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中國常見的兩個觀點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0-09-29 09:55:34
: 推 montmartre: 明軍後來用有砲耳的西式大砲,砲術也沒比較好。且看熱 09/28 18:53
: → montmartre: 藍遮日記的描述,鄭軍多針對牆面,而不是砲樓,所以荷 09/28 18:53
: → montmartre: 蘭人的火力支援一直都在 09/28 18:53
: 誰說沒比較好,查一下吳橋兵變的紀錄就知道有葡萄牙人傳授的部隊火力有多大優勢。
: 推 montmartre: 有西砲的又不是只有孔有德的部隊。你一會兒說柯多拉的 09/29 07:56
: → montmartre: 東西無用,一會兒又說被葡萄人教過後,孔有德部的實力 09/29 07:56
: → montmartre: 大增;難道你能很肯定的說當時的葡萄牙人教的都是戰場 09/29 07:56
: → montmartre: 知識,而沒教任何當代的砲術書籍知識嗎 09/29 07:56
推文就提醒過人家叫做Callado了硬要叫錯人家名字.....
先節錄一段黃一農〈紅夷大砲與明清戰爭──以火砲測準技術之演變為例〉的文字:
==
在另一方面,伽利略的理論雖適用於低速、短距離的重迫擊砲砲彈,但因其未能考慮進空
氣阻力的影響,因此在估計高速砲彈的軌跡時誤差頗大,且因當時火砲的鑄造和彈藥的製
造等技術,仍欠缺規格化,均使得彈道的發展停留在一理論的層次,無法用數學較精確地
描述真實的物理世界。
==
同前篇引過的John Francis Guilmartin, Gunpowder and Galleys,相關的論述基本上是
定論,17世紀的彈道學就是幾乎沒有用的東西。
那麼到底明人引進了什麼?黃教授這篇論文就在探討「矩度」和「銃規」,前者是用以測
出目標的距離,後者則是用於衡量角度;文中也提到:
==
(新銃鑄成後......)隨後,即取空冊一本,將各銃分定等級,並挨次編立字號。次依平常
的彈藥用量填裝試射,註記砲身仰角從水平至45度間(每次調高7.5度)彈著之靶的步數。
==
柯拉多發現當砲的仰角增大時,所增加的射程步數銳減,且無法用一簡單的公式推求出各
不同仰角的射程......
==
黃教授此文提到明朝引進使用的歐洲砲術技巧,大概可以分成
1.用簡單的工具快速測量距離和仰角
2.理解裝填砲彈時的遊隙值
3.砲彈和火藥的重量比例
(附註:歐洲在18世紀推翻過往的藥、彈重量比,可見早期數據都是經驗和假設而已)
簡單來講就是彈道學雖然沒用,但是明朝原本是連怎麼測距離和仰角都完全不懂,開砲時
使用的火藥量也不能判斷,這才發生明軍部分砲手多塞火藥結果膛炸的案例。經驗法則雖
然聽起來很簡單,問題是明朝前中葉的時候連使用經驗法則都做不太到。
又,在吳橋兵變馳援山東的關外部隊與叛軍一樣受天主教士人的傳授,因此相較於關內的
地方雜牌部隊,他們懂得事先包好預設的火藥用量,開砲時會用布或紙團塞緊等等;叛軍
則除了知道適當的火藥用量,還使用自葡人引進的省力滑輪來較輕易的運輸火砲。
換言之,葡人傳授確實是以不須理解原理的工具和技巧為主;孫元化等天主教士人則或許
有試圖研讀過相關的書籍,惟我懷疑相關數學對實際應用有什麼用處。
鄭誠《明代後期的火器與築城》則提到晚明引進的歐洲砲學著作中,描述的除了射程之外
,還有冶金與鑄造火砲的技術。我想造砲的技術對剛開始製造歐洲大砲的明末官員來說可
能是比不可靠的射程數據更重要,畢竟上文已經說了,實際上每門砲的射程都是要個別去
試射才知道。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09-29 10:54:00
這些我都有看過。了解你說的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9-29 10:54:00
經驗法則與工具射表 其實就是砲術還沒有到”彈道學”的程度王者天下裏 十字軍守軍在戰場做記號讓投石器知道距離 也暗示有類似東西經驗數據射表之類 搭配距離資料但火砲較麻煩是即使工具知識條件具備早期火砲公差大 沒有標準化所以砲術知識不一定能變成普及體系因為連砲都不一樣,各地強者捐鑄彈藥也各種急造 品質沒有SOP
作者: fw190a (las)   2020-09-29 11:13:00
學會簡單快速方式vs本來完全不懂,跨度有點大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20-09-29 11:18:00
別說火砲,投石機也是有公差的
作者: fw190a (las)   2020-09-29 11:28:00
要說無用比較微妙。但其實能理解,彈道學在當時並不是指導怎麼使用火炮,而是一種歸結整理的嘗試而已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20-09-29 12:18:00
過渡期的概念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20-09-30 20:2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