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ahaha23 (請勿拍打餵食)
2019-09-07 04:06:28【獨家】納智捷成拖油瓶 嚴陳莉蓮出手整頓推優離及「廠辦合一」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907/1629451/
裕隆(2201)集團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失利,就在昨日正式宣佈已承接重機品牌亞
帝發(ADIVA)三輪重機、並於三義廠舉行代工生產外銷出口儀式的同時,作為納智捷研
發大腦的華創車電,在新店也發出一紙公告,宣布公司規劃「廠辦合一」,擬將原工作地
點在新店與大園的同仁,全數遷往苗栗三義廠。
作為配套,華創也另發出「優惠退休(職)辦法」(優離優退),申請時間自9月9日開始
至9月20日下午5時截止,並於總經理核准日之次日開始生效,最晚不超過10月1日。
也就是說,員工在昨日看到通知後,這個月20日以前就得決定是否接受轉往三義廠工作,
否則也可選擇優離或優退,一旦決定離開公司,則最晚9月底就必須離職。
由於納智捷所有車款製造研發主要都是來自於華創,華創可說是納智捷的主要骨幹,過去
裕隆長期投注龐大資金,支持華創包括在引擎、底盤及車電等技術研發,不過,隨著納智
捷在兩岸銷售未如預期,也使得集團對於華創乃至裕隆製造廠有了新的想法與策略。
此次華創公告將大規模遷廠,同時亦釋出優離優退辦法,據了解,公司也將針對高階主管
、按照不同職務進行減薪,相較於過去裕隆投入龐大資金在華創,這些動作也都被市場解
讀為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上任後,決定開始對納智捷出手整頓。
事實上,早在嚴陳莉蓮接手後,以她為首的5人決策委員會,就已開始著手進行集團各公
司相關整頓工作,其中,裕隆在第二季認列台灣納智捷、東風裕隆(中國納智捷)及華創
車電三家轉投資,被視為是集團跳出納智捷財務黑洞的第一步。
上述與納智捷相關的3家公司,今年上半年虧損總共達99.71億元,除兩岸納智捷之外,華
創虧損亦高達33.66億元。而裕隆根據會計公報規定進行帳上資產評估,則認列3家公司共
43.93億元轉投資資產重估減損,因此也使得裕隆在今年第二季單季虧損11.9億元,每股
虧損0.77元,上半年累計虧損9.37億元,每股虧損0.62元。
在釐清相關財務虧損狀況後,身為決策委員會成員的華創車電董事長陳國榮,於上個月再
發出一封名為「華創董事長致全體同仁的一封信」給所有員工。
據信中指出,今年以來面對美中貿易大戰、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見寒冬,特別是中國
大陸市場出現首見兩位數衰退,華創也無法置身於外。信中預告,為度過這一次嚴峻挑戰
,因此公司將進行策略轉型。
雖然是公司策略轉型的預告信,但信中一句將從過去的「重資產、單一客戶」轉變為「輕
資產/效益化,全面開放/多元客戶」並要大家共體時艱的說法,也使得許多內部員工擔
心是否公司將進行裁員。
此次,華創再進一步宣布將轉移至三義廠,雖無論住宿或通勤皆有相關補津貼補助,不過
,辦公室搬遷除了交通問題,員工已在公司附近置產、小孩就學等問題,都將降低員工搬
遷意願,據了解,已有許多員工決定申請優離,此次搬遷三義廠預料也將使得華創順勢縮
編。
其實,裕隆集團此次公布華創「廠辦合一」並非第一次,早於1995年時,集團已故前執行
長嚴凱泰在裕隆連續3年虧損後,即決定實施廠辦合一,當年包括台北市信義路企業總部
、桃園龜山工程中心以及新店工廠全數移到苗栗三義廠,相較於此次華創搬遷,規模更為
龐大。
在當年廠辦合一過程,集團即有不少員工選擇優離優退,不過也因廠辦合一後,隨著技術
研發與製作生產可更即時近距離溝通,也使得後續代工日產(NISSAN)品牌推出更順應台
