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為什麼大家都會說二戰德軍不是美軍對手?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6-04-20 21:32:16
我知道美國有資源優勢跟科技優勢
可是二戰時期還不至於到科技碾壓一切的地步吧?
那時候更多還是要靠士兵的紀律性,戰鬥力,還有將軍 參謀部的戰術規劃吧!
請問各位大大,那時候的科技優勢真的已經足以超越軍隊紀律跟戰術了嗎?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20 21:33:00
$
作者: zaknafein987 (蒼)   2016-04-20 21:33:00
反過來說 你認為美軍的紀律和戰術不如德軍?再者 戰爭就是比整體國力 民主兵工廠不是隨便講講想解答你的疑問 戰鬥力這本書很適合你 國圖有 以前還特別去找來看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4-20 21:34:00
美國可怕的地方在於管理技術跟行政管理現代的行政學跟管理學出自美國
作者: zaknafein987 (蒼)   2016-04-20 21:35:00
當德軍士兵吃不飽穿不暖缺彈缺油 鬼畜美帝士兵再靠腰沒有冰淇淋和啤酒別說現代 古代天縱神將漢尼拔也是被羅馬整體國力淹死...
作者: bilice   2016-04-20 22:01:00
一直認為漢尼拔的表現落差程度很大。有沒有人能解釋?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6-04-20 22:06:00
漢尼拔表現落差沒有很大啊,你可能是覺得以後再沒有坎尼這樣的勝利,但那是因為羅馬人學乖了,而不是漢尼拔變弱
作者: bilice   2016-04-20 22:07:00
看漢尼拔後期一直被別人耍著玩。然後被玩到死。細節忘了,好像連手下的雇傭兵都搞不定。政略戰略都是。??
作者: zaknafein987 (蒼)   2016-04-20 22:10:00
不是漢尼拔變弱了 是羅馬有國力去連敗繳學費二戰美軍也是 從北非到太平洋 越打越強但軸心卻越打越弱...
作者: hammuo (桐谷美玲めっちゃ好き)   2016-04-20 22:51:00
祝元首127歲冥誕,生日快樂!
作者: purplecake (紫蛋糕)   2016-04-20 23:04:00
羅馬人把漢尼拔最強的騎兵部族拉攏過去了,你叫他怎麼怎麼打騎兵側翼包圍XD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04-20 23:05:00
德軍是美軍對手,但戰爭是個課金game,我今天打了個公會戰,我們公會課員就是多,烙起人來資源數量更是龐大,即使敵方再強也經不起一再推升資源
作者: purplecake (紫蛋糕)   2016-04-20 23:06:00
他反而被西庇阿用騎兵側翼包圍打垮了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04-20 23:07:00
美國的生產管理技術 讓工廠有更強的效率與產量 不然世界上講到管理學 也有可能說希特勒好棒棒但是美國的生產或管理方式也不是沒有問題 鄭洞國在回憶錄上就有講到駐印軍的訓練方式 覺得美國人是把士兵當成工廠的零件一樣訓練 跟過往的日式與德式訓練差很多一些軍官也有些不習慣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6-04-20 23:23:00
這樣說,如果條件與資源相等,那德軍戰場表現平均最好,但是資源不可能相等...
作者: rogergon ( Aquila)   2016-04-20 23:41:00
三礦全開打一礦,再會練兵礦挖完也只能等死。
作者: randy123 (好色怪叔叔)   2016-04-21 03:20:00
光資源就差多了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6-04-21 11:12:00
因為看歷史,有很多大帝國空有資源跟人力,但是依然被較弱的國家打敗,所以我才覺得德國應該不會輸。我的癥結點在於:二戰時期,已經能夠將全國國力高效率轉化成戰力了?
