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0 10:41:47這是敝人在Tea版第一篇文,目前看下來還沒有版友發文分享相關經驗,但相關研究已經
進行了十幾年,觀望了一陣子終於下定決心出發。敝人與應星開物無利害關係,若有違反
板規之廣告嫌疑,還請撤除文章。
—
最一開始,我是從柴燒陶入坑茶壺界的,本質上我是想追求自然傳統的技藝,所以從台灣
釉燒玩到柴燒,再玩到日本備前與信樂燒,遲遲未入坑紫砂,其實就是怕水深,看不懂研
究不來。
而後加入了一些茶社團與社群,看到群友們分享的紫砂壺,又聽著廠壺經等等,決定在版
友推薦的實體店面「二壺軒」購買了第一把茶壺。
也在版友們推薦下,加入了醒時茶哉的順法堂紫砂社群,在這邊我第一次了解到什麼是原
礦,什麼是化工壺,知識與關鍵字不斷建立,並在推薦下買了第二把壺。
—
又因為紫砂大部分的資料是在海的另一端,重新下載了快十年沒用的淘寶,逛了幾個直播
間,也踩坑買過怪東西。陸陸續續在不同店家買了不少壺,也慢慢刷到一些同樣標榜不做
化工壺的商家,共同點是有附上應星開物的檢測報告。
原本就知道應星是在台灣發根,沒想到在那邊也有經營,還很怕是詐騙,所以又陸續做了
功課,確定是同一個應星後,才知道原來有提供民眾自費檢測的服務。
這就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如果把手邊的壺,拿去應星做一次檢測,結果會如何。
—
拿了五把壺過去,親眼去看檢測過程,檢測的過程也問了一些原理、標準訂定、運算方法
等問題,確認符合邏輯與正式文獻資料,老闆講的蠻仔細的,對於問題也正面回答,果然
跟坊間謠言有差距。
https://i.imgur.com/oBiTZ6Y.jpeg
一把廠壺、一把醒時茶哉、三把淘寶壺。
五個不同來源。
只有兩把全部match 。
https://i.imgur.com/dTBtHhD.jpeg
https://i.imgur.com/17GwsnC.jpeg
https://i.imgur.com/UrardqB.jpeg
https://i.imgur.com/8BfTtVm.jpeg
淘寶店家我就刻意遮住了,不然有廣告嫌疑。廠壺有這樣高度的鋇含量,也代表這把是80
年代以後的作品了。
儀器數據是一翻兩瞪眼的東西,但怎麼解讀,就是科學的精髓了,這邊就不過度解釋,請
版友們自行參考即可。
未來應該還會再帶幾把不同來源的壺做檢測,到時候的報告也會再與版友們分享。
感謝閱讀到此。
作者: leyung 2025-05-10 13:13:00
感謝B大熱心分享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0 17:00:00不客氣,也謝謝l跟i大鼓勵我放上來兩位皆讓我有動力分享這次的經驗,感恩!
作者:
isco (踏著月光回家)
2025-05-10 19:20:00請問最後一欄判定 Match or fail 的依據是指年代還是紫砂是否黃龍山產地呢?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0 19:31:00最後五欄在這個標準沒有設立參考值,所以你會看到每一把都寫著match。最後四欄需要補助文獻做判讀,與產地、深淺等有相關性,感謝提問!
作者: leyung 2025-05-10 20:11:00
前兩把fail的部分看來是加了碳酸鋇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0 21:12:00l大,我中性一點來說,這個結果代表樣本中的鋇元素含量,超於地殼與宜興紫砂原礦中,自然的鋇元素背景含量(主要以氧化鋇形式)1000ppm這個標準,已考量測量誤差與數據庫樣本之標準差,並再加寬過了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25-05-10 22:55:00茶Line 群組 可以多加一些版主有智慧非商人的坊間謠言?? 儀器跟謠言 之前您信謠言?
作者: dedomil (1233211234567) 2025-05-11 17:38:00
這個較真其實沒什麼意思了 我確實也有幸去年遇到不錯的業者 慢慢了解才脫離陷入這類維度認知 台灣真的太小眾且普通玩壺的人也算有斷層了 畢竟跟產地離太遠很難交流 他們也經歷過市場假壺種種亂流 現在熱度降了慢慢在轉型 想多了解的話可以私信我交流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1 20:31:00感恩d大分享您的心路歷程,或許我們真活在不同維度呢!
