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塞琉古與托勒密的陸軍改革168-145BC[5]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4-16 01:54:12
標題的Nick Sekunda的上下兩本書已經講完了,這篇是一點補充。
塞琉古陸軍改革後的戰力
很可惜我沒有以色列學者Bezalel Bar-Kochva的《The Seleucid Army》一書(google的試
閱很少),但是他的另一本書《Judas Maccabeus》我倒是借到了,他在這本書中對馬加比
起義時期(167-160 BC)的塞琉古陸軍有不少著墨。
Bar-Kochva在書中除了比較簡單的敘述了希臘化陸軍的普遍樣貌,也有對塞琉古、猶太雙
方的部隊有不少考據,比如說猶太人的〈馬加比書〉的許多內容都亂寫,以及相對缺乏資
料的馬加比叛軍的兵種與裝備細節應該是如何。
單就他對塞琉古陸軍的介紹來說,比較重要的應該是銀盾兵的部分。Bar-Kochva推論塞琉
古帝國的銀盾兵延續著古馬其頓傳統,是全國性的精銳,總人數一萬人,其中包含八千名
常規銀盾兵和兩千人的輕盾衛隊,而銀盾兵的兵源既非總動員亦非純志願,而是以軍事移
民屯田的戶籍來徵召和篩選(可能是每個軍戶的長子)。
在戰術方面,書中則描述說塞琉古陸軍早在安條克三世的時候就已顯示出適應破碎地形的
能力,懂得用不同的陣式和戰術在山陵間作戰,並不會像馬其頓安提科陸軍被羅馬人重創
那樣容易自毀於山地。
塞琉古將領呂西阿斯於162 BC率軍鎮壓猶大˙馬加比的時候,其所率領的塞琉古部隊行軍
時曾部署了八個「陣」,每個「陣」以一頭戰象為核心,兩側各有五百名方陣兵或羅馬式
重步兵,兩翼更外側各有兩百五十名騎兵掩護,這些「陣」的前方與外側還會有輕裝的步
騎兵偵查與掩護。
這些「陣」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正面戰鬥,而是作為一種挺進時方便彈性運用的單位,每
個單位中的大象足以驚嚇沒看過大象的猶太人,而各單位的混和編制則能有效抵禦猶太人
的埋伏與奇襲、可以獨立戰鬥,是一種山地行軍的陣法。
猶太人在馬加比書中寫說他們大敗呂西阿斯,研究指出這只是唬爛,實際上呂西阿斯充其
量是受到了有限度的阻攔,他在作戰季結束前就撤軍往北主要是因為塞琉古國內的政治情
勢,不是因為作戰失利。
書中也對塞琉古的兵力、動員能量和各民族的組成有一些介紹,但是我個人認為他的一些
論點不太能說服我,而且可能已經有一點舊了,這裡就先不提。
附帶一提,書中認為馬加比起義在戰術層面上的重要性很低。
托勒密陸軍的組成
我在網路上有找到Christelle Fischer-Bovet這位學者的幾篇論文,但是她的Army and
Society in Ptolemaic Egypt這本書我只有看到google的試閱,所以不太清楚她在整本書
中還有哪些創見。
Fischer-Bovet和上面提到的Bar-Kochva論點頗為相異,但是因為前者的著作時間比較晚(
前幾年而已),而且看起來相當的「修正主義」(喜歡翻案),所以我覺得比較認同。
在我有找到了幾篇論文中,Fischer-Bovet認為傳統上對托勒密陸軍的民族構成和組織的
觀點是有誤的,她主要著重在歷史數據的計算上面,比如說希臘裔的移民數目以及耕地面
積,同時也對文獻的解讀有不少論述。
整體來說,她認為托勒密王朝並沒有吝於將希臘裔以外的本土人或其他族群編入軍中,而
且基於希臘裔移民的稀少和移民的減緩,本土人在軍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
也就是說,托勒密陸軍早在拉菲亞戰役前應該就已經有為數不少的本土埃及人在軍中了,
而且跨族群的通婚也很常見,過往認為基於民族衝突而產生的內部動亂其實是主要肇因於
其他的原因。
(Bar-Kochva說跨族群通婚可能是被禁止的,光這點兩方就有衝突)
拉菲亞戰役後,托勒密王朝確實有著相當程度的轉型和本土化,但那與「民族」的關聯性
不大,而和社會結構、軍政組織的關係比較深。
其他
先推薦一個網站,有很多關於希臘化步兵的介紹:
http://lukeuedasarson.com/MilHist.html
另外就是:
http://www.ancientbattles.com/WAB_Successors/Phalanx_vs_Legion.htm
這篇文章在講說馬其頓方陣在交戰時其實不太會輸給羅馬軍團,羅馬會贏幾乎都是因為側
翼戰術上的勝利而不是軍團的優勢,算是有點有趣的見解,而且網址內有很多文獻的整理
(雖然是英文),不過也須注意他有幾點可能有誤(像是操練的部分),當作另一種觀點即可

最後一點,我有查了一下迦太基到底有沒有用薩里沙長槍,結論是應該沒有,雖然也沒辦
法證明他們完全沒有用馬其頓方陣就是。
迦太基有沒有用薩里沙長槍最主要的爭議來自於文獻中曾說,漢尼拔在北義大利作戰時有
一支薩里沙部隊出現在戰場上,目前比較主流的觀點是那個要不是寫錯就是不能這樣翻譯
,因為從戰術的描述來看那支部隊應該是輕裝步兵,不是方陣。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16-04-16 02:46:00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6-04-16 11:44:00
此時期的希臘化同名部隊因背景條件不同,戰力應當大不如菲力亞歷父子時代?如銀盾兵不再能承受背後襲擊夥友騎兵也不能正面突擊敵陣線?
作者: fw190a (las)   2016-04-16 15:29:00
還有第一次布匿克戰爭的斯巴達傭兵將軍那段不知有沒有用到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6 20:07:00
請問一下迦太基有沒有用薩里沙長槍的爭議是來自何處的記載?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2016-04-16 20:12:00
作者: Theo57 (敶)   2016-04-17 11:37:00
簡單一點wiki就有提到Sarissa的問題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litary_of_Carthage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8 08:26:00
感謝!只是想確定和我看到的是不是同一個部隊,我只看到lochophoroi(使用lance的部隊),實在找不到sarissophoroi(使用薩里沙長槍的部隊)http://i.imgur.com/365t3WH.jpg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6-04-18 09:09:00
看來你已經找到了
作者: taiwanvictor (晟宇)   2016-04-18 17:27:00
其實小弟也曾有是否是斯巴達的桑西巴斯把馬其頓方陣引進迦太基的疑問,但是倘若這個斯巴達人知道馬其頓方陣的好處,斯巴達自己怎麼到國王克里奧米尼斯三世時才改用馬其頓方陣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