作者: zaknafein987 (蒼)   2016-04-21 11:17:00
美軍補充兵制度惡名昭彰阿...這在戰鬥力這本書都有探討 一些電影如BOB也會演現代戰爭總動員 流水線標準化大規模量場和管理學都是美帝集大成阿...還有 納粹德國才是欠缺總動員的一方 別搞錯了 更別說工藝品軍火實在海不出來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21 11:25:00
戰爭型態轉變 有限戰爭時代下容許連戰連敗的停損 相對第一線戰力素質對戰爭勝敗影響大 在總力戰以至於超限戰的時代 總體國力才是勝敗關鍵或者說 比腕力考驗的是純肌力 野地求生考驗的就不只肌力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6-04-21 12:15:00
同盟國戰爭機器不是說假的
作者: ewayne (ec)   2016-04-21 12:45:00
二戰時期的美國不就表演過把全國國力高效率轉化成戰力了?問錯問題了,問題不在於能不能,而是怎麼做?
作者: totenkopf001 (骷髏)   2016-04-21 14:44:00
隆美爾有提到過 美軍對於戰爭是學習 英軍是再學習他的心得是 學習者 比再學習者 強多了而且他這只是再說作戰技巧 如果一個作戰技巧強外加物資充沛 德國不打輸也難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4-21 16:46:00
戰爭的輸贏在於雙方可以投於一個點(很大的一個點)的能量,能量大者勝。 能量:物理的角度來看。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4-21 17:36:00
德國一直到1942~1943才把國家體制轉入真正的總體戰模式在此之前,德國其實並未充分而完整的動員全部戰爭潛力不僅產能沒有全部協調一致,佔領的法國工廠等也沒有充分發揮其產能,而且到1942年,大多數德國人還是正常上下班如果一開戰1939年,德國就完全進入百分之百動員的總體戰那德國工業產量,不管是坦克、飛機或潛艦,都會增加很多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16-04-21 17:41:00
要有人開才行,東西不是產出來就好的吧。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4-21 17:43:00
德國當時總人口超過8000萬,理論上可以編列300個師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04-21 17:43:00
百分之百的總體戰模式只會在滅亡前發生 換言之國力強到「無需」總體戰的國家才會是總體戰時代的勝方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4-21 19:06:00
德國想著日本,日本想德國......兩邊皆落空.撿便宜的是蘇聯.牌桌上要靠判斷力和一點靈感.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16-04-21 20:32:00
哦哦,我了解了,感謝各位
作者: Hurricaneger (褲襪脫落大尉)   2016-04-21 22:23:00
美軍海機槍兵還有醫療艇,坦克的數量能力,希老闆只能想想月球和南極怎麼去。但是品質的能力,可能能差不多。但是戰爭比起質量,數量可能優先。
作者: saram (saram)   2016-04-22 03:38:00
美國海軍的潛力在戰爭初期便發揮出來,尤其是指揮的將領應變能力比日軍好.日本人太看重艦炮威力,但美國總是避開他們主力艦.而以艦載飛機去突擊對方的航母,這在策略上取得優勢.逐漸交戰之下,累積戰果出現了大的差異.中途島戰役後日本已經感受到自己屈居下風.但己方優勢已不多
作者: foolfighter (傻瓜鬥士)   2016-04-22 04:29:00
拿開戰前的油田來看就註定戰敗了除非比到犧牲傷亡的意志,德國才有勝算加上隔了一個海,戰術嚐到甜頭,美國也可以在你發明
作者: twsoriano (卡位)   2016-04-22 11:37:00
打仗就是打錢 現代戰爭更是如此
作者: DLowe (马英九是丑八怪)   2016-04-22 22:39:00
物資 ! 電影坦克大決戰有一幕, 德軍將領俘虜美國人, 發現俘虜身上有剛從波士頓運來的蛋糕, 這將領認為美國實力超出德國所能想像, 電影裡德軍缺汽油, 缺人, 缺食物...甚麼都缺
作者: randy123 (好色怪叔叔)   2016-04-24 01:18:00
坦克我記得北非好像是德1:盟5的差距,隆美爾再神還是拼不贏數量差
作者: foolfighter (傻瓜鬥士)   2016-04-24 19:26:00
隆美爾兩次反攻都是戰線推到沒油撤退
作者: sweetantt (螞蟻)   2016-04-26 20:07:00
德國二戰開打沒多久就打趴法國了 英國也被壓著打 所以才沒總動員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