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

作者: Su22 (裝配匠)   2020-01-09 23:09:37
這文是書摘
摘錄自《光緒十四年(1888)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一段清末開山撫番
的歷史追尋》,遠足文化出版
有提到一些新北山區在清朝時代 泰雅族與清軍的戰事
應該也算是katana89大大的"嶺上之雲"的前傳吧?
https://reurl.cc/yy9Qga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所見的新北山區::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文:許毓良
血腥與仇視的「開山」戰爭
德國歷史學者Albrecht Wirth曾評論清末台灣最後十年的歷史,他認為雖然原住民數起叛
亂被壓服,但他們仍保持山區陣線,使得中國人(官民)無法突破。而且每次亂事都是數
以百計的中國人突遭屠殺(獵首)開始,漢番雙方互相畏懼與嫌惡,彼此間的戰爭也極盡
殘忍之能事。
講到戰爭,泰雅族擅用火槍的本事不能不提。對於泰雅族使用火槍的研究,首推日治台灣
「蕃通」森丑之助(1877-1926),在他的大著《臺灣蕃族志》提到許多重點。首先槍枝
流入番地是在乾隆末年,但僅是火繩槍而已,若是新式槍枝(後膛槍),大部分是在光緒
時期。其次漢人攜帶火繩槍進入山區,生番因害怕槍枝的威力,幾乎不敢出手對抗。特別
是隘寮的隘勇持有火繩槍,生番大多不敢靠近。其三,生番知道槍枝的厲害,也開始學習使用。他
們可以透過與漢人交易取得槍枝,或是大膽偷襲隘寮、獵首隘丁搶奪槍枝。其四泰雅族擅於戰術而勇敢,在他們的武器中最寶貴是槍枝。清末
從漢人輸入許多精品,使得每個泰雅族男人都擁有槍枝(照片4-13)。
照片4-13:日治時期的明信片,也是ガオガン社(卡澳灣)戰士,當中有一些人出現在照
片2-31與4-11。中間站立者所持槍械已是後膛槍,腰間的皮帶塞滿子彈,左側站立者手持
長矛,右側站立者手持弓箭,三位全部腰繫番刀,武裝強大。
森氏的研究都是寶貴的田野採集,惟獨第一點內容對照清代官方檔案有誤,但是它已成為
日治研究原住民的刻板印象。例如:二十世紀初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提到台灣蕃族使用火
器,可以追溯至乾隆末年(十八世紀末)。1930年代鈴木質也認為直到乾隆末年(十八世
紀末),生蕃(譯作稱山胞)才懂得使用槍械。之後對槍械視若生命,成為最貴重的傳家
寶,僅在結婚當作聘禮或賠償損害時才會離手。事實上根據作者研究,熟番在雍正七年(
1729)就有使用火槍的紀錄,生番最遲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也有使用火槍的紀錄。
生番有了火槍後,簡直如虎添翼。清末馬偕牧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描述生
番非常擅用火槍,而且可以使用躺平姿勢,把火槍放在腳趾之間當作支點射擊。馬偕沒有
說明是哪一族原住民,但從他在北台灣傳教的路徑,據信應該指的是泰雅族。1930年代擔
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助教宮本延人(1901-1987),也對泰雅族火槍多有描述
,指稱使用槍枝多為舶來品,有英國製、義大利製、日本製村田式步槍。有趣的是不少槍
枝準星與照尺都被磨掉,因為背著它們在草叢前進,常會被雜草勾到很不方便。特別是泰
雅族戰士放槍,則是把槍夾在腰部,以腰射姿勢開火。由此可知,建省後防軍勇營所要對
付的對象,在火器的使用上不會遜色多少。這使得戰爭爆發之初,劉銘傳樂觀認為可以用
武力平定原住民反抗,很快就要蒙上一層陰影。
再者清末史料所提生番獵首,所犯「命案」的生番不一定是距離案發現場最近的番社。光
緒十二年(1886)劉銘傳在大嵙崁親征時,就提到今三峽紫微坑(竹崙里)有六人被獵首
,即是竹家山生番所為(桃園市復興區高義里塔卡散部落)。在今新店屈尺也有二人被獵
首,即是加九岸生番所為(桃園市復興區三光里爺亨部落)。1897年日本人調查時也稱三
角湧大豹社泰雅族,未必選擇在當地獵首,反而翻過山頭遠至新店屈尺獵首。同樣的道理
,若有某番社被官方招撫,該番社或許在一、二年之內,不會在社域中再度「蜂起反抗」
。但是不敢保證,受到其他番社部落同盟的聯絡,他們可以跨出社域、翻過崇山峻嶺,協
