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與惡》有點倉促和理想的結局

作者: takachen (其實我想過正常的生活)   2019-04-22 10:44:31
※ 引述《Rekoj (Rekoj)》之銘言:
: 關於結局
: 總覺得王赦和應思聰的部分,有點倉促和理想
: 忽視了原本令他們糾結的現實問題
: 王赦
: 因為妻子的鼓勵就重執理想了
: 可如果再次面臨社會對他家人的惡意和威脅時,該怎麼辦呢?
她做了選擇,她要看著有正義感的王赦發光,也要看他在夜裡睡不安穩。所以她要成為一
名堅強的母親。那次流產,她自己過於緊張害怕或許才是主因。她已經跨過去了。
: 應思聰
: 沒get到他願意正視自己生病的點
: 旁人的眼光對他沒影響了嗎?藥的副作用不排斥了?
: 最後思聰是投入繪畫創作嗎...... (這、這麼跳啊XD)
: 藝術畫家這行很不容易吧
看過草間彌生的記錄片,她長年住在精神療養院中。她的作品我不懂,但很受歡迎。思聰
或許也是這樣。在台灣各行各業都要全才,拍電影的有美術才華,這個設定不奇怪。他在
喬平的聖光下解脫,住進療養院休息有了比較好的控制。
他仍然有幻聽,不過他選擇和幻聽和平共處,而那些幻聽也成了他創作的泉源。他們家是
事情多,但經濟還過得去,多個人吃飯而已。應爸、阿姨、思德、思悅都互相幫助。思聰
在家做自己有興趣的事,作品有市場,算是額外的收穫。
: 還有新聞媒體這塊
: 竟然在尾聲丟出公司轉手、上層干預新聞內容的橋段
: 就這樣淡化了大環境的難題
: 昨天看完有種「咦?就這樣?!」的感覺
優質的媒體一直有人在做,不然怎麼有公視!!劇中他們也在試著改變。做了好新聞後,
收視率沒掉,就是媒體和觀眾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獨立媒體或大集團下的獨立部門都在
做這個。像聯合報系竟然也可以成立風格、立場和報紙完全不同的新聞平台“轉角國際”
存在。另外有關媒體易手,或許可以看看記錄片“蘋果的滋味”這是另一塊可以挖的點。
: 很佩服前面很真實很飽滿的呈現出台灣當今的社會議題,也抓準了角色們的情緒反應
: 可是結尾未免太順利了
前面都這麼苦了,苦盡甘來不過份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