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北戰爭之六大戡亂名將 [5]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0-08-30 11:54:19
: 推 hgt: 北方工業實力太強,越晚結束戰爭,南方只會死越慘 08/28 18:42
南軍的希望是北軍厭戰同意停戰,雙方進入媾和。
林肯如果連任失敗,民主黨確實是提出要開始停火談判,希望和平統一。
: 推 JUNstudio: 對戰局抱持悲觀態度後在幾個月內調整回來還真不容易 08/29 08:44
薛曼在戰爭初期認為白宮對戡亂太過盲目樂觀,根本沒意識到要付出多大代價,
兵力、組織和後勤都非常不足,不可能平定叛亂。
後來聯邦政府受挫後進行總動員,當然情況就大幅改善了。
: 推 PAULDAVID: 雪曼的外線分進佈署跟他脫離補給線猛進有關嗎?如果掠奪 08/30 09:59
: → PAULDAVID: 支撐補給是必須的 那麼民間存糧不足以支撐大軍就是問題 08/30 10:00
: → PAULDAVID: 得要拆分部隊 各自沿交通線行軍各自搜刮給養才能支撐? 08/30 10:01
: → PAULDAVID: 薛搞不好是對當時大局悲觀 格扛穩大局後專注自責區就行 08/30 10:04
圍攻亞特蘭大的外線分進和補給無關,而是要包圍亞特蘭大所致。
薛曼自西北方向進逼亞特蘭大時,持續將兵力自右翼向左翼調動延展,因此形成:
右翼,亞特蘭大正北,湯瑪士的坎伯蘭兵團
中軍,亞特蘭大東北,薛菲爾德的俄亥俄兵團
左翼,亞特蘭大正東,麥克費爾森的田納西兵團
薛曼認為俄亥俄兵團和田納西兵團的大幅機動會遭到南軍反擊,因此戒備重點放在左翼,
敦促湯瑪士要盡快南下直撲後防空虛的亞特蘭大市區。
但是薛曼錯了,南軍的計畫是要集中兵力攻擊北面,結果湯瑪士剛涉過桃樹溪,還沒完成
工事構築就被南軍猛攻,幸好最終將其擊退。這一戰主要是胡德的指揮太差,如果是約翰
斯頓指揮,湯瑪士能否守住很成問題。
桃樹溪戰鬥結束後,薛曼要求全軍向前壓、縮短戰線,並準備輪轉向右,布陣從亞特蘭大
的東、北兩面延伸到西南,將亞特蘭大以南的鐵路切斷。此時哨探回報南軍正在放棄北面
的外圍防線,薛曼誤以為敵軍即將撤離,下令開始追擊,但是南軍在北面的收縮是為了空
出兵力在東面反擊田納西兵團、奪回喬治亞鐵路,是為亞特蘭大戰鬥。
若非麥克費爾森意識到自己的左翼暴露,前提早派兵戒備,田納西兵團很可能還沒反應就
被從側翼席捲了。這一戰相當拉鋸,薛曼甚至從司令部指導重炮兵支援,才成功把南軍的
攻勢擊退。田納西兵團司令麥克費爾森在前線指揮時意外遭遇敵軍,逃跑時被射殺。
亞特蘭大戰鬥結束後,薛曼開始將兵力轉調至亞特蘭大的西面,並認為南軍不可能趕得上
己方的轉移,要求全速搶佔城西南的鐵路。繼任田納西兵團司令的哈沃德反對,認為胡德
必然會對北軍進行反擊,薛曼因而同意各師應步步為營構築防線。
事實證明南軍確實在北軍向西延展時發動以斯拉教堂戰鬥,薛曼派遣掩護的十四軍第二師
因為地圖錯誤而沒能及時趕上。哈沃德運用趕工的防線將南軍擊退,倘若他真如薛曼最初
下令的趕路前進,大概已經被突襲擊潰了。
個人認為薛曼在圍攻亞特蘭大時的判斷有嚴重的問題,完全是仰仗能幹的僚屬在局部劣勢
扛住戰鬥。他派出去的兩波騎兵奔襲也都嚴重挫敗,還好最後在瓊斯伯勒戰鬥的集中攻擊
很成功,挽回顏面,但他仍沒能將南軍包圍殲滅,跟格蘭特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0-08-30 13:03:00
推 是戰場情報有偏差影響到部署?
作者: qlz (())   2020-08-30 13:31:00
李將軍在蓋茲堡會戰之前, 邦聯政府就告訴他, 政府已經準備好談和信, 就等他打場勝仗然後派使者. 結果......就沒有結果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08-30 15:04:00
如果戰爭晚五年結束,北軍可能會大量採用格林機槍,那時候南軍可能會遭受到1890年代祖魯人遭機槍屠殺的慘狀啊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0-08-30 19:55:00
格林和馬克沁差很多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0-08-30 20:21:00
: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0-08-30 20:58:00
要比喻乾脆說電影末代武士的慘狀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08-30 23:11:00
1879年在非洲的羅克渡口戰役,英軍在4挺格林機槍的幫助下,英軍和祖魯軍的交換比高達1:20,可別小看格林機槍至於馬克沁機槍,那交換比是1比數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