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女生說喜歡有上進心的男人?

作者: Imbufo ( )   2015-03-18 15:49:35
: ※ 引述《DaiRiT (戴爾特)》之銘言:
: : 作者: michael5556 (michael) 看板: Gossiping
: : 標題: [問卦] 女生說喜歡有上進心的男人?
: : 時間: Tue Mar 17 19:48:18 2015
: : 好的 事情是這樣 魯蛇我在公司待了很久 終於跟一個妹
: : 搭上話 最近比較熱絡了 就聊聊她喜歡哪類型男生
: : 我想說這樣我能朝這目標 結果她只說了三個字
: : 上 進 心 請問這是代表她喜歡哪種男生呢 有沒有人給個範例呢
: : 謝謝大家
看了好幾篇,我覺得這討論很有趣,上進心總是被跟錢掛勾在一起,不過我想試著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談談看。先提個結論,我覺得聚焦在上進心三個字上會混淆焦點
,這不是說沒有上進心這種東西,但上進心應該只是更大的一個什麼中,表現出來
的一種形式。
那個更大的什麼是什麼?是關係。我覺得聚焦在關係之上,能夠以更廣泛的角度來
看這一個議題。我不確定我能不能把自己的觀點論述得清楚,但我會盡量試試看。
Harville Handrix在《相愛一生》中提出,兩個人會互相吸引,最重要的的條件是
什麼?是認為對方能夠滿足我心中的那些渴望。什麼渴望?讓我們先試著想像一個
畫面:我們身上背著成長過程中的種種不滿足與缺憾而長大,而那些不滿足與缺憾
就像一個一個的洞,我們帶著這些洞活著。
當我們看見一個人,一個我認為可以幫助我填補這些洞的人時,我們會很容易被他
/她們所吸引。而由於那些洞通常來自於幼年時期需求的不被滿足,所以我們很容
易把對方跟照顧者混淆在一起。
這裡我想岔開來講一下,我們幼年都會經歷過一段超級黏父母的時間,而只要父母
沒辦法無限給予關愛與注意,比如說父母因為會累,所以暫時中斷了對小孩的愛,
小孩因而體會到關愛的斷裂。
只要成長,就必然伴隨著傷痛與缺口,那些最原始的傷痛(來自原生家庭的),每
個人都不太相同。有的人是缺乏關愛,因而導致對他人有強烈依附的需求,不過也
有同樣缺乏關愛,但表現得社交畏懼或退縮等情形。
很多時候,問題的表現可能不相同,但根源多半是相似的。
上面講了一串,接下來我想講講我自己對上進心的認知。
我們進入一段關係時,可能是無意識(unconscious)的,我們會因為某些內在驅動
力的驅使,於是強烈地被某個人吸引,如果在激情期進入一段關係時,通常不會考
慮到太多原因,而多半是某些美麗的想像:「啊!這個人能夠滿足我什麼什麼」。
我們被一股內在的驅動力驅使,意思是指,我什麼很深層的、可能連我自己都不知
道的需求能夠被滿足。
而除了內在需求被滿足的需要以外,我們對一段關係也有其他的基本需求在:我在
這段關係中,能夠有充分表達自己想法、情緒的空間,能夠容許自己好與壞的兩面
性,能夠更加地被認識,以及更認識自己的對象。
總的來說,當我們確定「跟這個人在一起時,我能有足夠的空間表現我自己、提出
要求時,我覺得我是安全的」,也就是安全感被建立起來後,我們會很自然地想要
變得更好,不只為自己,更多的是為對方。
不過有趣的是,關係中的安全感要被建立,也是在先有「我想為對方改變」這個意
願出現的情況下,才更可能改善一段關係,不知道是先有想改變的意願,還是先建
立一段安全的關係,或者其實是像螺旋梯一樣,相輔相成的。
上進心我會認為是這種想為對方改變的心理,那伴隨著安全感而來,也不一定是錢
(雖然錢的確很重要,生活中需要錢,那為什麼不談錢呢?)。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關係多半建立在利益交換上,這點我覺得佛洛姆說得比我好
太多了,想在這裡引用他的文字:
『人們之所以抱著愛無須學習的態度,還有另一個前提,那就是人們認為愛的問題
是對象的問題,而不是能力的問題。人們以為去愛是簡單的,尋找一個正確的對象
,讓我們去愛或被愛卻是困難的...這種態度有好幾種緣由,這些緣由又是源於現
代社會的發展。
緣由之一是「愛的對象」之選擇,在二十世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廣泛的在
尋求浪漫式的愛情,把愛情當作是個人性的、過後才可能導致婚姻的自由觀念,必
然大大加強了愛之對象的重要性,而使得愛的能力在相形之下被人忽略。
與這因素密切相關的,還有當代文化中另一個特色。我們整個文化都奠基在購買慾
上,奠基在交易互惠的觀念上。現代人的快樂在於觀看店鋪櫥窗時的驚喜,在於能
買便買的購買行為所產生的興奮之中。他/她看人也用類似的眼光,對於男人來說
,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女孩子,是他所要追求的獎品,對女人來說,一個具有吸引力
的男人也是如此。「有吸引力」,意思就是一份漂亮的品質包裝,裡面所包裝的,
是一些通俗的、在人格市場上被人們所求購的東西。』
(佛洛姆《愛的藝術》,志文出版)
只單用金錢來衡量上進心這件事,那我覺得有點太單一化了,那通常也表示一個人
對一段關係的理解,停留在可以單一量化的標準上。
作者: shrug (形狀這回事)   2015-03-18 15:50:00
作者: RuruX5566 (YAPkpidP)   2015-03-18 15:57:00
推學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