灣市場的Cefiro及Sentra等具有台灣獨有設計的熱門車款。後來,嚴凱泰這段「少主中興
」的歷史,直至他過世後都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對於華創昨日公告將進行「廠辦合一」,裕隆集團晚間證實此一消息並強調,將集團研發
中心從新店移往三義,主要希望與工廠結合,加強溝通效率,以對應未來開發多元客戶,
將積累的技術資產與能力發揮最大價值,持續強化體質,提升競爭力。
裕隆指出,預計年底前會將負責研發、採購、開發的華創及華擎廠辦合一於三義工廠,而
透過廠辦合一,將可提供海內外多元客戶total solution服務,包括商品設計、零部件開
發、國際分工、製造生產、商品升級換代等服務,可提高裕隆集團強化服務多元客戶競爭
力。
至於在遷移至三義後,後續是否有裁員的規劃,裕隆表示,目前並沒有這樣的規劃,尤其
華創身為集團研發中心,未來在集團爭取多元客戶時,將扮演重要角色,有其重要地位。
裕隆坦言,全球新車市場環境確實不好,尤其中國大陸車市出現罕見兩位數衰退,集團因
此必須提前尋求因應之道,此次搬遷,除有助於研發製造合資,也有助於降低成本,同時
推出優離優退,則主要針對不願意搬遷的員工,給予另一個選項。
至於納智捷部分,裕隆強調,未來納智捷將不再是華創唯一客戶,華創研發生產可更以市
場化為依歸,提升競爭力;對納智捷來說,過去單獨承擔重資產負擔,在市場不景氣下壓
力較大,若能藉由開放平台找到更多客戶,藉由擴大分攤,也能有效體現輕資產效益,將
使納智捷品牌產品更具備開發條件與效益。(陳慜蔚/台北報導)
https://is.gd/F9ASUj
裕隆集團華創車電昨公告將進行廠辦合一同時推出優離優退方案。讀者提供
https://is.gd/Z3QPzt
裕隆集團華創車電昨公告將進行廠辦合一同時推出優離優退方案。讀者提供
https://is.gd/ZKXNDw
裕隆集團華創車電昨公告將進行廠辦合一同時推出優離優退方案。讀者提供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09-07 04:12:00垃圾菌 建議直接砍了
作者: soper (soper) 2019-09-07 06:04:00
直接砍了比較快啦
作者:
Morphee (千磨萬擊還堅勁)
2019-09-07 07:00:00要倒了
作者:
watashiD (watashiD)
2019-09-07 07:29:00要搬到三義真的離職比較好
作者:
ebeta (回台後時間不夠用)
2019-09-07 07:42:00可以轉職去阿曼尼啊
作者:
simo520 (遠眺山河)
2019-09-07 07:46:00早該這樣了,一堆躲在台北爽,根本不去了解問題
作者:
lafel (巫師C)
2019-09-07 07:58:00廠設在三義真的是深謀遠慮,財源滾滾
作者: jacohoo (黑色果凍) 2019-09-07 08:03:00
三義發大財
作者:
Simonfenix (Livingfailure)
2019-09-07 08:23:00早該這樣 研發離工廠那麼遠是可以幹嘛
作者:
s860134 (s860134)
2019-09-07 08:36:00其實就是趕人 虧那麼多錢的賠錢貨當然縮編
作者:
dslite (呼呼)
2019-09-07 08:51:00被老臣搞垮的公司
作者:
geniusw (silence)
2019-09-07 08:55:00改作石虎園區吧 觀光財
作者:
kmaster (救球是一門藝術)
2019-09-07 09:19:00中華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作者:
horb (猴柏)
2019-09-07 09:26:00引擎都用大陸的了 研發?
