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第三次英荷海戰Part I -紹斯沃爾德灣海戰

作者: montmartre (montmartre)   2017-07-19 10:50:56
第二次英荷海戰結束後的1668年,在威廉·坦普爾的推動下英國、荷蘭聯省共和國(以下
簡稱荷蘭)與瑞典組成了三國同盟,荷蘭的奧蘭治親王娶了查理二世的姪女-信新教的瑪麗
公主為妻,英荷維持了短暫的和平。但查理二世的心中一直對荷蘭人懷者恨意;不管是梅
德威的恥辱還是對荷蘭商業帝國的嫉妒,讓他一直想找機會洗刷之;1670年6月1日簽訂的
多佛爾密約提供了他這個機會,英法將合謀瓜分荷蘭。
當多佛爾密約簽訂以後,戰爭的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荷蘭的大議長德·威特一直想辦法
安撫,但徒勞無功。查理視德·威特的行為為害怕的表現,他決定更進一
步-當荷蘭商船隊從士麥那返回荷蘭,途徑英吉利海峽時,派軍隊偷襲之。
1762年5月13日,英國艦隊攻擊了荷蘭商船隊,這是一場失敗;艦隊無法擊敗荷蘭的護航
船隻,絕大多數荷蘭商船也得以逃脫。4天後,英國才正式向荷蘭宣戰。
[註] 士麥那即今天土耳其的伊茲密爾(Izmir)。當時,每年都會有一支擁有武裝保衛的
荷蘭船隊在黎凡特和荷蘭本土之間往返。
相比第二次英荷海戰,第三次英荷海戰與一般的海戰不一樣,雙方志不在奪取制海權、摧
毀商船或艦隊、保護己方航運,而是海戰為陸戰服務;英國要想辦法把部隊運送到歐洲,
跟法國南北夾擊荷蘭。而荷蘭則想辦法摧毀英國的意圖。1672年時查理二世已經能夠在英
國和蘇格蘭徵募到足夠的部隊,只要他們能渡過海峽入侵共和國本土,這對共和國的威脅
比癱瘓貿易大多了。
查理又一次在軍隊尚未準備就緒的情況下貿然加入了戰爭;這樣輕率魯莽的行為原本會使
他付出沉重的代價。倘若德·威特能夠及時將艦船送出海的話,那荷蘭人便能阻止約克公
爵(在蒙克- Monck於1670年去世後,他接過了英國艦隊的指揮權),使英國艦隊無法與
法國盟友會合。然而,荷蘭海軍過於分散化的管理體系導致了低效運轉,西蘭分艦隊沒能
按期抵達,而當德·魯伊特最終集結了75艘戰艦,並率領艦隊於5月5日出現在泰晤士河口
時,英國艦隊早已與法國人合兵一處了。英法兩國的艦隊在5月7日于朴茨茅斯港整補完畢
後,這支聯合艦隊便迅速向東航行。兩國艦隊加在一起擁有超過90艘風帆戰艦(法國人提
供了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此外還有一些縱火船。
逆風大大拖延了英法艦隊的前進速度,直到5月17日,這支艦隊才剛剛航行到北福爾蘭角
(North Foreland)外海;此時,飲水供應已經開始短缺。因此艦隊指揮官們決定前往紹
斯沃爾德灣(Southwold Bay),5月20日曾經遭遇過荷蘭艦隊,不過糟糕的天氣阻止了雙
方開戰的舉動,5月22日,英法艦隊進入錨地。
進入錨地6天,英國人依然未能完成補裝飲水和補給品的工作,這顯示出了他們在組織能
力有所欠缺;到了5月28日清晨,偵察船帶回消息,荷蘭艦隊已經于輕微的東風下在海灣
中擺好陣勢。相比之下,英法艦隊沒做好準備就參戰並陷入了混亂;英國艦船在北方,而
法國人則朝向東南偏南方向航行,並因此和他們的盟友徹底分開。
絕大多數英國旗艦或其他重型戰艦位於下風位、較靠近岸邊,人們發現自己無法加入順風
的那部分艦隊,也因為擔心觸礁的風險而無法向岸邊航行並與己方戰艦剩餘艦船會合;因
此對英法聯合艦隊而言,他們始終未能建立一條合適的戰列線
德·魯伊特留下西蘭分艦隊來困住法國人,並率領其餘荷蘭戰艦“如一道洪流”般沖向英
國人;英國艦隊最靠近順風方向的戰艦遭到了最為密集的打擊。在接近3個小時的時間裡
,英國人始終保持向北航行,並與荷蘭人抵近交戰直到上午11點。此時,率領英軍藍色前
衛分隊的約瑟夫·約當(Jordan)終於成功抵達了荷蘭艦隊前衛的前方,並頂風完成轉向
。此時,三明治(Sandwich)伯爵指揮的藍色中央分艦隊依然被敵人圍困,因而無法跟隨
約當的行動;不過,藍色後衛分隊的指揮官肯普索恩(Kempthorne)相對較為幸運,他得
以搶到對方的上風向,並迫使荷蘭人轉往南面。之後,肯普索恩前往援救他的長官(三明
