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叢文俊的中國書法史問題

作者: ceramic2 (轉轉心旋桃紅)   2014-09-01 00:21:12
討論的首要功課就是,討論我們要討論什麼。
但還是要先說一下,我還抓不住,就是都很模糊,
有時候想到多點,就講我想的,
想的少點,就照你的路子想
: : 我寫一下,你覺得看看要不要(適不適合)討論,皆可。
: : 這樣好像說我們現在,或者說隨著時間推進,我們都在開發一個向前包含的系統敘述。
: : 至少歷史現在都沒弄出一個把王羲之當衛生紙的系統
這裡,有點不安的點在於,系統到底存在嘛?系統敘述到底存在嘛?
不是在問奇怪的問題,而是以當下來說,我們也活著,
這個系統敘述我們如何參與,我或我們又如何被教導去維持或創作下一個系統。
而且定義這件事,有沒有改變,實在是很難講,
你看選戰就知道了,創造力充滿在既有的陳述中,
我們也可以說既有的陳述,本來就夠泛化可以接受這些改變,
比如說 以架構均衡為美,這個相對明確的定義,也可以容納歐陽詢和顏真卿兩種,
甚至更多。
「書法會趨於僵化甚至死亡」,也可能不適合當一個假設,就算烏黑光亮,
也多的是擺到我們面前,我們佩服到不知如何是好的佳作。
於是,我才會想,是不是將這些現象用「系統」來理解不好,
這讓我想到火鳳啊
反證的方法,哈,好像在上數學課喔
應該說,隨時間變化,什麼叫隨時間變化?
如果只是隨著時間變化,好像我們無法理解這些現象就都稱之為「變化」似的。
這種變化,就好像天氣隨時間變化一樣
但是,有目的性足以向前包含的變化,又未免太陰謀論。
我就是這裡很腦袋空白中
: ker ker 其實這裡我也滿想長篇大論的
: 首先是書法系統的建立大都是向古包含的
: 所以王羲之本人寫王羲之是道統 是典範
: 但拿古人的系統評後人的字 總是覺得缺少點甚麼
: 前面我說 "對於美的定義 可能是會隨時間變化的" 是這個討論的癥結點
: 為了討論這個敘述 我們先把這個敘述當錯的 看看可以推出甚麼結果
: 我們想想 如果"對於書法中美的定義 不隨時間改變" 那會發生甚麼事
: 簡單的說 就是書法會漸趨於僵化甚至死亡
: 在王羲之的書法系統中 王羲之本人就是最高峰了
: 你不改變/進化所謂的書法的審美觀 你要如何挑戰王羲之
: (這邊假定讀者寫字是偏王一派 偏顏的人就把王羲之替換成顏真卿吧)
: 還是有人認為我們寫字就安安穩穩地follow古人的rule就好
: 或認為 書法這個概念的階級低於王羲之/寫書法就不可能超越王羲之
: 如果書法的極限就是古人所定下的審美觀 不能逾越一步
: 大家趕快把筆洗一洗去打online game啦 這東西還可以玩出甚麼
: 如果你認為以上的反證是合理的 那麼你同意
: "對於美的定義 可能是會隨時間變化的"這件事吧
: : 目前我也想不懂,如果是變動的,
: : 我們如何有信心(或幻想)理解哪些字是好的,
: 我們就是這個時代的人 用這個時代的審美觀評字就好了
: 打個比方 未來有人做出一種3D墨水 可以寫在空氣中
: 這時候書法表現一定會以我們無法想像的速度進化
: 那時候的人難道會說 "幹 nonname寫的字都是2D的 有夠low" 嘛
: 時代就是有時代的極限嘛
我們有沒有進化,或是怎樣叫進化,還是老問題。
我們可以理解(甚至體諒)過去沒有民主,但我們已經不會把它非民主當理想追求了,
而且實際的情況是,我們兩個(或說不少寫字的人),
對許多古代的作品,
可都是覺得他們寫得很好而難以企及,
我們是用我們當下的審美去判斷這件事,還是用同情加理解後在審美審定呢?
那我們這樣評判是可信的嘛?
很多東西都在變動,我想問的是,變動對我們來說,是不是好的理解工具,
也就是說,我們是特別變動呢(相對於其他藝術或事物),
或特別不變動呢?
(我有點偏這個立場,但是難以解釋這何在那麼長的如何驅動人們只在這方面乖乖)
: : 是要說書法系統很特別嗎?
: : 還是我們問法不太對呢。我想不出來,也許需要好的工具來幫我們。
: : 這裡我想喔,比被正妹拒絕的經歷,王羲之的生命可沒啥可歌可泣喔。
: 對 王羲之的生命沒啥可歌可泣
: 如果用這種標準來談甚麼平安奉橘 王羲之就是個書匠
: 只是大家都不敢說而已
: 如果你認為 不對啊 王羲之絕對不是一個書匠
: 應該做的是反問這個標準(書法應依附於文學或文化)對不對
: 對不對真的很難說 反例/反反例 要找找不完
:
書法,也是文化。
我是想講,可歌可泣不太適合用來說這個狀況。
更想講的是,普遍的,我們總能找出點事來褒獎一個人(包含我們自己),
你這個模型,說不定會讓我這種人太執著於可歌可泣的有無。
說不定,我們也從來沒想過誰誰誰有什麼「文化裝飾」,但一樣當他書法家
還是要在回到一開始說的,我並不沒有特別覺得有道理就是值得相信的,
同樣的,我也沒有特別希望自己講的很有組織或有道理
只是這些問題我都很模糊,抓不確實,想要講講,
看會不會重演那種經典情節,跟朋友講一講講一講,
就漸漸清晰自己愛哪一個啦(儘管道理上,常常都是自己不愛的那個比較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