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觀點] 轉發一文,大家怎看?原標題如何評價顧誠

作者: bilice   2018-01-03 10:57:01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1QJ4OWd3 ]
作者: bilice () 看板: historia
標題: [觀點] 轉發一文,大家怎看?原標題如何評價顧誠
時間: Wed Jan 3 10:55:00 2018
作者:迪仔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702639/answer/28764542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有史才,但是史德其實還差一點,比如在對李定國和國姓爺的評價上,可以看出很明顯的
喜惡分化,並用主觀評價和對史料的甄別來誘導讀者的觀感其中比較典型的是關於新會之
戰的這一段,顧城對於錢謙益這樣有名的“漢奸”都能給及公正的評價認為他是假投降,
但是在這裡錢謙益的學生、一生堅持抗清的國姓爺卻被黑成了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李定國
之所以無法光復大明,肯定是國姓爺的錯而究其原因,就是顧誠喜歡農民出身的李定國,
而為了給他的失敗洗地只能選個人來踩,而國姓爺就成了這個背鍋的人,畢竟關於新會之
戰黑國姓爺的黑料,低級到難以經得起推敲,而這,顯然和顧誠本人的知識所不符合的首
先:國姓爺真的是因為“私心自用”,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屢次故意拖延事件錯過廣州之戰
嗎?當然不是,李定國一共兩次與國姓爺合約進攻廣州,第一次是永歷7年(1653年)3月
,而此時國姓爺此時也面對這滿清平南將軍金礪大兵壓境的壓力,無法出手援助,顧城也
對此表示了理解,這裡無需贅言。第二次也就是新會之戰,李定國8月遣使者至廈門請求
合攻廣州,希望國姓爺能在10月中旬趕到新會戰場,然而,因為國姓爺10月19日才出兵,
用了2個月直到12月25日才到佛門堂(今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於是,這成了顧城批評
國姓爺是出於私心而故意拖延的主要證據。但是,我們先看看這幾個問題:1、國姓爺真
的沒有南下的用心嗎?國姓爺派遣的南下艦隊多達數萬人(兵數萬,戰艦百只),並且國
姓爺撥配給了這支艦隊可用10個月的糧餉(計發行糧米十個月),幾萬人十個月的糧餉是
什麼概念?如果國姓爺真的只想要虛與委蛇,那麼付出這個代價也太高了吧,就明鄭軍的
地盤只有沿海的幾個小島和要塞,而且也並沒有像李定國一樣繼承來自父輩的巨大遺產,
和滿清之間存在著國力的巨大差距,地盤兵力財力都不夠多,明鄭軍面對的來自清軍的壓
力是十分巨大,冒著自身覆滅的危險一下子拿出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心不可謂不誠如果國
姓爺真的是一個置民族大義於不顧的人,作為一個聰明的人,哭窮拒絕便是(如真正的軍
閥郝尚久對於李定國的邀請就是雷打不動),何必做這等虧本生意,還不如使用這些資源
去南洋運貨。2、國姓爺派出南下艦隊是什麼背景?是可以拖延出兵事件嗎?答案是是在
和滿清假和談,明鄭軍雖然在海澄之戰中取勝但是卻是慘勝,迫切的需要休養生息來恢復
實力而接受了和滿清的“和談”,然而,李定國的書信在9月到達之後,國姓爺在同月便
宣布了與滿清的“和談”終止,並開始籌措南下艦隊,動作慢?一點都不,要知道,此時
的國姓爺此時正在借著和滿清的假和談深入滿清腹地征餉征糧征兵,暫且不說國姓爺迅速