治伯爵),而後者已經被縱火船所包圍。
三明治伯爵擊退了前三艘縱火船,但第四艘縱火船卻成功點燃了他的旗艦“王家詹姆士號
”(Royal James),最終該艦被擊沉,三明治伯爵也隨船陣亡。大約在同一時刻,總司
令約克公爵-詹姆士把旗艦從失去戰鬥力的“親王號”(Prince)上轉移到“聖米迦勒號
”(St Michael)上,為了避免沖上沙洲,公爵命令艦隊轉向;然而,由於戰場煙塵太大
,他的轉向命令一開始並沒有被分隊中的絕大多數戰艦觀察到。
直到下午2點時,紅色後衛分隊的指揮官-哈曼(Harman)和紅色前衛分隊的指揮官-斯普
拉格(Spragg)才發現上述命令並加以跟隨。截至此時,雙方艦隊都已經失去了陣型,分
成了好幾個艦群,各自向南方,朝著法國艦隊和西蘭分艦隊的方向前進。
詹姆士此時已經和荷蘭戰艦展開了激烈的交戰;在他的下風方向有一些荷蘭戰艦,與此同
時,包括德·魯伊特座艦在內的一大批荷蘭戰艦也出現在了上風位置。好在約當和肯普索
恩位於德·魯伊特的尾舷上風(weather-quarter,上風舷135°)方向,並向他施加了大
量的壓力;哈曼與斯普拉格也從荷蘭人的後方趕了上來,交戰又繼續進行了數個小時之久

“聖米迦勒號”同樣也在戰鬥中失去了行動能力,於是斯普拉格便率領戰艦接過詹姆士,
幫助總司令轉移到“倫敦號”上;不過英國艦隊對荷蘭艦隊下風處的戰艦造成了非常巨大
的打擊,荷蘭人終於堅持不住了,於下午8點時被迫轉向撤走,於是,德·魯伊特只好也
同樣放棄交戰並撤退;荷蘭主力最後與西蘭分艦隊會合,並脫離與英法聯合艦隊的接觸,
向著荷蘭海岸的方向退去。
當天夜間,詹姆士依舊尾隨著荷蘭人,不過此時他所率領的艦隊僅有大約30艘戰艦而已。
第二天拂曉時分,荷蘭人發現了英國艦隊在兵力上的弱勢,於是回頭向西航行,準備和詹
姆士交戰;不過,當法國艦隊和英國艦隊的藍色分隊出現時,荷蘭人便立即重新轉向,繼
續撤走了。聯軍艦隊終於得以會合,並在擁有上風優勢的情況下向南方追逐荷蘭艦隊。然
而,當英國艦隊前鋒終於抵達與荷蘭前衛齊平位置,並等待公爵的信號準備轉向迫使荷蘭
人交戰時,一場突然出現的大霧卻阻止了交戰的發生;霧氣散盡之後,聯合艦隊的官兵們
發現,己方戰艦距離荷蘭海岸到已經近到了危險的地步,於是他們只能轉向並返回本土;
荷蘭戰艦也返回到了其港口的遮蔽所中。
德·魯伊特達到了戰略目標-重創了英法艦隊,並迫使其返回基地整修,使對方入侵荷蘭
的計畫破產。從戰術上來看,雙方只是平局—也許英法聯軍還略贏一分;德·魯伊特抓住
機會在聯軍艦隊處於不利位置時開戰,儘管荷蘭人在數量上處於下風,但戰鬥一開始他們
依然佔據著優勢,最終德·魯伊特卻不得不率先撤退。有兩艘荷蘭戰艦成為了英國人的戰
利品,同時還有一艘或更多的戰艦沉沒。英國這邊,儘管人員損失嚴重—大約2100人傷亡
(死亡約700人)、數百人成為俘虜,但僅有一艘戰艦“王家詹姆士號”沉沒,另外兩艘被
荷軍俘獲的藍色分隊戰艦最後又被搶回。
雖然未能取得勝利,但對於德·魯伊特來說,避免戰敗已經是一個足夠好的結局了。他是
荷蘭的唯一希望,在荷蘭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關頭,以冒險的方式來獲取勝利是不足取的
;他只能小心謹慎、盡量避免捲入戰鬥。到了7月,當聯合艦隊重新出現在荷蘭外海之際
,德·魯伊特依然能夠保持己方艦隊集結,警戒著並等待出擊,利用己方海域的淺灘來保
護荷蘭的海岸線(英艦吃水太深無法靠近),從而成功抵禦了敵人登陸的威脅。到了8月
初,一場暴風雨的來襲,再加上補給品的缺乏,使得聯軍艦隊不得不返回港口進行補給,
而當年的大規模海軍活動也就此告終,法國人最終不得不返回本土了
作者: enthusiasm12 (阿域)   2017-07-19 13:16:00
電影<海軍上將 德魯伊特>也有這段 非常好看
作者: Yshuan (倚絃)   2017-07-19 17:15:00
推一樓的電影 看得超燃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7-28 08:28:00
當年陸戰評定勝負的方法之一是先撤離戰場者戰術失敗海戰適用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