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宋稗類鈔 秀才遇到兵

作者: peter89000 (彼得二郎)   2018-05-14 20:02:13
徐鉉當時是南唐出了名的大才子,也是李煜倚重的外交官,曾多次擔任出使北宋的使者。
974年北宋曹彬伐南唐,李煜就派徐鉉北宋前往求和
徐鉉向太祖說:「李煜侍奉陛下,如兒子侍奉父親,沒有什麼過失,為何要伐南唐呢?」
太祖回道︰「有父子倆分開住的道理嗎?」
徐鉉告太祖曰:「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過失,奈何見伐?」太祖道:「汝以為父子
分兩家,可乎?」鉉不能對
同年十一月,徐鉉又被派去擔任求和的使者
徐鉉向太祖說︰「李煜因病未能前來,不是要抗命的意思,乞求暫緩討伐以保全南唐的百
姓的性命。」言辭懇切,並且跟太祖辯了起來,多次反覆辯論,語氣也越來越激動。太祖
辯不過,拔劍而起,怒斥徐鉉:「不須多言!江南國主何罪之有?只是一姓天下,臥榻之
側,豈容他人酣睡?」徐鉉皇恐而退。
另外北宋陳師道的﹤後山詩話﹥也記載關於徐鉉出使的故事
北宋大軍包圍金陵時,南唐派了徐鉉來講和。徐鉉打算利用口舌解圍,說太祖不通文墨,
盛讚李煜博學多藝,有聖人之能。朗誦李煜的詩句。說「我主所做《秋月》,天下傳誦,
其內容如此這般。」太祖大笑說:「寒酸文人的詩句,我看不上!」徐鉉反唇相譏,說宋
太祖大言不慚,必有佳作。在場的宋臣都變了臉色,但宋太祖娓娓道來「我未發達時,從
關中回來,經過華山時,醉臥在田野之間。醒來時發現明月高掛空中,隨口就吟了兩句詩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你覺得如何?」徐鉉大驚,只能拜服
王師圍金陵,唐使徐鉉來朝,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
,有聖人之能。使誦其詩。曰「《秋月》之篇,天下傳誦之,其句云云」。太祖大笑曰:
「寒士語爾,我不道也!」鉉內不服,謂大言無實,可窮也。遂以請。殿上驚懼相目。太
祖曰:「吾微時自秦中歸,道華山下,醉臥田間,覺而月出,有句曰:『未離海底千山黑
,才到天中萬國明。』」鉉大驚,殿上稱壽。
作者: RZPTT (歌劇魅影)   2018-05-14 20:17:00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這話真的太霸氣了只能說徐鉉再有才,也難敵"弱國無外交"這殘酷的現實尤其面對的又是實力懸殊且擺明就是要併吞自己的北宋
作者: c22748872 (嚕嚕喵)   2018-05-14 20:20:00
結果派他去外交三次都失敗阿XD雖然是非戰之罪
作者: RZPTT (歌劇魅影)   2018-05-14 20:21:00
自家南唐實力不如人,當政者又只是一個繡花枕頭面對野心勃勃的趙匡胤,沒有國家硬實力背書外交官再怎麼有口舌之能,最後真的只是白搭想到這,突然覺得好像有一種哀傷的熟悉感(望向自家台灣)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8-05-14 20:50:00
台灣這盤棋可複雜多了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8-05-14 21:16:00
要拿台灣來比的話,李煜要是跟北漢一樣和契丹搭上線或許可以把國祚再拉長一點點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5-14 21:25:00
當年伊拉克的宣傳部長也是無奈。口水噴不過子彈。
作者: Militarylife (總有一天會登出)   2018-05-14 21:51:00
看到R大感慨,突然覺得好像有一種既視感(望向對岸中國)派往天下最強盛國家的官員再怎麼有口舌之能,最後真的只是白搭面對野心勃勃的趙匡胤,國家哥方面實力也都不如人當政者又只是一個繡花枕頭,只能做出"千古流傳"的詩句結果派他去求饒幾次都失敗阿XD雖然是非戰之罪只能說徐鉉再有才,也難敵"實力才是硬道理"的殘酷現實趙匡胤真的太霸氣了,出則天下之主,入則引經據典出口成章
作者: lolitass (嘿)   2018-05-14 22:51:00
哪有父子分開住的...這話回的真夠機車
作者: tmcharvard (tmcharvard)   2018-05-14 23:32:00
其實趙還真有雅量,若趙的個性再硬一點,直接就抓起來說"取下他的首級,給他主子送去"(三國志3的梗),連聽對方靠北的時間都可以省了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8-05-15 00:16:00
其實也是看準了徐翻不出手掌心,平了南唐也一樣要吸收對方的可用之材為己用,何必逞一時之快,這確實是意圖一統天下之主該有的眼界。
作者: oldfatcat (老肥貓)   2018-05-15 04:58:00
徐鉉徐鍇……文字學界的大小徐4ni?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8-05-15 10:38:00
哪有父子分開住,有啊,兒子出鎮為父屏藩啊另外,宋再強,亂斬南唐來使,南唐要是敵愾反而整軍就算李煜再弱,萬一出個下面的跟宋拼命,南征軍豈不又多死些人,也影響南北國防平衡,這也要考量吧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5-15 17:08:00
後來豬利表示︰孤王就不與老子同住。後來想回來跟姪子住小混球就跑了。孤王只好無奈稱朕了。
作者: stupigII (有遺憾,也不要有後悔)   2018-05-15 17:25:00
父子本當分開住啊,難道老爸要在家天天看兒子媳婦恩愛?或是老媽還要同兒子天天睡一張床?這樣兒子媳婦肯定離婚啊~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18-05-15 17:31:00
對古代人來說住一起應該是理所當然吧?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5-15 19:47:00
二樓上,沒聽過三合院甚至多合院? 古時候大家族甚至同姓盡可能"住在一起"是常態。要不然民間械鬥或者官府欺壓沒有家族做後盾的就任人魚肉。別把現代小家庭套到古代
作者: ErnstvonBohr (Ernst von Bohr)   2018-05-16 00:36:00
那時太祖的兒子幾歲?還沒出宮自立門戶?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8-05-16 10:15:00
總之我覺得父子同不同住都是○話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