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 書評《土司政治與族群歷史》

作者: shaojun (吃漢君)   2018-12-25 15:54:49
書名:《土司政治與族群歷史:明代以後貴州都柳江上游地區研究》
作者:陳賢波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北京
出版時間:2011年3月
一、
  有關中國土司制度的研究,以余貽澤、江應梁、凌純聲、張捷夫、吳永章、龔蔭、李
世瑜、成臻銘等學者為代表,就土司制度的盛衰沿革,土司承襲、獎懲、軍事、貢賦等制
度規定,土司統治下的社會、經濟、文化狀況,以及明清「改土歸流」的實施內涵,中國
史學界已有相當多期刊論文及專書做過詳細地考究。 然而上述學者的研究,絕大部分是
透過正史、實錄、官書、檔案、方志等官方史料來呈現土司制度,其所代表的僅是朝廷視
角下的土司制度樣貌,對於完整地瞭解土司與地方社會之間的關係,是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此外,這些著作注重對土司制度的「橫向」分析,以明、清斷代或歸納整理的方式涵蓋
土司統治的種種制度以及統治下的社會發展與現象,雖然力圖解釋土司與地方社會的種種
關聯,但對於具體的發展脈絡卻始終難以描述清楚,使我們在理解土司制度時,總有一種
「隔靴搔癢」的感覺。
  本書作者陳賢波,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
究員,研究領域包含明清社會經濟史、廣東海洋史。他以民族史的「區域視角」為思路,
對貴州都柳江上游地區的土司政治歷史與地方族群文化認同進行觀察:結合官方與民間文
獻予以分析,重建都柳江上游土司政治自明初至清末的歷史發展脈絡,利用一些「新史學
」的研究面向與理論方法,逐例說明各地方族群如何利用土司歷史去建構族群認同,進而
闡釋土司制度在中國西南邊疆社會與開發史中所代表的意義。
二、
  作者在「緒言」中,明白地告訴讀者:他要以民族史的區域視角去書寫土司與地方社
會之間的論題。因此過去傳統的土司政策理論方法在本書中消失匿跡,取而代之的,則是
先重建地方土司政治的建立、擴張、崩解的過程,說明在時代演進中土司控制地區的結構
轉折,再從「歷史敘事結構」以及「宗族意識形態」的正統化過程等面向去觀察土司地區
的族群對歷史和文化認同的建構。
  本書分成兩個部份,上編主題為「土司政治與地方秩序」,此部分作者以爛土長官司
張氏土司的政治發展作觀察,將土司政治分成三個重要歷史階段。第一階段為張氏土司的
建立與鞏固時期:明代朝廷在貴州建立衛所,形成邊疆軍政系統,但明代中期以後衛所制
度漸崩,「苗亂」漸趨頻繁,朝廷倚靠土司平亂,因而形成「流土參治」的軍政情形;第
一代爛土長官司張均本係漢人,其因隨朝廷軍隊征苗有功而得以受封為當地土司;新土司
政權建立伴隨而來的是土地擴張以及土著族群「夭苗」的反抗,透過成化年間流土官合謀
誣造的「播凱之亂」,爛土土司藉「請兵討亂」奪取北部「夭苗」普安河流域的土地,並
與夭苗不斷爭奪土地控制權直至明末。第二階段為張氏土司的鼎盛與分裂時期:清朝初年
,歷經明清戰爭及吳三桂叛亂,西南土司政權們在動盪局勢中陸續發生爭襲仇殺,張氏土
司家族內部也不例外;張氏土司爭襲失勢的一方與其擁護者「六姓部眾」於是轉而進佔普
安河流域,用計謀驅逐土著族群「夭家人」,而此時清朝政權初立,康熙皇帝對土司採取
寬鬆的治理策略,因而以新設立「普安舍」土司來合法化張氏土司的土地擴張,奠定了都
柳江上游支流普安河地區「以張氏土司為中心,輔以六姓部將」的地域支配格局。第三階
段為張氏土司的衰落與瓦解時期:清中期在雍正皇帝「開闢苗疆」的政策下,土司家族雖
然得以再次擴張土地,但是隨後流官分司機構的建立、沿江糧米採運制度與營汛布防,使
得官府勢力得以深入地方;另外官府訂出制約土司的行政規定,再加上地方頭人利用幫納
糧米的時機削弱土司對基層村寨的控制權,導致土司權威走向衰微;到了咸豐同治年間,
