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

作者: Jonas0203 (迷路的哈士奇)   2019-04-22 13:21:0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SidvDS5Naw
主題曲─林宥嘉〈別讓我走遠〉:「不顧一切 包圍一切 光線裡別讓我走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Ml7GEaYwAE
插曲─郁可唯〈路過人間〉:「無人可戀 來這人間 有多浪費」
─────
丁爾生:「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
「我是李曉明,
你們懂我嗎?又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嗎?活著比死還痛苦,我活著是為了一件非做不可的事
,而如今...你明白了吧?」
「我是應思聰,
我沒有生病,我為什麼要吃藥?可你們的目光,卻一再提醒我是病人。」
李曉明因為從小霸凌經驗,再加上唯一溝通的妹妹──李大芝(犯案前一天李大芝談及學
長事情),有了學長,讓他自覺被拋棄了,產生跟世界格格不入,沒有歸屬感。
應思聰患得思覺失調症又缺乏足夠病識感,我想跟劇中提及媽媽認為是拖油瓶的童年經驗
,產生自己是「多餘」的感覺,加上長大後得事業、感情雙雙挫敗之下,觸發「遺棄」的
經驗,才患上思覺失調。
至於應思聰最後為何邊畫畫邊跟小欣講話,我覺得不單純因為思覺失調,因為在李大芝被
家屬扔雞蛋、去報社打學長,他都錯把李大芝認為是小欣,才挺身保護,但當應思悅提及
小欣死亡的事實,他難以接受之下跑去宋喬平那裡鬧,可當提及小欣都是正向鼓勵他的話
語,因此我想小欣就是應思聰的太陽吧。
應思聰與李曉明,我想他們都是曾打開過心房,只因在待在黑暗太久,看不見心房外的太
陽。
─────
「我是宋喬安,
天彥事件之後,我是倖存者,而喪子之痛是我的後遺症,偶爾會有陣痛感,治不好,但會
過去的。」
宋喬安在後面四集就是想找回當年的那個對新聞實事求是、勇敢追真相的自己,最大的轉
變就是當應思聰去找宋喬平的橋段,宋喬安第一反應不是趕緊聯繫公司發送新聞即時快訊
,而是在外面守候擔任宋喬平的姐姐。
最後宋喬安也到另一間新公司任職,重新出發。
當沉浸於悲傷氛圍中,總希望旁人能夠感同身受地理解我們的心情,卻忽略旁人的諒解最
多一時半刻,久了也是要靠自己走出來,能夠結束悲傷的方式,不是沉浸悲傷,而是走出
悲傷。
─────
「我是李大芝,
自從我哥成為殺人犯的那天,我跟爸媽過得生不如死,跟我哥最大的差別,只是關在監獄
裡跟監獄外,世人為我們貼上加害者家屬的標籤,我們無處可逃又或者能逃去哪裡?
如果說這一切緣由都來自於我哥──李曉明,那麼是誰...把我哥變成殺人犯的?又是誰
打破了我們平靜的生活?我們都是受害者,但我們都在自相殘殺。」
李大芝跟李父、李母主軸在「面對」這條線,對內、外都要去面對的兩難。
對李父、李母來說李曉明的犯罪難辭其咎,說什麼也都沒用,不過畢竟血濃於水,不論自
己的孩子犯什麼錯,別人縱然不能諒解,但做父母的總只能原諒。
李大芝對應思聰說:「如果我對我哥哥好一點、多關心他一點,可能他就不會犯下大錯了
吧。」
看得出凡是加害者家屬一生都難走出「如果當初…我能夠……」的想法,當李大芝走出店
門口,站在外面給家屬扔雞蛋,我想代表她就做好「不逃跑」的準備。
─────
「我是王赦,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做一名符合社會大眾期望的律師,才是好的律師?還是做一名能傾聽
被告內心進行辯護,才是好的律師?律師宣誓詞不是要我們『保障人權、實現社會正義、
促進民主法治為使命』嗎?」
「我是丁美媚,
我好想念,那個充滿溫度的老公……他不見了,你有看到他嗎?」(劇中台詞)
當陳昌的死刑判決改成無期徒刑,陳昌的反應情緒激動,出乎王赦的意料。
假設陳昌一心想求死刑,王赦為其辯護成無期徒刑是錯的,那麼今天我們在路上看見一名
假釋出獄的殺人犯想自殺,是否我們不該上前阻止,任其自殺?人都有惻隱之心,我們不
管尋死的對方是誰都會去阻止,那麼王赦錯在哪?
我想王赦始終不懂問題出在哪,於是王赦問林一駿:「是否應該向政府連署立法,讓病患
能夠有安身、家屬能夠安心的地方?」
而林一駿想了下回答:「面對現實吧,大律師。你就算當上了總統,也救不了所有的人。

