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練習不快樂?!》一月試讀員招募中

作者: hypnotist (山鬼)   2018-12-14 20:53:20
(本活動已事先徵求book板主同意)
https://i.imgur.com/A2V1PmV.jpg
2018年即將結束之前,我們想邀請十五位夥伴,
搶先試讀蘇心理師2019年的新書《練習不快樂?!》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977476905779998/
什麼!? 為什麼要練習不快樂?
活著已經夠辛苦啦,這本書到底想做什麼?
其實,真正的快樂常常藏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許多人非常認真地找快樂,
卻忘了確認自己尋找快樂的方法是否正確。
帶領大家重新思考快樂與不快樂,正是這本書的希望。
—※—※—※—※— 參與辦法 —※—※—※—※—
報名步驟(報名期限為即日起~12/17(一)23:59)
1. 請到「心理師想跟你說」粉絲專頁按「讚」,
 並在「一月試讀員」活動按「參加」
2. 填寫報名表單,送出後即報名成功
 報名表單:https://goo.gl/84TxDd
*書稿約七~八萬字,請斟酌自己時間後再報名喔 :)
公布試讀名單(日期為12/18,週二)
1. 將於本頁面公布十五位入選者,並以e-mail通知;未獲選亦會收到通知信件。
2. 公布名單後,出版社會依據大家在這邊留下的地址,寄出試讀本。
試讀寫心得(期限為1/18(五)23:59前)
1. 試讀本書後,需撰寫五百字以上心得。
2. 將心得分享在兩個地方:
 1 個人部落格「或」FB網誌(需設公開),心得標題須含《練習不快樂?!》,並附
上博客來連結(書名與博客來網址確認後,會寄信提供大家)。
 2 《練習不快樂?!》一書的博客來書籍評論區。
繳交心得免費換實體書(期限為1/18(五)23:59前)
1/18(五)23:59前,將試讀心得文字檔、發表blog/FB名稱或網址、真實姓名、博客來暱稱
等資訊,E-mail至[email protected] ,潘先生,信件主旨:「繳交《練習
不快樂?!》試讀心得」。
期限內完成以上程序的試讀者,即可於新書上市後一週左右,免費獲贈《練習不快
樂?!》新書一本。
—※—※—※—※— 活動流程 —※—※—※—※—
◎試讀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2/17(一)23:59
◎試讀入選通知: 12/18(二)
◎試讀本寄出日: 12/18(二)
◎心得分享繳交截止: 1/18(五)23:59
—※—※—※—※— 書籍簡介 —※—※—※—※—
《練習不快樂?!》,時報文化出版,2019年1月。
為了尋找快樂,有時我們會不小心走上快樂的歧途。
你很努力、做了點事,當下雖然快樂,
卻又在快樂之後感到空虛。
夜深人靜,你想起五月天那首〈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快樂。
那些我們努力追求的快樂,是真的嗎?
許多人,正是因為「壞掉的快樂」而感到痛苦。
快樂是什麼?
為什麼快樂會「壞掉」,甚至變成讓人痛苦的原因?
而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快樂壞掉?
倘若快樂與痛苦只有一線之隔,它們之間的分野會是什麼?
如果我們會因為快樂而痛苦,
那有沒有可能找到讓人因痛苦而快樂的方法?
蘇益賢心理師將透過本書,
把這段探索「快樂到底是什麼」的歷程,
做一個簡單的整理。
在過程中,
他會介紹一些有趣的快樂實驗、分享一些人的故事。
期待透過本書的引導,讀者能重新認識快樂,
按圖索驥,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這本書使用的詞彙跟我慣用的文字不太相同,但講到了類似的心理歷程,而且更為具體
實證,作者的某些文字安排很有趣味。全神貫注地讀這本書,讓我片刻又片刻地進入喜悅
的狀態。跟各位朋友分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本書特色 —※—※—※—※—
1. 一年上百場演講活動,深入了解台灣人的心理需求,以最淺顯易懂的比喻,讓你了解
快樂的真諦。
 2018年,蘇益賢透過上百場的演講與訪談等活動,與讀者面對面接觸,深入而廣泛地了
解人們對快樂的渴求與迷思,用淺顯易懂的比喻帶領讀者了解人為什麼會快樂、什麼才是
真正的快樂、快樂為什麼會讓人痛苦、快樂如何壞掉等問題,透過快樂的實驗與小故事,
這些問題將不再是難題:
吃拉麵還是逃跑 → 認清大腦的預設值
大腦裡的情緒眾議院 → 面對同一件事,不同情緒會怎麼說?
