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21-01-26 13:50:42※ 引述《peoplemore (兩百萬伏特的熱情)》之銘言:
: 謝謝回覆,原來封建跟帝國是不一樣的。
: 那我想請問帝國時期呢?
: 那個時代應該的人民應該被管東管西的吧?
: 然後有一點權力的官就用權力壓榨人民。
: 改朝換代了那麼多次,為什麼都沒有發展能類似現代民主自由的思想?
: 偏偏要等到孫中山先生去國外學習,然後再回國推翻清朝呀?
: ※
你問的是中國其實也就比較單純的原因
就是科考制度讓仕紳參與政治事務
因此需要更多事務權力只要考試或派人考試當官
就能取得穩定且持久的地方權力
而在古代資訊不發達
一直在西方持續存在的共和制
一直侷限在自由城市治理上
自由城市的共和選舉也侷限在有錢人
透過賄賂或各種操作壟斷選舉
地方仕紳階級取得了權力都不會想跟別人分享
因此古典共和體制也一直以來沒有變化
科考取得權利已經足夠給大多中產及平民希望
自然不會想索取更多
當想索取更多
一旦成功就是拼個成王敗寇
穩定大眾最好的方法
就是給予剛剛好的“希望”
剛剛好的希望,百姓就能剛剛好的滿足
也不會不敢去奢求更多
科舉就是這個給各級百姓更多希望的
甚至比古典共和制更多更好
給多了就會貪婪 給少了就會想反抗
舉個例子
古羅馬奴隸原本大多是戰俘
一但成了奴隸就永無翻身之時
而戰爭減少後擄掠販賣奴隸並不減少
奴隸數量龐大卻沒有足夠權力開始反抗
鎮壓反抗成功後體制也逐漸改革
奴隸開始有了解脫之期
甚至有朝一日能被授予管理權管理奴隸
再後來官方甚至給予解放的奴隸公民權
奴隸知道努力工作就能取得公民權力
甚至有一天自己能成為奴隸主
就越來越少反抗了
羅馬帝國自此再也沒有奴隸暴動造反問題
不說了 趕緊努力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