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轉錄:【幻の大戦果,台湾沖航空戦】(上

作者: Anderson0819 (炸醬牛肉烏龍麵)   2019-10-26 17:44:28
轉錄:【幻の大戦果,台湾沖航空戦】(上)
台灣沖航空戰,一場被大眾冷漠的戰役,沒有海上艦艇的交鋒,也沒有陸上的殊死戰,僅
單純是五天的空戰與轟炸,但這卻是一場左右了太平洋戰爭的走向與結局的關鍵之戰。
[あ号作戦和捷号作戦]
整個故事要從1944年6月的菲律賓海戰說起,當時美軍決定跳過所俗稱的日本珍珠港「土
魯克環礁」,而是直取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因為只要能拿下塞班島,就突破了日軍大
本營所畫下的「絕對國防圈」。
6月15日,美國成功於塞班島登陸,並計劃於3天後登陸關島,日本總部察覺美軍企圖試圖
先下手為強,發動阿號作戰(あ号作戦),希望在美軍攻擊馬里亞納之際,由小澤治三郎
中將所帶領的9艘航空母艦組成的第一機動艦隊可以對美軍第五艦隊來個致命打擊,因此
雙方便於1944年6月19日在台灣東南方約一千五百多公里的海面上,爆發人類歷史上最大
規模的航空母艦大戰,然而戰役結果日本損失航空母艦3艘與航空機378架,美軍甚至戲稱
這是為一場「馬里亞納獵火雞大賽」,美軍則大獲全勝,只有少數艦隻輕傷,鞏固了塞班
島的登陸,接下來2個月逐步將馬里亞納群島佔領。
日軍大本營在阿號作戰敗北之後,擬定捷號作戰以為因應,捷號共分為四大階段。(「捷
一號」菲律賓、「捷二號」台灣、沖繩,「捷三號」日本本土、「捷四號」北海道與千島
群島)。由於當時日本海軍航空母艦幾乎已損失殆盡,因此海軍的艦載機大多已部署於陸
上基地(陸基部隊),希望利用陸基的航空戰力來抵銷美國已擁有的海上作戰優勢。於菲
律賓剩餘的海軍航空部隊因此又被編為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再加上當時仍然隸屬於陸軍的
第四航空軍,共約 440架機戰組成了菲律賓的航空部隊。
至於「捷二號」作戰計畫,想定美軍在台灣或沖繩群島登陸,空中作戰部份將動員總部設
在台灣高雄的海軍第二航空艦隊,其戰機一樣都使用分佈於台灣、沖繩、九州南部的陸上
基地,因此也稱為第六基地航空部隊,總共約有470架戰機。
[T攻擊部隊案]
不過在之前的幾次海戰中,日本海軍已損失大批的資深飛行員,特別是菲律賓海戰更是慘
烈,包括第一航航空艦隊與第二航空艦隊,都缺乏足夠的飛行員和戰機。
為了緊急補足空中作戰能力,許多資淺甚至僅受過基礎訓練的飛行員被迫提前編入部隊,
為了彌補日軍空中戰力已經無法與美軍正面匹敵的問題,日軍採用全新的作戰方案,並於
1944年7月23日的圖上演習由作戰課航空部員原田實提出,這個方案便為「T攻擊部隊案」
,主要是由於馬里亞納海戰的經驗中,認為日本航空部隊在正常天候下已無法與美軍船艦
交戰,因而發展出可於惡劣天候中出擊的魚雷攻擊部隊,若出擊該天沒有惡劣氣候的輔助
便將利用夜間實施攻擊,部隊名開頭「T」便是由英文詞颱風(Typhoon)而來,暗喻可於
惡劣環境下交戰的航空部隊(不過根據編成該部隊的軍令部參謀鈴木榮二郎的說法,部隊
名開頭「T」係由該航空部隊主攻擊武器為魚雷,因而使用英文詞魚雷(Torpedo)而來)

此提案在7月23日正式生效,並開始培訓人員,希望於8月底前完成部隊培訓,起初第二航
空艦隊司令福留繁反對T攻擊部隊的成立,認為不應令航空人員冒著生命危險下執行任務
,但隨後由於聯合艦隊司令官將T攻擊部隊歸屬第二航空艦隊規管轄,作為自隊司令官也
