製成,因此當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BASF 所生產的氨並未用於製造氮肥,而是拿來製造火藥,
供德軍在戰場上使用。
當然,科學家的發明會被如何運用,並非科學家所能掌控,本無需為此承擔道德責任,然
而哈柏卻更進一步做出令人非議的行動。
具有狂熱愛國主義的哈柏向政府主動請纓,研發氯氣、光氣、芥子毒氣等致命毒氣,還
於 1915 年 4 月親自到前線指導軍隊使用。化學武器果然在短短幾天就造成數萬名敵軍
傷亡,哈柏隨即因此戰功被授予上尉官階,並於 5 月 2 日為他辦慶功宴。當天晚上,哈
柏的妻子克拉拉(Clara Immerwahr)在家中後院用哈柏的配槍舉槍自盡。由於克拉本身
也是化學博士,曾表態反對研發化學武器,不禁令人猜想她是否以此死諫?無論如何,哈
伯並未因此改變想法,第二天他仍按既定行程前往東部戰線,用毒氣對付俄軍。
哈柏認為使用化學武器並沒有比較不人道,還曾義正嚴詞的說:「和平時期,科學家屬於
全世界,但在戰爭期間,他只屬於他的國家。」基於這樣的愛國心,哈柏在德國戰敗後致
力於從海水中提煉黃金,好為國家找到財源,償還鉅額的戰爭賠款。他努力了六年,才承
認海水中的黃金含量遠遠低於原先預估,放棄這徒勞無功的研究。
納粹展開反猶太行動
納粹掌權後,於 1933 年明令禁止猶太人在大學與研究機構任職。時任威廉皇帝物理化學
研究所所長的哈柏因一次大戰所做的巨大貢獻而得以留任,但他實在不願開除其他猶太同
僚,乾脆主動請辭。面對日益高漲的反猶太聲浪,哈柏明白自己終究無立身之地,只能在
八月帶著破碎的心,離開他一生熱愛、為之奉獻的德國。
哈柏輾轉停留巴黎、西班牙、英國等地,試圖找尋安身立命之處。英國的猶太裔化學家魏
茲曼 (Chaim Weizmann,二次大戰後成為以色列第一任總統) 正要在巴勒斯坦創立一所研
究機構,便安排他前往任職。結果哈柏在轉機途中就因心臟病發,於 1934 年 1 月猝死
於瑞士的一間旅館,客死異鄉,結束極具爭議性的一生。
哈柏眼不見為淨也好,否則他若活得久一點,將看到更多令他心碎的事。他的親友與猶太
同胞在集中營遭納粹以毒氣集體屠殺;他的兒子赫曼於 1946 年自殺身亡(克拉拉舉槍自
盡那晚,正是 12 歲的赫曼先發現,親眼目睹母親在血泊中嚥氣)。另外,赫曼的長女克
萊兒也是化學家,在芝加哥研究氯氣的解毒劑。1949年,蘇聯成功試爆原子彈,克萊兒被
告知核彈研發成為優先項目,所以她的研究得暫時擱置。不久後,克萊兒即服氰化物自盡

如果哈柏目睹這一切,會不會對科學家的角色有不同看法呢?
參考資料:
Fritz Haber – Wikipedia
Clara Immerwahr: A Life in the Shadow of Fritz Haber | SpringerLink
《為第三帝國服務》,菲利浦·鮑爾著,麥田出版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24-01-21 20:51:00
竟然會在這裡看到哈柏法製氨
作者: jackliao1990 (jack)   2024-01-21 23:26:00
沒有他 你我都不可能出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