雲霄飛車和恐怖電影 → 有些人喜歡「痛並快樂著」
比較是快樂殺手 → 當快樂變成比較級,你只會更不快樂
如何用爬蟲腦、靈長腦克服七年之癢? → 你也可以將大腦一軍
心流狀態下的快樂 → 忘我與專注,反而讓你滿足
盤點你的人生 → 生活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慘,只是我們把力氣用錯地方了
死前的墓誌銘 → 思索死亡,釐清生活,快樂就在不遠處
活在當下才快樂 → 在對的時間行動,在對的時間存在
把好事當作口香糖一樣咀嚼 → 練習感恩讓你留意到生命的美好
小善舉,大快樂 → 助人可以讓我們放下我執,看清楚問題所在
喜劇就是悲劇加上時間 → 一切都會過去
2. 別被大腦騙了,你以為的快樂真的是快樂嗎?
 大腦這個器官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人類活下去,而且活得更久更久。大腦內建這種
「活下去」的預設值,可以濃縮成四個字「趨樂避苦」,而且以避苦為優先,所以,大腦
天生就對壞消息比較敏感。如果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很容易陷入找不到快樂的迷霧裡。
3. 打破過往迷思,不要再把快樂當口號追求,也別打壓負面情緒!
 我們需要正面情緒,也需要負面情緒。在負面情緒作用下,身體會自動把我們的視野縮
小,讓我們專注在那些壓力上。專注使我們更能有效化解當前危機。而正面情緒則會打開
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更有活力去探索這個世界。不管是縮小視野還是打開眼界,正負情緒
就像車子不同打擋一樣,在不同狀況下有最適合的選擇。硬要用倒車檔直線前進、用怠速
檔衝刺,都不是最佳解。
—※—※—※—※— 關於作者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政大心理所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碩士、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意學
分學程畢。
現任初色心理治療所專任臨床心理師、教育部特殊教育團隊兼任臨床心理師、新竹市生命
線員工協助中心特約講座、佛光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
會公共關係暨政策委員會委員。
專長為成人與青少年心理治療、接納與承諾治療、情緒困擾調節、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治
療。臨床興趣為第三波行為治療、第二波正向心理學、創造力教育等。
除臨床工作外,亦擅長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形式推廣心理學知識。執業後陸續獲邀至各大
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公部門等單位擔任講座。著作《練習不壓抑》(時報文化出版
)《奶油融化了》(雄獅美術)、譯作《走出苦難,擁抱人生: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合譯,張老師出版)、審閱《情緒韌性》(合審,金融研訓院)、《為什麼他只想到
他自己:渴求關注、無視他人,你我身邊的常見自戀者》(木馬文化)。
—※—※—※—※— 注意事項 —※—※—※—※—
1. 時報文化將決定入選參加試讀活動人選,同時保留相關活動內容變動的權力。所有報
名此試讀活動的E-mail,入選與否都會回信告知,若未收到通知,歡迎來信詢問(服務信
箱:[email protected] )。
2. 讀者發表之試讀心得須無條件同意授權予時報文化行銷使用,主辦單位亦有權將文章
刊載或運用於所有《練習不快樂?!》之相關文宣。
3. 活動參加者提供的聯絡資料僅供時報文化做相關閱讀活動報名、聯絡通知使用,不涉
及其他用途。
4. 文章嚴禁盜用他人作品,一經查證屬實,將立即取消贈書資格。如有違反著作權之法
律責任則須自行負責,與主辦單位無關。
作者: armchair (apriority)   2018-12-14 23:50:00
純推不下 有在看蘇的部落格 他的書單跟分享都很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