作者: jasonkey123 (jasonkey123) 2019-09-07 09:27:00
虧錢原因而不在於有沒有廠辦合一1996 cefiro熱銷,那時有廠辦合一嗎
作者: Toyario 2019-09-07 09:43:00
一堆馬後炮
j大是沒看內文?就是第一次實行廠辦合一才有了cefiro.
作者:
DXG (一定是我太嫩了)
2019-09-07 10:25:00機密資料嚴禁外流,還被流出就知道這公司內部管理......
作者:
kelune (kelune)
2019-09-07 10:27:00慘慘...
作者:
erial (erial)
2019-09-07 10:32:00我訊息一直到最底層都知道 所以應該非機密^ 打錯 是這機密
作者: mit1123 (丸子) 2019-09-07 10:38:00
我覺得廠辦合併這樣可以加速研發,但是搬到三義真的很慘...
一堆冗員+廢主管 早就該砍了稍微有點本事的前5年早就跑光了, 現在剩的根本科科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9-09-07 10:55:00過半年後會不會又公告要遷廠新店,給十天申請優離。反正能做事的早就跑光了,連洗兩次成本降低好棒棒
靠老爸裙帶關係拖累台灣幾十年汽車發展的廢物家族 操推回來,原PO不好意思,剛以為在數字版
靠領國家補助跟政策保護才能存活的爛公司嚴凱泰也是造神的產品
作者: centra (ukyo) 2019-09-07 11:59:00
老闆自己都不坐陣三義
作者: wu128pcman (wu128man) 2019-09-07 12:04:00
慘,沒得爽了
作者:
loadingN (sarsaparilla)
2019-09-07 12:06:00還是爽啊 裕隆每年領好幾個月做這種車 超爽
作者:
cx3373 (我愛小厚片)
2019-09-07 12:07:00裕隆真的有投資大筆的金額在研發車輛嘛?保留很懷疑的態度
作者:
wbw (wbw)
2019-09-07 12:50:00他們技術不是都日本來的?台灣應該沒在研發吧
作者:
ashaneba (Weison)
2019-09-07 14:19:00一人一台,救救國產車
作者:
yamakazi (大安吳彥祖)
2019-09-07 14:27:00光是小孩教育就不可能去三義了 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也會搬去三義嗎
作者:
ahlolha (啊囉哈)
2019-09-07 16:34:00聰明 拿政府資金來搞房地產對他們來說最好
作者:
ipojay (ipojay)
2019-09-07 18:17:00廣告還跟保時捷比 眼高手低
作者:
allenxxx (fufuxxx)
2019-09-07 20:17:00廠辦合一後面就是要搞房地產嗎?
作者:
popcool (我不懂)
2019-09-07 20:53:00專案室那群欺上瞞下只會出嘴的廢物們砍ㄧ砍比較實在啦
作者: HRyan (Ryan) 2019-09-07 23:15:00
用中國爛引擎真是丟臉
作者: mike1124109 (小明) 2019-09-08 01:15:00
中華還早吧,目前貨車無敵
作者:
chupiggy (機器人)
2019-09-08 12:40:009F專業 金榜賴新魁為最大受益者
作者:
whitecow (whitecow)
2019-09-08 18:43:00美津濃真可憐...還被牽拖
這車拿去拍爆破電影很好用吧,隨便嚕一下就爛掉翻車,還能葉佩,公關在幹嘛想不到嗎XD
作者:
abyssa1 (abyssa1)
2019-09-08 21:06:00三義還好吧 住台中或新竹通勤都還可以
作者:
Qkirito (駭客任務)
2019-09-08 22:43:00知道了 開放過程困難重重 辛苦你了 製作垃圾還花這麼多心力, 裕隆創立時還沒有Toyota 幹
作者: windlll (我要工作阿) 2019-09-09 12:30:00
又不是現在爛,跟中美貿戰沒關係,不要亂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