只好默認事實。T攻擊部隊的所需物非常多,不但航空部隊之各航空機皆須加裝電波探信
儀、強化通信設備,武器則加裝新型魚雷(改七)和火箭彈(計畫中),還要加設特殊氣
象班,配置氣象觀測船、無人觀測船、雷電測定器,計算暴風位置、速度等數據。
1944年8月21日聯合艦隊司令官豐田副武大將編定「T攻撃部隊編成並びに作戦要領」一冊
,第二航空艦隊成立T部隊指導部(指揮官久野修三、航空參謀田中正臣、通信參謀池澤
正已、整備參謀小長谷睦治、氣象班長坂東正明),指導部更製作有關T攻擊部隊之教育
影片給予部隊人員觀賞研究,此片由軍令部三部今井信彥和P.C.L.映画製作所等協力製成
。這支特殊部隊將定於捷號作戰間首次亮相,當時日方十分看好其效果表現,並聲稱這將
是作為往後反艦的主要戰略,軍令部更要求部隊於捷號作戰中之目標戰果需擊沈10艘以上
的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
1944年9月1日,T攻擊部隊正式完成編定,其轄下偵察第11飛行隊、偵察第301飛行隊、戦
闘第701飛行隊。9月上旬,原田部員稱「部隊人員已可克服於風速17公尺情況下飛行,不
過目前部隊缺陷為電探技術未熟」。最終於10月之下轄攻擊部隊名單為:
* 偵察隊:偵察第11飛行隊
* 戦闘隊:戦闘第701飛行隊、戦闘第303飛行隊
* 艦上爆撃/攻撃機隊:攻撃161飛行隊、攻撃262飛行隊
* 陸上爆撃/攻撃機隊:第708飛行隊・攻撃703飛行隊(一式陸上攻擊機)・攻撃第501飛
行隊(銀河)、陸軍飛行第七戦隊・陸軍飛行第九八戦隊(四式重爆擊機)
* 762空以外的T攻擊部隊:801空、偵察第301飛行隊
<T攻擊部隊的戰術請參考圖四>
[美軍之奪取菲律賓計畫]
成功佔領馬里納群島的美軍,正在爭辯要先攻打菲律賓或先攻打台灣,海軍主張攻擊台灣
,陸軍則支持先奪回菲律賓,最後由陸軍的方案勝出,美國決定先攻菲律賓。但同在日軍
佔領下的台灣與菲律賓僅僅隔著一個巴士海峽,可相互進行運輸或是航空上的支援,因此
無論是要先攻擊菲律賓或台灣,勢必也都攻擊另外一方,以化解另一方的日軍從側翼後背
偷襲或是支援的可能,因此美軍在雷伊泰島登陸前夕首次對台使用戰術性轟炸,其目的就
是為了削弱台灣這艘「不沈空母」的戰力,破壞日軍在臺的主要機場與港口,以避免來自
日本本土、滿洲、中國的日軍利用臺灣增援菲律賓。
台灣沖航空戰之時間為1944年10月12至10月17日,美國海軍第38特遣艦隊的攻勢是12日、
13日、14日上午,美國陸軍第二十航空隊(Twentieth Air Force)則自四川成都等地,
於14、16至17日轟炸台灣各地,掩護海軍艦隊的南下移動。
[雙方陣容]
此次戰術性轟炸,以美軍海軍第38特遣艦隊(Task Group 38)負責(最高指揮官馬克.米
契爾),其陣容共93艘各式船艦,其中包括重型航空母艦 9艘、輕型航空母艦 8艘、戰艦
6艘、重型巡洋艦 4艘、輕型巡洋艦 6艘、防空輕型巡洋艦 3艘、驅逐艦 57艘,而艦船
之下則有戰鬥機中隊(VF)、轟炸機中隊(VB)以及魚雷機中隊(VT),第38號特遣隊下
轄4支支隊(Task Group 38.1, 2, 3, 4 ),38.2特遣支隊負責壓制北台灣(即雙北市、
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宜蘭縣等地),38.3特遣支隊負責中台灣、38.1與38.4特遣
支隊則負責南台灣,各特遣支隊陣容如下:
TF38.1特遣支隊
重型航空母艦2. 2CV’s
* 胡蜂號 (WASP (CV-18)) (F. 旗艦)
