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英美遠征軍的一戰洗禮 [17]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9-28 22:09:53
喬治特行動:BEF的防衛困境
在1917年十一月魯登道夫開始籌謀攻勢後,德軍的其中一個計劃是在陣線最北側的伊普爾
地區實施攻擊,此一作戰的代號是「喬治(George)」。1918年一月,德軍確定率先發動「
麥克爾(Michael)」之後發現他們沒有足夠的兵力和資源同時發起米歇爾和喬治,所以喬
治行動就被放棄(但代號留著來欺敵)。
由於魯登道夫仍期望連續打擊BEF,所以德軍用發動麥克爾後北方仍能運用的戰力設計了
一個叫做「喬治特(Georgette)」的行動,算是喬治行動的縮小版本,目標是伊普爾區域

1918年四月五日,魯登道夫在索姆河地區的「麥克爾」攻勢收尾,但德軍並不打算就此停
止,由於英法聯軍的主力已經集結於戰線中央,德軍期待在北方發起的喬治特行動可以攻
其不備,一舉摧毀BEF背後的後勤通道,甚至期望能夠攻擊到法國沿岸的港口。
四月七日,德軍展開炮擊;九日,德軍加強炮火和毒氣的密度,並且派突擊隊用滲透戰術
向阿爾芒蒂耶爾(Armentières)和費斯蒂貝爾(Festubert)一帶猛攻。雖然德軍的火力強
度和攻擊規模可能不如半個月前的麥克爾行動,但是攻擊的模式可以說大致相同。
位於北方的BEF部隊是第一和第二集團軍,因為幾天前偏南的第三、第五集團軍才遭到嚴
重打擊,BEF已經把許多精銳部隊往南調,位於北方的部隊大多是戰力不高或人員缺額還
未補齊的單位──德軍的戰略確實奏效了!
由於BEF的情報不足且估計錯誤,直到四月六日,第一、第二集團軍仍認為德軍不會在北
方發動大規模攻擊,頂多會是一個牽制性的行動,伊瑟河和利斯河流域的防衛沒有受到太
大的重視。
除了兵力不足且素質低落,BEF的北方防禦一如其他地方,也依然有著缺乏縱深防禦的弱
點,雖然部分單位在聽聞三月二十一日索姆河防線遭到的打擊後已經開始倉促改善部署,
大多數指揮官和單位仍缺乏改進,這一方面是BEF的高層沒有提供足夠的教範或詳解,另
一方面是英軍內部的指揮鏈依然欠缺彈性、難以滿足縱深防禦的需求。
四月九日四點半,德軍開始發射大量的高爆彈和毒氣彈;七點半炮火開始停止,毒氣先停
止,讓高爆彈把毒氣往前吹開、為步兵進攻開路。
德軍的第一波猛攻在南側的紀梵希(Givenchy)遭遇英軍第五十五師,該師忽視縱深防禦的
概念,但是因為該師有效運用了高地和反向坡地形且構築了堅固的工事,部署也有一定的
彈性,德軍的猛攻並沒有得手。
然而在英軍第55師的北側,葡萄牙遠征軍(CEP)第二師很快就被打垮,大批部隊向後潰敗
,更北邊的其他英軍單位也在德軍的猛攻下向後敗退,他們或許有設置三重防線,但是實
際遭到攻擊時鮮少有能力執行縱深防禦的理論。
德軍在迅速擊破葡萄牙第二師和一些英軍步兵師之後很快就開始擴大缺口,他們從這個缺
口向西北方跨過利斯河、往伊普爾區域進攻,英軍緊急調動部隊前來增援,但是戰況依然
相當艱難,畢竟英法聯軍的戰略預備隊主力要趕來得花上大約一周。
「背靠在牆」的利斯河戰役
「除了戰鬥直到獲勝之外,我們沒有其他選擇。每個崗位都必須死守至一兵一卒,絕不能
再有撤退。因為我們已經背靠在牆且相信參戰原因的正義,我們每一人都要戰鬥到底。我
們家園的安全、人類的自由都仰賴我們每一人在這關鍵時刻的貢獻。」
~ BEF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元帥,1918/4/11,當日特殊命令
德軍在喬治特行動中一開始攻擊的位置在利斯河南岸,但是隨著攻擊持續下去,德軍的攻
擊方向往北側展開,因此這場戰役被稱為利斯河戰役或第四次伊普爾戰役。
由於戰況艱難,BEF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在1918年四月十一日下達了著名的「背靠在牆
」特殊命令,要求全軍不可隨意後撤且必須戰鬥到底。