助未受撫的生番對抗清軍。這裏指的就是內外馬來大八社的案例。
根據光緒十一年十月(1885年11月)台灣巡撫劉銘傳奏報表示,該處生番八社男婦不過八
百餘人,他命令記名總兵劉朝祜帶領親兵百人,會同在地紳士候選縣丞李秉鈞、訓導劉廷
玉招撫馬來巴卡(マライバッケ),否則一定派兵攻剿。劉銘傳為彰顯誠意,先嚴辦在當
地「虐番」的副將潘高陞。馬來聽聞大喜,親往屈尺求撫,並且要求所有八社番丁,皆薙
髮歸化(照片4-14)。官府給予馬來的獎賞算是優厚,每月發給口糧銀六兩(當時淮軍正
勇每月軍餉四兩二錢),但規定馬來必須親自到淡水縣署領取(該署舊址在今台北市武昌
街一段14號)。同時劉銘傳也命令劉朝祜,督帶張李成土勇一營,趁此冬季開路通往馬來
八社徐圖入山。因此圖一從屈尺出發,通往林望眼社的道路,也應該在那時開闢。
照片4-14:1903年泰雅族屈尺群男女合照,作者認為可能也是烏來社男女。此照片亦是由
「蕃通」森丑之助(1877-1926)拍攝,其他資料書籍所看到大都是黑白照片,因此這張
彩色照片相當珍貴。
馬來就撫後,直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割台為止,都沒有再復叛。然而1897年5月大嵙
崁撫墾署長宮之原藤八視察時的報告,提到他曾親自面見屈尺河(南勢溪)上游遷來社總
頭目尤幹必恩(ユカンビ`-ン)。「遷來社」是清代任何史料從未提過的一個番社。可
是根據所述,該社在「吶哮山中大瀑布」四公里處,由此可知應該就是吶哮社,也就是圖
一的內枋山社(照片4-15)。據聞尤幹身體肥大,身高180餘公分。由於他曾與舊政府官
民互相戰鬥,所以左手指甲遭彈丸擊中,迄今無法自由活動。
照片4-15: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的信賢瀑布,分成上、下二段,從下段往上看,景觀臺剛
好介於兩者之間,人也變得渺小,的確是「山中大瀑布」。只是1897年宮之原藤八指稱的
遷來社,若是內枋山社,就是今天印象中的信賢部落,但它的位置不在今天信賢里。因為
《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繪出的內枋山社靠近今福山里。從信賢瀑布到福山里李茂岸,
直線距離差不多也是四、五公里。
內外馬來大八社就撫後,今烏來地區在清末就沒有發生戰爭,為何尤幹還會與舊政府官民
互相戰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參與三角湧或大嵙崁泰雅族的反抗行動。台灣建省後,三角
湧開山撫番戰爭總共有三次,每一次都是撫而復叛,而且多與今桃園市泰雅族聯合反抗官
府。
作者: zwx (王子麵)   2020-01-09 23:31:00
獵首似乎是南島語族的共通行為.菲律賓的原住民族彼此之間也有互相獵首的行動,甚至有長屋內十幾個男女老幼同時被殺戮梟首的記載存在
作者: Aotearoa (長白雲之鄉)   2020-01-09 23:41:00
台灣原住民裡面只有達悟沒有獵首的習慣
作者: detonator (犬之愛)   2020-01-10 10:09:00
沒有漢人前原住民生存壓力就很大嗎?
作者: violing613 (house..my pet......)   2020-01-10 10:38:00
團體性高的物種知道斬草要除根
作者: DrGolden (不理性員工)   2020-01-10 14:23:00
狩獵社群需要相當大的獵場維持穩定食物與日常資源支持
作者: overno (狗不理)   2020-01-10 16:33:00
大概就跟自己天天在路邊固定停車的地點被別人偷停了一樣憤怒,稀有的資源被外人耗用,要奪回來
作者: wayaba (客倌 你想燒幾分熟呢)   2020-01-11 00:09:00
推 留於緬甸蒲甘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20-01-11 14:52:00
推本文 以及樓樓上路邊停車概念
作者: money501st (moneywayne501st)   2020-01-11 15:03:00
書後記的口氣真的很毓良XD
作者: hgt (王契赧)   2020-01-11 15:46:00
甚麼緬甸蒲甘?? 跟蒲甘王朝有甚麼關係??
作者: cksxxb (胖小喵)   2020-01-12 21:05:00
台中科博裡面收藏的原民木雕,上面清楚雕有使用雷帽的前膛火槍。第一次看到滿震撼的,不知道有沒有木雕是槓桿步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