動亂四起,加速土司家族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最終被迫退出政治舞台。
  下編主題為「族群歷史與文化認同」,此部分為作者在上編的歷史脈絡下,分別對張
氏土司家族、吳氏地方家族、繞家人民族三個族群的案例,考察他們如何利用土司政治的
歷史來建構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對於張氏土司家族的族群認同建構,作者以都柳江上游
廣泛流傳的地方性章回小說《平南傳》為媒介,首先考察小說故事布局與敘事手法,發現
《平南傳》作者藉由嫁接改造史實人物成為張氏土司的顯赫先祖,再利用明清小說慣常的
虛幻情節,形塑出了張氏土司先祖在當地所被接受的「征南平亂」的傳奇形象與事蹟;再
來作者從小說的「發現」過程與成書年代兩個問題面加以考察,判定張氏土司的後人或直
接或間接地參與了故事的維繫和再創造過程;最後作者以黃平州重安江的重安司張氏家族
為例,說明此家族如何在先祖身分苗、漢不明的情況下,利用《平南傳》的故事攀附爛土
張氏土司先祖,並進行「三宗四司」的通譜聯宗活動以及建立張氏宗祠,表現出明清以來
漢人以文字與禮儀表示祖宗觀念與仕紳價值的「正統性」文化認同。對於吳氏地方家族的
族群認同建構,作者透過吳氏族人自清末以來的「編撰族譜」和「興建宗祠」兩件文化活
動,以及他們梳理「遷黔八祖」世系的過程,說明了他們如何從借用正史記載,到借用《
平南傳》小說情節,逐步將祖先歷史建構在征南平亂的事蹟與「土司部將」的身分中,洗
清他們在其他族群中的「賊苗」汙名。對於繞家人民族的族群認同建構,作者從他稱「夭
苗」、「夭家」到自稱「繞家」的正名轉變,以及繞家人對於「被驅逐的歷史記憶」的認
同勝過了對漢人身分的追求,指出不同於攀附英雄先祖、由苦難歷史所凝聚而成的族群認
同形塑,如何在當代國家民族識別政策中,創造出其獨特的族群主體性。
  最後在結語中,作者指出都柳江上游的地方文獻與族群歷史記憶,很一致地是由「苗
夷叛反」與「土司/部將剿撫息亂」這一套國家話語來表述,進而形成因土地爭奪及土地
賦役關係而產生的「土民(苗夷)─部將(苗頭)─土司」階序結構。這一階序結構的逐步穩
固,又再次內化成各族群的歷史經驗,成為標誌自身「文化獨特性」的重要依據。因此,
作者認為土司制度的存在在歷史與文化的演變過程中,扮演至關重要的影響地位。
三、
  由上述可知,本書最大的特色是運用「歷史敘事結構」中的「歷史心性」、「文類」
、「模式化情節」與「宗族意識形態」的正統化過程來論述都柳江上游的族群認同建構。
所謂「歷史心性」指的是某一社會中人們理解、記憶與敘述歷史的一種文化概念,表現在
人們對歷史起源的敘事上,一般包含「英雄祖先」與「弟兄祖先」兩種歷史心性。 至於
「文類」則可以簡單定義為「一種被沿用而產生許多文本之範式化書寫、編輯與閱讀模式
」,包含由《史記》書寫結構被模仿而成的「正史」以及模仿、變更「正史」主題與形式
而成的「方志」及「族譜」。 「模式化情節」指的是人們記錄下的人物和事件,或循敘
事模式而被書寫,或因其符合此敘事模式而被記錄,或因需要而被人們循此模式建構,而
以「英雄徙邊記」為祖源敘事的典型。 「宗族意識形態」的正統化過程則指的是國家的
正統意識形態所規範關於祖先與祭祀的觀念,被利用來適應政治經濟文化等環境變化的歷
史文化過程。
  在寫作上編的過程中,作者就對比明成化年間的張熊所撰的〈張氏先祖祭文‧均公〉
與官方方志、實錄,以及對比普安河畔的「六姓合約碑」與官方方志、奏疏,同時輔以民
族調查報告中的村民口述為參照,分別刻劃出第一階段裡爛土土司先祖張均率軍討伐苗人
、定居爛土苗地,以及第二階段裡初代普安舍土司張宏謨與六姓部眾驅逐夭家人、奪佔普
安河流域的事蹟。作者認為由於這些事蹟被官方所認可,代表土地擴張歷史的合理化,再
加上族譜祭文與碑文中的強調與呈現,成為各個族群後代口述中「祖先為平亂功臣」的事
蹟,符合了在「模式化情節」的歷史敘事結構下,「英雄徙邊記」的祖源故事模型。