就下定決心忍痛犧牲“和談”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利益,其將深入滿清腹內的軍隊撤回也是
要用不少時間的,而這些用了不到一個月甚至可能不到半個月。從李定國在國姓爺自身難
保的情況下發出了第一次合約邀請可以看出,李定國的情報機構要麼十分落後,要麼他根
本就沒關心過國姓爺這個東南抗清領袖。3、國姓爺九月底與滿清公開決裂,在次月19日
完成軍隊集結大約用了20多天的時間,那麼,用20多天集結一支數萬人的大軍速度是快還
是慢呢?我覺得非常快,首先,南下進攻廣州是一場突發事件,國姓爺並沒有任何南征的
准備,再者,國姓爺除了要集結南下部隊和准備相應的糧餉預計商議軍事決策外,還要准
備防備滿清的報復性進攻,工作量一點都不小,何況在效率不高的古代正常情況下集結數
萬大軍花上幾個月都不過分,僅僅用了20多天,簡直可以說是神速了,只有缺乏對古代軍
事的了解才會產生國姓爺在拖延的錯覺。4、南下艦隊的速度慢嗎?我們先看看國姓爺3次
南征廣州分別所用的事件,分別是:(1)、永歷5年冒著大本營失守的危險奉旨南下勤王
,用了一個半月(正月27日到3月10日)從廣東南澳(今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抵達大星
所(今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2)、本次,用了2個月多(10月19日到12月25日)從福
建銅山(今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抵達佛門堂(廣東省東莞市);(3)、永歷10年命令
黃廷艦隊南下聯系李定國,用了4個月從揭陽(今廣東省揭陽市)南下大星所折回(2月20
日到6月);對比一下海程與時間,南下艦隊的速度或許不快但也稱不上慢,畢竟海像千
變萬化是陸路所不能比的,往往一場小風暴便要使得一支艦隊停駐少說幾天多則數月,譬
如國姓爺收復台灣時,僅僅一天便跨越大半個台灣海峽抵達澎湖,然而從澎湖到台灣短短
距離卻用了整整8天,要求古代風帆戰艦擁有像現代軍隊一樣的效率是歷史常識缺乏的表
現,李定國是一個沒接觸過海軍的陸軍將領他沒有這種常識很正常,可是顧城作為一個翻
閱過許多史料的歷史工作者也強人所難就很匪夷所思了。5、國姓爺沒有自己出征以及沒
有嚴懲主將林察是不用心的表現嗎?顧城對此頗有微詞,一口咬定國姓爺但凡重要的軍事
活動都是親自領兵的,國姓爺在廣州之戰時沒有親自領軍是為了戰敗做好准備,事後“沒
有嚴懲”南下艦隊的主將林察,更是無心參與合攻廣州的鐵證。然而,這位歷史學家還是
無意或有意的漠視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福建,為了參加李定國邀請的合約而和滿清撕破
臉的國姓爺也在進行著大戰,廈門是明鄭軍的大本營,廈門失守就意味明鄭軍的覆滅,而
明鄭軍的覆滅則代表著東南反清力量的完全終結,其中國姓爺更需要重視哪個不言而喻。
更何況他所派出的主將林察是一個有著傑出軍事才能和輝煌戰績的海軍將領,參與過大敗
荷蘭侵略者的料羅灣海戰,在廣東也以少勝多大敗過永歷大軍,是國姓爺十分信任的一員
大將,官居侯爵地位僅次於國姓爺(漳國公),派出這員大將其實也是國姓爺對於合攻廣
州的重視的重要體現,顧城對於林察參與過內戰而帶有偏見和非議是完全的意氣用事不夠
客觀的,何況參與內戰這件事情上,當時的南明將領幾乎無人能夠避免,包括顧城極力推
崇的李定國。至於事後對幾位主要將領的處罰中,林察、王秀奇、蘇茂被降三級,周瑞被
解除兵權,永不敘用,顧誠認為,處罰過輕,只為掩人耳目的政治權術,整個過程就像演
戲一樣,而且原本是魯王政權的將領的周瑞被致罰最重,乃是鄭成功有意排擠魯王系將領
的表現。這個說法也沒有確鑿的證據,國姓爺的處罰其實也不算輕了,畢竟這些南征將領
並無犯大過,只是在戰場形勢出現變化時,未能積極進取,而且國姓爺向來賞罰分明,六
