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3-09 18:37:46看一下古人想法吧 ~
<茶疏> 許次紓(1549~1604),字然明,號南華,明朝錢塘人
個人猜他喝的應該是綠茶or接近近代烏龍茶雛形的茶,
他用的壺有一些是大彬的紫砂,及當時的陶壺
<茶滋於水,水藉乎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
其中 <飲啜>篇
一壺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鮮美,再則甘醇,三則意欲盡矣。
余嘗與馮開之戲論茶候,以初巡為婷婷嫋嫋十三余,再巡為碧玉破瓜年,
三巡以來,綠葉成陰矣。開之大以為然。所以茶注欲小,小則再巡已終,
寧使余芬剩馥,尚留葉中,猶堪飯後供啜漱之用,未遂棄之可也。
若巨器屢巡,滿中瀉飲,待停少溫,或求濃苦,何異農匠作勞。
但需涓滴,何論品嚐,何知風味乎。
(全文可google找一下 如果有興趣的話)
古人覺得綠茶+壺泡,第三泡他就不想喝了。但如果放到飯後,讓茶休息一下
還可以啜漱。 但是不是"品"就是另一回事了
壺內持溫。每一泡間要不要開蓋,要不要用匙去翻它,我看也吵不完了。
m~~
我讀完的感覺並不是放到飯後又能啜嗽,而是第三泡不能喝,只適合嗽口,放著是因為吃飯要時間 XD
作者:
noddio (蒼紫)
2016-03-09 20:46:00這我覺得頗有爭議的, 第一這個寫的一定是指中國, 而中國大多數都以綠茶居多, 而綠茶的確是不耐泡, 通常喝綠茶的人都表示第二泡後幾乎是沒辦法喝了, 但現在台灣所倡行的烏龍茶是發酵茶, 而且尤其是在台灣種的茶, 跟中國那邊的茶味則是完全不一樣, 比起綠茶來更為耐泡, 通常大概泡個5,6次都沒問題, 所以我覺得不能以這個古人的說詞來套用到台灣的烏龍茶上
作者:
seeress (花蓮柴犬遺失,懇請代尋)
2016-03-09 20:50:00其實馬上想到紅樓夢的楓露茶:"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 所以茶之妙處就在難以捉摸啊!(ㄜ,其實還是行外人在亂玩啦XD)
作者:
noddio (蒼紫)
2016-03-09 21:54:00說真的, 我大陸那邊的茶還真的很少喝, 之前有喝聽說貴得要死的金駿眉, 喝起來跟一般紅茶沒有差太多, 但似乎葉子也偏嫩葉, 口感溫順, 是不錯喝, 拿來分享的人說一斤1萬人民幣, 這個性價比也太低了啊,貴過頭了至於其他的大陸茶, 老實說我還不太敢喝, 怕有加些有的沒有的, 台灣茶感覺多少比較放心點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隨)
2016-03-09 22:17:00我總覺得台灣的烏龍工藝傳到大陸去 是一場大陰謀XD
作者:
elpam (Absolute Purity)
2016-03-09 22:18:00Hahahha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隨)
2016-03-09 22:18:00降低大陸的水平 同時改善台灣的品質 台灣未來可勝出!!
作者:
lwei781 (nap til morning?)
2016-03-09 22:21:00解決了很多鐵觀音沒錯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隨)
2016-03-09 22:22:00樓上"解決"是指"kill"的意思嗎?
可憐的鐵觀音不過茶改還跑去考察鐵觀音…豆腐機算是對台灣的"禮"尚往來
作者:
macher (山海相隨)
2016-03-10 00:06:00鵝肝~大陸也不是省油的燈!!
作者:
sigwa (菜瓜)
2016-03-10 00:09:00推一下古文!
作者:
takenzo (Vietnam War)
2016-03-11 17:58:00豆腐機是經典啊,算是互相毀滅的一種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