* 大黃蜂號 (HORNET (CV-12))
輕型航空母艦2. 2CVL’s
* 柯本斯號 (COWPENS (CVL-25))
* 蒙特利號 (MONTEREY (CVL-26))
重型巡洋艦3. 3CA’s
* WICHITA CA-45
* BOSTON CA-69
* CANBERRA CA-70
驅逐艦10. 10DD’s
* IZARD DD-589
* CHARRETTE DD-581
* CONNER DD-582
* BELL DD-587
* BURNS DD-588
* BOYD DD-544
* BRUWN DD-546
* COWELL DD-547
* McCALLA DD-488
* GRAYSON DD-435
飛行大隊3.
* 戰機299架
TF38.2特遣支隊
重型航空母艦3. 3CV’s
* 無畏號 (INTREPID (CV-11))
* 碉堡山號 (BUNKER HILL)
* 漢考克號 (HANCOCK)
輕型航空母艦2. 2CVL’s
* 卡伯特號 (CABOT (CVL-28))
* 獨立號 (INDEFENDENCE (CVL-22))
戰艦2. 2BB’s
* 愛荷華號 (IOWA (BB-61))
* 紐澤西號 (NEW JERSEY (BB-62 FFF))
輕型巡洋艦3. 3CL’s
* 文森斯號 (VINCENNES (CL-64))
* 休士頓號 (HOUSTON (CL-81))
* 邁阿密號(MIAMI
防空輕型巡洋艦2. 2CL(AA)
* SAN DIEGO (CL-53)
* OAKLAND (CL-95)
驅逐艦17. 17DD’s
* OWEN (DD-536)
* MILLER (DD-535)
* THE SULLIVANS (DD-537)
* STEPHEN POTTER
* TINGEY (DD-539)
* HICKOX (DD-673)
* HUNT (DD-674)
* LEWIS HANCOCK (DD-675)
* MARSHALL
* CUSHTING
* COLAHAN
* HALSEY POWELL
* UHLMANN
* BENHAM
* YARNELL
* STOCKHAM
* WEEDERBURN
飛行大隊4.
* 戰機291架
TF38.3特遣支隊
重型航空母艦2. 2CV’s
* 艾塞克斯號 (ESSEX (CV-9) (F))
* 列星頓號 (LEXINGTON (CV-16) (FF))
輕型航空母艦2. 2CVL’s
* 蘭利號 (LANGLEY (CVL27))
* 普林斯頓號 (PRINCETON (CVL-23))
戰艦4. 4BB’s
* 華盛頓號 (WASHINGTON (BB-56))
* MASSACHUSETTS (BB-59)
* SOUTH DAKOTA
* 阿拉巴馬號 (ALABAMA (BB-60))
輕型巡洋艦3. 3CL’s
* SANTE FE (CL-60)
* BIRMINGHAM (CL-62)
* MOBILE (CL-63)
防空輕型巡洋艦1. 1CL(AA)
* RENO
驅逐艦18. 18DD’s
* C.K. BRONSON
* COTTEN
* DORTCH
* GATLING
* HEALY
* COGSWELL
* CAPERTON
* INGERSOLL
* KNAPP
* PORTERFIELD
* CALLAGHAN
* CASSIN YOUNG
* IRWIN
* PRESTON
* LAWS
* LONGSHAW
* MORRISON
* PRITCHETT
飛行大隊4.