王赦陷入沉默。
在第九、十集,王赦暫停接法扶的案子,改接收入穩定的案子,可輾轉難眠、昧著良心的
樣子,全被一旁的丁美媚看在眼裡。
要求一個深愛的人為自己改變、隱藏自己的初衷,變得沒有靈魂的模樣,不論在王赦或丁
美媚心裡都感到痛苦,也許王赦不是最好的老公、丈夫,但一定是最善解人意、有正義感
的律師,這也是丁美媚當初喜歡王赦的原因。
─────
我很久沒看台劇,但意外發現喜歡的兩部「出境事務所」以及「誰先愛上他的」皆出自編
劇呂蒔媛,覺得更加要把後面四集心得文打完,前六集的心得文,大家可以a我ID謝謝。
劇名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什麼是「惡」的距離?不是「善」的距離?因為大家都
知道「善」是好的事物,而「惡」是不好的事物,所以才要強調與「惡」的距離嗎?
我們懂得分辨一樣人事物「好」與「不好」,是建基於我們的「教育」,一個國家之所以
要推行12年國民教育,是要培養一個身為人的人文素養、道德觀、價值觀很多方面。
我大膽假設,今天一個國家教育發展健全,每個人民都遵守法律的制度,不破壞、不違規
、不走法律邊緣,安分守己過日子,那麼法律就無需存在,死刑廢不廢死也無須討論,不
是嗎?
但今天我們的國家,甚至台灣以外的每個國家都不是這樣的,大家依然需要法律的存在,
不就是出在於我們本身就是「善與惡」的兩面嗎?
我們會耍小聰明,甚至會因為個人利益去做一些游走邊緣的事,我們與惡的距離,正是我
們自己本身,我們缺乏對惡的認識。
當你用一隻手指指著別人時,別忘了三隻手指正指向自己,這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
─────
↓演員王可元對李曉明的人設理解採訪
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culture/content-39255.html
─────
如果你對世界不滿策劃犯罪時,你可曾尋求法律的保護呢?如果你犯罪了,那麼你與傷害
你的人也沒什麼不同。
1.免付費安心專線0800-788-995:政府專線,24小時,主要提供自殺危機即時介入、評估
、轉介及第三者通報等自殺防治相關服務。
 
2.免付費生命線1995:民間團體專線,24小時,提供各種心理困擾問題協助。連結→
https://goo.gl/3vXwM1
 
3.張老師1980(中華電信撥打免費,其他電信,電信業者以市話計費):民間團體專線,
星期一~星期六9:00-21:00;星期日9:00-17:00,提供情緒困擾、生活適應問題之協助。
連結→https://goo.gl/wSHc18
 
4.免付費婦幼保護專線113:政府專線,24小時,擁有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的
困擾,或是兒童、少年、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皆可撥打。
 
5.免付費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政府專線,每日9:00-23:00,提供給想解決家人關
係衝突(包括夫妻、親子、手足及親屬等)、家庭暴力困擾或想促進家人關係的男性朋友

→本表專線內容,轉自衛生福利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