  在寫作下編的過程中,作者就以「歷史敘事結構」及「宗族意識形態」的正統化過程
這兩面向為主軸,來觀察各族群個案。在張氏土司家族案例與吳氏宗族案例中,我們可以
看見「編撰族譜」與「興建宗祠」在族群認同建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此外,作者在下編更運用「微觀社會情境」來分析族群認同的建構。所謂「微觀社會
情境」,指的是觀察個人的行為如何一方面受種種新舊社會之組織、結構、規範所約制,
一方面又對他們有所選擇、依循與改造創新,因此逐漸造成時代變遷。 例如在張氏土司
家族案例中,作者藉由張氏後人張樹屏、張嘉森所留下的紀錄,觀察他們如何透過不斷補
綴《平南傳》的闕漏、牴觸與小說來源,使《平南傳》內容更具有可信度以及符合張均征
南平亂的英雄事蹟;而在吳氏族人案例中,作者則貼身採訪當代吳氏族人吳育平,透過他
編撰吳氏族譜的過程,觀察他如何運用史料來攀附土司事蹟,建構吳氏宗族的「土司部將
」歷史;最後在繞家人案例中,作者則透過檢視當代繞家人的「民族正名運動」,觀察繞
家人如何運用其「被驅逐的歷史記憶」來爭取成為獨一無二的「少數民族」。
  其次,作者突破以往「歷史敘事結構」的「文類」侷限,將地方小說《平南傳》作為
歷史文本分析。本書的特點就是利用《平南傳》與正史、族譜作對照,找出隱藏在小說背
後、代表張氏土司家族的「歷史心性」。
  再來,作者就以往土司研究中的「土民─土司」關係,更進一步提出「土民(苗夷)─
部將(苗頭)─土司」的階序結構,並以此作為基礎,論述都柳江上游社會的地域支配格局
,讓張氏土司家族、六姓集團家族、繞家人民族彼此的認知關係得以被深入釐清。也許此
一階序結構論述,可作為後人在土司制度(或者地域)研究上的新研究觀點。
  不過,本書仍有一些有待改進的部分。首先,本書在引用族譜、碑文時,過於強調史
料的完整性,導致史料篇幅過長,除了壓縮作者論述的篇幅,也妨礙讀者閱讀的流暢度。
  再來,本書以都柳江上游的張氏土司家族為核心去探討土司地區的族群認同建構,然
而張氏土司家族是史載有據的「漢人土司」,相比於為數眾多的「苗人土司」,這樣的族
群關係結構可能只是屬於特例,因此本書若能將著重的「漢人土司」再與其他代表性的「
苗人土司」的族群關係結構下做出粗略地比較分析,或許反而更能進一步建構土司政治對
族群認同的意義。
  總而言之,本書突破以往研究土司制度的侷限,運用新興的歷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具
體而微地建構出土司政治歷史與土司地區的各個族群所產生交互影響,並據此提出新的看
法,可以說為研究土司議題帶來了新的研究方向。
參考資料:
1.王明珂,〈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陝西師範
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2.王明珂,〈國族邊緣、邊界與變遷──兩個近代中國邊疆民族考察的例子〉,《中國社會
經濟研究史》,2010年第3期。
3.劉志偉,〈祖先譜系的重構及其意義──珠江三角洲一個宗族的個案分析〉,《中國社會
經濟研究史》,1992年第4期。
作者: KangSuat   2018-12-25 16:17:00
播州楊應龍家族明末連閩粵山區都開始反明了惠州陸豐客家人起義 被政府鎮壓 又找來漳州人駐守陸豐讓陸豐變成客家人、潮州人、漳州人並立的局面大家最愛談的抗日英雄姜紹祖就是漳州系陸豐人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8-12-25 19:00:00
很喜歡王明珂先生的文章,開拓新的角度
作者: LonerEver (永遠的獨行貓)   2018-12-26 21:55:00
其實明朝對於土司的界定不甚嚴謹,例如緬甸、八百、老過與明廷的互動已經是外國的關係了但是明朝還是稱之土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