作者: dedomil (1233211234567) 2025-05-12 01:56:00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要有科學精神,你都做了所謂金屬總量分析的初步篩選了,下一步應該是要做“溶出量分析或叫可遷移量測試”驗證才對吧?不然不會析出也是白搭,說不定拿你家裡的碗盤也都超標?溶出量依各國法規你可以用ai查一下很快,還是請教你的檢測單位?溶劑記得別錯用4%醋酸溶液ph值2.4有點過頭,茶水一般也就ph 6~8 自己調整一下,水溫就用100度試試看?放個一兩天?或是省得客製條件直接用標准規範試試也行,反正壺你也是不敢用了吧,認真說我也蠻想知道結果的,剛好你手上這五把壺熱騰騰的繼續送驗
作者:
faceto (=.=)
2025-05-12 02:40:00塑膠不也不溶於水,但長期使用塑膠容器不見得好,況且那篇文章沒有相關科學佐證碳酸鋇析出多少,只講不溶於水…
作者: dedomil (1233211234567) 2025-05-12 08:10:00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2 12:48:00d大,您可能不清楚,我想表達,喊自己不添加化工的店家,還是可能有做添加,這點很可怕。希望您在不同維度過得平安健康,萬事如意,感恩!
作者: dedomil (1233211234567) 2025-05-12 17:01:00
嗯,你要退這麼多步也行,就分兩件事吧,先談你這篇文章目前結論就是在抹黑造謠這兩家廠商的壺有問題,拿個光譜分析照一下連析出物都沒驗證就影射這兩家的壺有問題,況且還不知道報告是不是造假的,這家分析公司聽說幾年前就已經被政府依尋釁滋事罪抓去關趕出宜興丁山了,現在還來這邊騙吃騙喝,這邊市場這麼小還來是不是走投無路了,你指的化工壺沒講清楚定義前就是個偽命題,本來早在紫砂廠時期為了能讓泥性發色穩定量產會在安全規範下添加碳酸鋇等金屬氧化物,更不用提你的報告是捕風捉影。再來談談你說有的商家會亂喊,你買什東西沒遇過不良商家,但還沒證據前就少亂撥髒水,你有點良心就好好跟店家老闆反應或把你的實驗補足再來大小聲
他那麼急,不曉得是不是有收藏很多壺?人家分析壺體成分,用來鑑別是否同原料生產,沒毛病啊~你槓析出物幹嘛?上次有篇玻璃壺泡茶的比較,後來消失了,不曉得是不是也被槓到刪文? 都用玻璃壺,怎炒其他壺?
作者: dedomil (1233211234567) 2025-05-12 20:44:00
唉,我怕被吉,先為以上這個對該公司的聽說道歉,純屬虛構個人妄想,深表歉意。不過回到光譜分析,我是真不知道這報告能代表什麼,鋇也不是什麼高危害重金屬,也就代表泥料可能加過碳酸鋇去穩定產出而已,要確定有沒有過量導致使用時有沒有毒性也只能作溶出測試,這各國都有法規,但也要參考使用情境去調整,你們想分析是沒毛病,但故意講別人的壺拿去測fail什麼叫fail,展開講講吧,大家再多漲漲知識,啊你那張析出物的圖也沒有實驗標準,例如溶劑是什麼酸鹼度溫度時間,標準參考值又是怎麼訂來的,大家討論討論唄
作者:
arno920 (阿諾)
2025-05-12 22:02:00路過,我也想知道析出物的分析,不然小弟最近兩年收藏近100支廠壺真的只能擺設了QQ
小弟只喝水了...廠壺圈卡到一個點 就是某個鋇只在某個年代後面的廠壺才容易驗出來 這邊宜興廠壺因為當年大量進台灣(台灣金融超強期) 有大量的數據可以測可是到現在問題來了 前面年代的壺 賣光了 只在藏家間轉手 而且價格不斐 而在廠壺圈認真做功課的人都可以找到資料說有這個鋇的事情 那一翻兩瞪眼 有這些壺的商家要賣就要解釋說這東西沒什麼影響 或總之不解釋大陸後來新的壺 不敢碰 泥料怎麼調的 都有新技術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3 12:18:00前面年代的壺資料也是有的,各正式單位捐贈與合作都有這點也是我非常佩服這系列研究的原因所以應星的存在,與多數壺商以及部分藏家是衝突的。
感謝分享,推實驗精神這也是為何,小弟我也藏紫砂,但大部分都瓷壺蓋碗審評組另一原因就我懶… 蓋碗好清潔囧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5 12:59:00推k大,瓷壺蓋碗真的是最安心方便又穩定的器具了!
對,且價格透明好入手打破不心疼敢帶出去到處泡茶貴的茶壺帶出門還真有壓力,我打破過囧瓷的升級版,就「不沾鍋」骨瓷,好用不沾茶漬最後我的紫砂除一兩個好用的外,大部分變裝飾品了囧
作者:
bairuu (WhiteCloud)
2025-05-16 11:26:00紫砂為茶而生,侍茶侍人,我們選擇適合自己的,不要玩物喪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