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向度看一中與台灣主體性追求◎薛化元( …

作者: murphys (YES TAIWAN !)   2004-07-30 12:14:42
【一中政策系列四】從歷史向度看一中與台灣主體性追求◎薛化元。
台灣日報 2004.7.30
就戰後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無論是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國際上所謂的「
一個中國」政策,雖然主張有所不同,但是卻都嚴重影響台灣本身的自主發展空間,更不
用說是在台灣建立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主權國家。這樣的陳述當然呈現了過
去的國際現實,不過,當國際政治舞台越來越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中華民國做為
中國的代表,特別是認識到此一適時的人越多,台灣內部對本身主體性的追求,甚至主張
台灣必須作為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主權國家的呼聲,也隨之日漸受到重視。
1971年重要轉捩點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直到1960年代,廖文奎、廖文毅及彭明敏等人,針對台灣
如何建立一個主權國家有不同的論述。但是一方面在國民黨當局的高壓統治下,當時在台
灣內部鮮為人知,另一方面,現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的威脅並不迫切,也影響了台灣
主體性思考的發展。
不過1971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阿爾巴尼亞的提案,由中
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繼承」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中華民國作為中國代表
的主張,在國際舞台遭到前所未有的挫敗,而且逐漸成為台灣內部的「迷思」(myth)。
相對地,無論原本對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看法是否相同,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取得
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地位,只要主張台灣不應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就必須思考台灣主
體性的意義。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原本支持中華民國「民主反共」的雷震以國際情勢日益
惡化,基於對「一個中國」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知,深恐台灣在國際社會失去中國代
表權的中華民國統治下,將使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領有台灣的合法性依據。為了避免此一
生存的危機,1972年初雷震便以成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中華台灣民主國」,
作為維持台灣主權國家地位的方策。
與雷震幾乎同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展開了對台灣主體性追求的論述。當時有些國
家主張將台灣歸併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人主張由台北跟北京直接談判。長老教會在「
對國是的建議與聲明」中指出:前述這些主張基本上已出賣台灣的人民,因此決議反對任
何國家罔顧台灣地區一千五百萬人民的人權意志,作出任何違反人權的決定,並強調台灣
人民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這篇1971年12月底正式對外公佈的文獻,也是國民政府統治
台灣以來,台灣內部第一次公開要求住民自決。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 ,
發表「上海(聯合)公報」,正式提出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來關係發展的架構,而在
此一架構中「一個中國」政策已然浮現。
長老教會振臂疾呼
1975年福特總統預定12月訪問中國,依據「上海(聯合)公報」推動關係正常化。在
此一背景下,11月18日台灣長老教會常置委員會進一步通過「我們的呼籲」。除在前言中
表明「堅持國是聲明的原則與信念,一再主張任何世界強權不得宰制我國家之命運。
唯有我們自己的人民才有權利決定自己之命運」。對內則強調必須「促進居住在台灣
人民的和諧與團結」,主張「面對當前困難局勢」,應該使人民「享有權利與義務平等之
機會」,以「消除省籍黨籍之差異,不應存在彼此之優越感」,也要求政府「採取有效措
施以保障人民之安全與福利」。
1977年8月,長老教會基於美國即將於8月22日由國務卿范錫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討建
交事宜,接續而來不僅是「美國與台灣斷交」的問題,接續而來還有「第七艦隊撤離台灣
海峽」,不再協防台灣的問題,在此一危機之下,長老教會總會在討論如何提出宣言因應
時,認為只是延續「對國是的建議與聲明」以來的住民自決的要求是不足的,有必要進一
步表達「台灣人民的意向」,「要求台灣獨立」。
獨立呼聲漸明朗化
8月16日, 長老教會對外發表著名的「人權宣言」。透過此一聲明,長老教會向美國
卡特總統、有關國家及全世界教會表示:在「面臨中共企圖併吞台灣之際,基於我們的信
仰及聯合國人權宣言」,堅決主張「台灣的將來應由一千七百萬住民(按當時的人口)決
定」。同時「促請政府於此國際情勢危急之際面對現實,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
新而獨立的國家」。在戒嚴時期、動員戡亂體制下,長老教會的公開主張,走在政治運動
的前端。
1970年代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的「一個中國」政策成為國際舞台的主流,為了避
免台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台灣主體性思想在台灣逐漸發展,要求成立獨立於中華人
民共和國之外主權國家的主張,終於明朗化。如此,勢必衝擊動員戡亂體制的網絡,挑戰
國民黨當局的「基本國策」,也必須面對沈重的政治壓力。在某種意義上,打壓台灣發展
的「一個中國」的政策,或許正是此一時期追求台灣主體性思想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作者為政大歷史系教授) 2004-07-30【台灣日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