到四月十二日的時候德軍已經突破了寬度三十英里的正面,帕尚戴爾戰役期間英軍攻佔的
伊普爾突出部因為防線太長且無險可守而被迅速放棄,然而德軍直到此時都沒有解決攻勢
後繼無力的問題,所以當英軍的抵抗開始改善,德軍推進的速度就開始減緩。
喬治特行動中,德軍投入了二十三個師,其中最關鍵的是第五十五軍的四個師,他們被命
令向阿茲布魯克(Hazebrouck)攻擊,必須挺進十五英里遠。前面說過阿茲布魯克是BEF的
兩大交通樞紐之一,德軍在喬治特行動中雖然仍沒有給予鐵路系統充分的重視(他們把港
口當作重點),但是其攻擊方向剛好切過阿茲布魯克,因而將之視為重點的攻擊目標之一

在四月十二日的時候,德軍的兵鋒已經逼近到阿茲布魯克的五英里之外,倘若德軍堅持向
此地猛攻,BEF的後勤系統有崩潰的危機,幸運的是德軍在側翼的進展不順,因此突出部
最前方的部隊被命令停止前進,等待側翼部隊清除威脅再繼續進攻,從而使得英法聯軍稍
有喘息空間。
除了英軍在側翼頑強抵抗的因素之外,魯登道夫又一次意外的幫助了協約國,他在四月十
二日改令德軍第四、第六集團軍的攻勢應強調迴轉的內側,要全力往巴約勒(Bailleul)的
方向攻擊。巴約勒位在阿茲布魯克以東八英里處,德軍將攻勢的重心往東偏移,使得阿茲
布魯克的壓力稍微減緩。
四月十三日上午,法軍第二騎兵軍疾馳到達法蘭德斯戰場,在阿茲布魯克的南側防禦;當
日下午,BEF以剛抵達的澳洲第一師和第四近衛旅構成阿茲布魯克的最後一道防線。德軍
向阿茲布魯克的攻勢走到了盡頭,背靠在牆的BEF又一次渡過了危機。
伊普爾噩夢邁向終點
德軍在利斯河戰役的全面攻勢在四月十八日開始陷入僵持,英法聯軍在梅特倫(Meteren)
和克莫爾山(Kemmel Hill)一線遏止了德軍的迅速推進,德軍此後只能緩慢的在每一個陣
地間爭奪,推進到法國沿岸已成泡影。
BEF一如往常的激烈批評法軍不願意派出大量兵力相助,而且抵達法蘭德斯戰場的單位也
不太願意發動反擊,但是福煦和貝當都認為德軍在北部的攻勢主要是為了吸引聯軍主力,
因此堅決把戰略預備隊的主力留在阿拉斯和索姆河之間的中央地區,而英軍自己的反擊能
力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德軍的攻擊能力依然強悍,法軍在四月二十五日丟了克莫爾山之後報告說德軍的炮轟和攻
擊使凡爾登戰役的激烈程度有如兒戲,同時德軍也頑強的頂住了英法聯軍的一系列小規模
反擊,但是德軍在伊普爾的攻勢已經走到終點,英軍已經再一次站穩腳步,以強大的炮火
遏止德軍的勢頭。
四月二十九日,喬治特行動告終,前後共二十一日(從九日開始算),德軍又一次奪取了大
片領土,但是最終沒有突破至英法聯軍的大後方,並且雙方的兵力傷亡相去不遠,反而形
成需要大量兵力才能有效防守的突出部,進一步分散德軍可貴的兵力。
在利斯河戰役中,英軍在四月下旬的表現明顯優於四月上旬,他們開始學會縱深防禦的運
用,炮兵可以隱蔽在比較後方的位置來迴避德軍的準備炮擊,然後猛力殺傷衝來的德軍步
兵,步兵也開始懂得分散指揮和緊密配合。
德軍在突破防線後依然沒辦法迅速拉上大部分的火炮,能夠迅速增援關鍵位置的英軍因而
容易在後續的戰鬥中佔到上風,這個問題在三、四月間持續困擾著德軍,無論突擊隊如何
優秀都不能掩蓋機動火力不足的問題。
德軍領袖魯登道夫在作戰層面的失敗是很徹底的,他在這兩次攻勢中若非堅持發動全方面
攻擊太久而沒有專注於目標,就是在修正計畫後沒有堅持攻擊直到目標達成,結果德軍每
次都沒能成功取得決定性勝利。
隨著第四次伊普爾戰役結束,英軍在伊普爾陣線的血腥經驗也逐漸走向終點,這個與BEF
最為相關的地段紀錄了BEF的犧牲與成長。
到最前線休息的步兵師
利斯河戰役結束後,英法聯軍發現德軍竟然沒有緊接著立刻發起攻擊,這是因為德軍在兩
波攻勢中消耗甚大,需要一點時間來重新部署和準備。
英軍與法軍之間的齟齬持續不斷,英軍認為自己在麥克爾、喬治特兩場重要戰役中傷亡二
十幾萬人,法軍的部署卻一直有意保留相當兵力在南方,顯然未有全力投入作戰,放任
BEF承擔重責。
然而法軍其實已經給予BEF很大的幫助,他們在這兩次戰役期間傷亡了超過九萬人,這絕