親不認,不能說周瑞剛好被處罰最重就是在打擊異己。再接著問:廣州之戰的失敗的主要
責任是國姓爺嗎?明顯的不是:首先,這場戰役的發起者是李定國,他軍隊也是這場戰役
的絕對主力,國姓爺只是他邀請的眾多策應之一,而且他的軍隊號稱“二十萬”,雖然實
際上沒有那麼多,但當時的華南清軍被之前的桂林衡陽等戰役中接被李定國消滅主力,此
時在廣東的頂破只有數萬殘軍,加上各地義軍的協助,李定國軍無論是的兵力還是士氣都
遠遠勝於當時的廣東清軍,按理說即使不能取勝也不至於慘敗;其次,國姓爺只是一個李
定國沒有過多聯系和熟悉的同陣營友軍,國姓爺所處的地理位置又是距離遙遠的飛地,作
為一個合格的主將又怎麼能將勝利全部寄托於一個不可控制的因素呢?這究竟是要黑國姓
爺還是李定國啊?更何況,國姓爺的長處是海軍,而李定國在信中給國姓爺的任務是對付
廣東清軍的的水師(而事實上,因為滿清水師的弱勢,在新會之戰前廣東清軍水師已經被
陳奇策領導的廣東南明水師消滅,事實上已經取代了國姓爺出動的必要性),而李定國最
終卻是在陸地慘敗,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的人並不是國姓爺而是李定國,按理說,這個黑
鍋就算李定國不背也是不能如顧城一般全扣到國姓爺頭上的。====在說一些顧城為了捧李
定國而故意壓國姓爺的話,顧誠認為李定國才是真愛國,而國姓爺是有很濃的軍閥私心,
真的如此嗎?1、以勤王為例,國姓爺共接到過3次,第一次在父親反對的情況下受隆武帝
的聖旨北上勤王,結果因為父親不給糧餉,導致好不容易聚集的數萬大軍重新散去;第二
次同樣是為了救隆武帝在父親反對的情況下只帶著自己的親兵在仙霞關和絕對優勢的清軍
撞得頭破血流;第三次是為了救永歷帝,同樣冒著廈門基地被洗劫的危險南下勤王,結果
害得自己的廈門基地真的被清軍洗劫元氣大傷;只要是勤王聖旨到,國姓爺都必然出兵,
而李定國呢?很多人知道他奉旨勤王過,但是那並不是第一次,他第一次接到勤王聖旨時
為了打廣東是拒絕的(而結果他並沒有打下來)。2、對皇帝的尊重,國姓爺不用說,顧
城一直以主觀猜測咬定國姓爺設置六官是僭越,對於國姓爺確實是得到永歷帝的首肯才成
立六官的史料進行否定;反觀李定國曾假傳聖旨,囚禁政敵劉文秀於昆明並有殺害嫌疑,
而這也是貴州失無大將坐鎮而失守的重要原因;顧城還說國姓爺為了能為所欲為不受節制
而對攻取廣東讓南明連成一片不怎麼重視,儼然另一個孫可望,然而國姓爺卻為了南明反
清勢力能凝聚成一團,勸說了自己扶持的監國淮王和投奔自己的魯王放棄監國,這像是一
個有野心的軍閥嗎?如果國姓爺真的有野心,那麼像顧城另一個吹捧的對像張煌言一樣堅
持擁立一個皇帝或監國不是更好?更何況,李定國自己都不受孫可望控制,就算真的連成
一片,國姓爺就算真的有野心恐怕也不會接受指揮吧,他連滿清都不怕又豈會怕永歷朝廷
?(ps個:張煌言的私人筆記《北征錄》明確提到他有接到南京戰敗的報訊“時余在寧國
,受新都降,報至,遽返蕪城。”並低估了國姓爺的損失認為其不至於回師而決議不退繼
續西進“初意石頭師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揚帆;即揚帆,必且據守鎮江
。余故彈壓上流不少動。”,導致了自己最終進退維谷的窘境,那麼又是怎麼得出國姓爺
不顧張煌言只顧自己逃跑呢?國姓爺在南京戰敗後還在長江待了20多天,並且為了日後再
次進攻南京鋪墊而進攻崇明,直到八月十二日才聽從來議和的馬逢知的勸說沒有繼續進攻
“其城已倒及半,明日安炮再攻,立如平地”的崇明縣城退出長江,並不是倉皇退出,顧
城為了黑國姓爺還真是不遺余力呢)並且在沒有多少國力的情況下,國姓爺接受了最多的
明朝宗師並浪費大量的錢餉給予宗室的地位,每次行使政令都會邀請他們旁觀監督,這像
一個渴望獨裁的軍閥嗎?3、國姓爺擅長“內鬥”都成了顧城攻擊國姓爺的理由,的確國