* 戰機254架
TF38.4特遣支隊:
重型航空母艦2. 2CV’s
* FRANKLIN (F)
* ENTERPRISE
輕型航空母艦2. 2CVL’s
* BELLEAU WOOD
* SAN JACINTO
重型巡洋艦1. 1CA
* NEW ORLEANS
驅逐艦12. 12DD
* MAURY
* CRAVEN
* GRIDLEY
* HELM McCALL
* MUGFORD
* RALPH TALBOT
* PATTERSON
* BAGLEY
* WILKES
* NICHOLSON
* SWANSON
飛行大隊3.
* 戰機254架
日方陣容則是:
* 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寺岡謹平中将),駐紮於菲律賓。
* 第二航空艦隊(福留繁中将),駐紮於台灣。
* 第三航空戦隊(第六五三航空隊)。
* 第四航空戦隊(第六三四航空隊)。
* T攻擊部隊(第七六二航空隊、陸軍第九八戦隊)。
* 第三航空艦隊,駐紮於日本本土。
* 第五一航空戦隊。
* 第一機動艦隊(小沢治三郎中将)。
* 第五艦隊(志摩清英中将),艦隊包括重巡洋艦兩艘(那智號、足柄號)、輕巡洋艦一
艘(阿武隈號)、驅逐艦七艘(曙、潮、霞、不知火、若葉、初春、初霜)。
[台灣沖航空戰的前夕]
為了讓17日於登陸雷伊泰的美軍得到全面空優的優勢,在1944年10月5日,第三艦隊指揮
官小威廉.海爾賽得到太平洋艦隊司令官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的指示「對台灣島軍事設施
及港口造成永久性損害」。
日美將於台灣開戰前夕,大本營擬定海陸統一指揮之方針,由海軍第二航空艦隊司令福留
繁中將統轄陸軍第八飛行飛行師團,並指揮第十四聯合航空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豐田副
武於10月2日親臨台灣,當天即獲得情報美軍航母艦隊離開泊地北駛,不過為了避免海軍
甲事件再次上演,聯合艦隊指揮體系都皆由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主導指揮反擊,而聯合艦隊
參謀長大膽研判美軍將於10月8日奔襲台灣。
駐守於新竹的攻擊七O八飛行隊持續對台灣東南方海域進行哨戒和索敵,10月6日將第二航
空艦隊司令部安置於高雄,福留繁與高雄警備府司令福田良三中將於高雄指揮,聯合艦隊
司令豐田副武和第一航空艦隊司令大西瀧治郎(神風特攻之策劃人)則於新竹督戰。
https://i.imgur.com/v9Ci0Zp.jpg
新竹基地第七O八飛行隊10月10日、10月11日的哨戒行動圖,可發現因豐田司令頒布作戰
警備令和沖繩空襲之故,並於11日起開始進行大規模索敵
10月9日第38特遣隊派出3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對小笠原群島實施佯攻,此時美軍艦隊正
離那霸東南500浬處。隔日清晨,美軍開始向沖繩群島發動轟炸,名為「沖繩大爆擊」,
當時正在新竹飛行場視察的豐田大將,在得知沖繩遭美軍轟炸後,即於12:14頒布基地航
空隊捷一號及捷二號作戰警戒令,
12:50第六基地命第三偵察飛行隊之二架二式艦上偵察機(彗星)出海索敵,從鹿屋基地
起飛,15:20於沖繩東方外海100浬,同東南方140浬各發現一隊航母戰鬥群,同一時間第
九五三航空隊東港基地之零式水式偵察機也於台灣東南方海面索敵並於15:40分發見敵方
機動部隊,最終兩架二式艦上偵察機皆平安於18時返回鹿屋基地。該天深夜,美軍艦隊已
移至鵝鑾鼻外海進行整補。
10月11日清晨,日方開始對西太平洋進行大規模索敵,福留中將所屬之第七O八飛行隊自
新竹飛行場起飛,於早上11:05由真木上飛曹為指揮官之一式陸攻一機在蘭嶼東方450浬處
發現空母三艘、戰艦三艘,午後東港偵查第四飛行隊轄下的零式水偵機以三架編組輪流出
海索敵,並也發見敵方機動部隊。當天,特遣隊的目標是攻擊呂宋,一共派出61架艦載機