不是毫無動作的結果。此外,這兩次戰役中西線延長了55公里,而法國、英國和比利時的
防線長度變化卻是BEF縮短45公里、法軍延長97公里和比利時延長3公里,法軍無疑是分擔
了BEF的戰略壓力不少。
法軍也將戰略預備隊部署到更北側,隨時支援英軍的右翼,他們反而認為BEF才損失這樣
就在嚷嚷,而且持續畏懼德軍在中央區域發動大規模攻擊,因為這可能比北方的攻勢更危
險。
BEF和法軍更互相指責對方戰力低落,英軍把法軍第28師四月二十五日在克莫爾山的慘敗
視為法軍素質低落的表現,法軍則批評英軍有數十個師都被重創,還得靠法軍持續派出援
軍才能穩定戰局。
隨著伊普爾地區的局勢穩定下來,已經正式上任為協約國總司令的福煦計畫讓BEF和法軍
的一些單位互換防區,他希望能讓剛遭受重創的英軍單位到安靜地段休息、訓練和準備,
而讓比較有活力的法軍單位去北方的地段準備發動反擊,奪回德軍製造出的突出部。
不意外的,英法兩方的將領都提出很多意見,法軍認為自己已經派出四十七個師北上幫助
BEF,並且之後可能還會派出更多單位北上,所以英軍理應派出同等規模的兵力南下才算
公平,但是英軍卻認為自己位於最激烈的戰區,豈能抽調太多兵力南下,並且不願意讓英
軍單位被隸屬於法軍的指揮鏈中。
經過幾番來回的爭辯,福煦終於說服兩邊同意他的計畫,BEF將會從四月二十五日開始陸
續派出五十個師和法軍交換防線,並且以四個師當作第一梯次。然而,不久之後BEF又提
出了其他的條件,第一是因為補充兵力不足,BEF要減少派出九個師,第二是希望法軍單
位抵達後英軍單位再出發。
貝當為此大發雷霆,福煦則試圖向黑格強調輪換的重要性,並希望BEF可以盡快再派出三
個師,且無論如何都要派出至少十個師。無論如何,由於英軍在短時間內拒絕派出更多兵
力到南方,法軍變得缺乏機動兵力,在聯軍戰略預備隊的六十個師之中,三分之二位於北
方。
至於英軍已經派出的第一梯次單位(第九軍),雖然福煦一開始希望把他們部署到洛林或佛
日山脈,BEF也提出要求說這些交換的師應該盡量遠離前線,但是最後他們仍在混亂的爭
執中被部署到貴婦小徑的防線上,隸屬於法軍第六集團軍。
由於德軍的刻意誤導,法軍拒絕相信貴婦小徑會是德軍下一個攻擊的目標,更持續準備在
北方奪回BEF失去的陣地,其結果是英軍第九軍這四個疲憊不堪的步兵師不但沒能安然休
息,還即將首當其衝。
(待續,下回會先講一下AEF)
附註:之前我不知道為什麼寫成米歇爾,Michael改成麥克爾好了。
作者: ja23072008   2016-09-28 22:34:00
作者: roseritter (滿城皆帶閃光彈)   2016-09-28 22:54:00
推,這四個師真雖小
作者: nanshinner (白河)   2016-09-28 23:33:00
推,感覺德軍進攻能量不是很夠,每次都只能打短期決戰。
作者: vandervaal (kensu)   2016-09-29 01:26:00
Michael在德語唸起來比較像米歇爾,和邁克爾反而不像
作者: vt1009 (古雷)   2016-09-29 01:59:00
推 法軍之前不是才嘩變?有戰力能打嗎?
作者: 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   2016-09-29 17:48:00
米夏耶爾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6-09-29 18:11:00
推樓上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9-29 20:01:00
法軍的復活當然要感謝貝當啊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09-29 20:16:00
法軍不是不想打,只是不想再做跟自殺沒兩樣的攻擊貝當只是保證不會再讓他們毫無意義的送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