姓爺體系內雖然出了施琅黃梧這樣的漢奸,特別是後者導致了國姓爺在海澄的多年積蓄為
滿清所得,導致了國姓爺的一場致命危機,但是他們的背叛導致的危機都被國姓爺輕松化
解,明鄭軍的內部團結也沒有因此而失控,來自其他派系的將領如萬禮(海盜)、張名振
(魯王系)等等都十分服從他的指揮;相對的,李定國卻沒有化解孫可望的背叛導致的政
治危機,而其中更多的也是李定國自身的原因,因為他只信任自己的嫡系,對於原“秦王
”系和“蜀王”系十分排斥,並多次囚禁殺害原“秦王”系和“蜀王”系的將領(甚至在
流亡緬甸後,他還無端仗殺了原“秦王”系的大將賀九儀,並且在孟艮等地施行焦土引起
土著的不滿反抗,導致南明軍進一步分裂和削弱),以至於永歷朝廷人心惶惶難以一致對
外,最終導致西南局勢完全崩潰在我看來李定國的所作所為才更像一個有野心的軍閥,但
是即使如此,顧城仍然能以溫和的態度給予理解和粉飾。另外,同樣的大潰和被小人出賣
(海門之戰高崎守將陳鵬對國姓爺的背叛某些方面甚至比磨盤山之戰盧桂生的背叛更惡劣
,畢竟他是一方要塞的守將,讓清軍大軍可以輕松登島的同時威脅明鄭軍的後方,而盧桂
生僅僅是在吳三桂進入埋伏圈後才警告吳三桂),國姓爺以少勝多贏下了海門之戰,此後
還打下了台灣,李定國卻接連輸給了兵力相差不大且是客場作戰的入滇清軍,甚至進入緬
甸後還繼續輸給蠻兵===個人總結,顧城是一個十分有才華的史學家,同時他作為一個社
會主義學者天然親近李定國這樣“無產階級”出身的英雄也無何厚非,但是他為了袒護李
定國而惡意貶低國姓爺做的行為卻難以讓人苟同,他沒有做到一個優秀的史學家所該秉持
的中立立場。===無關的===國姓爺雖然沒有兩厥名王這樣華麗的戰績,但是幾乎算白手起
家的他一直保持著對滿清的戰略攻勢,敗在他手下的滿清高級將領和打下的城市要塞也要
遠遠多於李定國,滿清更因為他的猛烈攻勢而被迫修改兩條政策:1沿海遷界2分閩浙總督
為福建總督和浙江總督而李定國即使在他最輝煌的兩厥名王,也沒能成功守住新地擴大戰
果取得戰略優勢,另外國姓爺在一座擁有重兵的大城慘敗叫奇恥大辱的話,李定國連續兩
次慘敗於小城之下該叫什麼呢?更何況國姓爺很容易吸取教訓自我改良,第一次打不下的
城市要塞肯定能在第二次攻下,他要攻打一座城絕對不用打第三次在我看來,國姓爺的名
氣之所以遠遠大於李定國,不僅僅是因為他收復了台灣,更因為他也是實打實的名將,盡
管他是毫無軍事經驗的書生出身,卻很懂得吸取教訓改良自身的缺點,如果再給他20年時
間,相必他一定能完成他的長江攻略復興大明吧
++++++++++++++++++++++++++++++++++++++++++++++++++++++++++++++++++++++++++++
不愛ptt翻頁太多的。所以這種排版最好。
或者去第一行連結看。
作者: savvik (Essay)   2018-01-03 13:06:00
可以排版一下嘛@@
作者: GilGalad (狂想は亡國の調べ)   2018-01-03 13:19:00
這種排板還想要人看 傻眼 ==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8-01-03 16:40:00
這種排版無法看
作者: wl00669773 (Jerry shou)   2018-01-03 16:43:00
我想噓
作者: kpier2 (條漢子)   2018-01-03 19:17:00
哪個顧城? 3P殺妻詩人?
作者: a910343 (SaintTay)   2018-01-03 19:35:00
看得好痛苦喔……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8-01-03 22:44:00
這是古書的排版? 如果把標點符號去掉更像古書 那種看了超痛苦的排版方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