。晚間18:30左右,聯合艦隊正式發佈12日作戰要領,成立緊急指揮所。
隔日清晨,美軍已達距離蘭嶼60浬海域處,戰爭可說是一觸即發的程度,東港海軍偵查第
四飛行隊的水上偵察機於05:00拂曉前於蘭嶼東方20浬處發現美軍航母戰鬥群,44分鐘過
後,第一架艦載機自富蘭克林號升空,台灣沖航空戰也於12日正式展開!
轉錄自:戰史檔案(War History Center )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777186379009320&id=2423688387692456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9-10-26 17:47:00
左右了走向(? 我對這句話抱持懷疑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9-10-26 18:00:00
對這句話有所懷疑+1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9-10-26 18:13:00
先前中途島已經讓日本帝國海航菁英大損,優秀飛行員補充可無法像蘇聯從土地收割陸軍士兵那麼簡便快捷。菜鳥飛官上場當然先被敵軍採收一番正常天候出戰都有問題,還期待風暴或夜間出戰的效果?有重大影響還可以討論,至於左右戰局? 把中途島當啥?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9-10-26 18:43:00
中途島跟台灣沖差的有點遠... 日本優秀飛行員主要損失也不是在中途島
作者: ineedmore (想不到暱稱)   2019-10-26 19:48:00
海航老練的飛行員應該是在瓜島爭奪戰損失殆盡
作者: sn245763 (Herman)   2019-10-26 21:20:00
中途島噴裝備、瓜島失人力
作者: ejsizmmy (pigChu)   2019-10-27 08:23:00
中途島日本飛行員沒噴很多,那場老美損失更多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9-10-27 09:01:00
中途島海戰日軍飛機戰損是老美兩倍,老美損失更多??
作者: mp6c04 (小白)   2019-10-27 10:10:00
中途島真正損失是航艦及大量熟練地勤人員很多從珍珠港就開始東征西討的老兵,都死於此役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9-10-27 10:23:00
飛行員的話應該是瓜島
作者: ESL63 (靜電)   2019-10-27 11:06:00
台灣沖的「戰果」強化了日高層對捷號作戰的樂觀要說「左右」可能在這吧
作者: Theo57 (敶)   2019-10-27 15:11:00
因為台灣,所以日本提早戰敗,聽起來我們還頗有貢獻XD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9-10-27 16:52:00
美軍機組員陣亡172人,日軍機組員陣亡110人而已中途島時雙方機組員的損失狀況日軍各空母別損失:赤城7名、加賀21名、蒼龍10名飛龍...72名
作者: otis1713 (segayu)   2019-10-27 21:42:00
日本中途島掉的飛行員被回收率較高(掉在我方艦隊附近
作者: edison (edison)   2019-10-27 22:33:00
美國的魚雷機一次3個人,大多被擊落
作者: Swallow43 (絕對領域命者)   2019-10-27 23:05:00
不是回收較高,是因為受攻擊時,他們都在船上。後面船帶著飛機一起沉掉後,大多數機組員都順利逃生成功
作者: mackulkov (跳舞好啊)   2019-10-28 10:23:00
後面的戰果灌水也太多 根本是大敗當大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