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請益] 這個想法夠具體嗎?可以實現嗎?

作者: monarch0301 (席哈)   2015-10-04 13:32:22
※ [本文轉錄自 Soft_Job 看板 #1M4BQKZX ]
作者: monarch0301 (席哈) 看板: Soft_Job
標題: [請益] 這個想法夠具體嗎?可以實現嗎?
時間: Sun Oct 4 13:18:07 2015
小弟日前觀看了影視業對於收視率的採樣實務之困難
以至於廣告商與電視台為了盲目追求收視率而做出各式各樣
可能根本不合時宜的抉擇
從廣告費的訂定 到節目的走向
於是小弟在想
社會大眾能基於什麼誘因 願意把這樣的隱私分享給資訊社會
這些實際的收看資訊原來一直有一大塊是沒有被揭露的
而這也不是社會大眾有義務要給予商業社會的
也許有些商業利益是有待開發的,這些資訊對商業社會有其價值
但資訊的取得有困難,如同醫生可能知道問題在哪裡,卻難以精確掌握的病情
現代社會其實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 剩餘價值,我說的是即期品
按台灣人較愛貪便宜的心態
食品 保養品 即期品的折價 是否可以用來當作消費者安裝這些收視率調查的機台
或者APP的誘因
比如說
某賣場每隔一段時間會出清兩個月內就要到期的食品
平日也會做這些折扣出清
但如果把這些出清份額 的折扣
撥出一部分 來當作消費者的糖果
比如說 一批即將過季被下一批蘋果擠下來的蘋果
在倉庫會形成庫存壓力
也很難賣到好價錢,如果沒人買那大概是要準備打果汁或變果醬了
那麼按日期或按公司會計採購等人員決議的折價
把原本當季一公斤120的蘋果讓特定消費者用一公斤80元的價格購買
而這個買權(類似選擇權的買權)是讓消費者免費取得
用來交換他們平日分享的影視媒體收看資訊
給調查收視率的企業得到這些對廣告商或電視台有商業價值的資訊
而實體通物業者又能自由選擇要不要履約
(如果蘋果在120元時已經賣得很好,就不會有出清的壓力了)
這是廣告商,媒體業,實業家與消費者間的四角關係
而這樣的業務對廣告商來說可能是一項資產
這樣的消費練建立後對廣告商的依賴便會遞減
因為這些出清的貨品究竟品質如何消費者自有口碑
簡單的說這樣的模式可以吸引務實揀便宜的消費者
對於想要宣傳效果的廠商
他們總有一筆預想的花費
而這筆花費下去伴隨的不確定因素相當多
現在透過廣告商與軟體業漢收視率調查公司的多方合作
把廣告費變成一般通路商品的折扣(不一定是他們自己的產品)
來交換更多的收視率資訊
讓電視台與告商能更精確地找到他們想要宣傳的對象
其實不只是食品保養品等等有即期的問題
電子產品的庫存不外乎也是如此
既然收看資訊被廠商認為是有經濟效益的
何不用來交換商品折扣?
作者: lu0713 (王小波)   2015-10-04 18:05:00
寫什麼看不懂。另外收視調查的問題,等到全面安裝數位機上盒後,所有收視數據就會很完整且精準的呈現了
作者: lhsieh (不要問)   2015-10-04 22:08:00
即期品可能跟某部份的族群消費習慣有關拿來當接受調查誘因,從統計抽樣上看可能有母體代表性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