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孔雀-慾望和代價

作者: simplemurmur (節骨眼)   2018-07-29 21:23:59
這部實在是太獵奇了,
讓我思考了好一陣子才稍微想到要怎麼描述個人觀後感,
可能會有點雜亂,請當作休閒談話看吧~
家庭對話
相較於前三部,《孔雀》裡的家庭對話多了很多,加入了很多爸媽和孩子之間的對話,而不只是家長單方面的要求、強迫和施壓,卻聽不見小孩的聲音,雖然在談到升學時還是以家長的聲音為主,但家庭氣氛相較起來是好很多的。
尤其是有一個很愛孩子的爸爸,他只希望「平安健康」而不追求貴族學校,也算是這個家庭的緩衝,除了愛買樂透這點有點令人無奈以外,他很忠實擔任了愛著自己小孩的爸爸角
色。
噢還有,頭髮怎麼會這麼有型啦XD
而媽媽呢,她因為自己的國中學歷在升遷時遭受阻礙,所以一直認為要進入明星學校才能避免孩子受到跟她一樣的委屈,她也為了這個家同時兼差最後累垮了。
選擇了愛
在最後一場巧藝跟媽媽的對話中,
巧藝:「其實不是公不公平,不是妳能不能達成夢想,是我們一開始就太貪心了」
媽媽:「我們哪裡太貪心了?」
巧藝:「我們,誰叫我們一出生就是這種階級的人,我們本來就沒辦法想這些東西,所以我們才會遭受到這些懲罰,這些就是懲罰我們太自私,我們是自找的」
媽媽:「亂講,誰說我們不能翻身的?誰說的?我跟妳爸那麼拼命是為了什麼?要不是因為那隻孔雀,那個魔鬼,妳幾乎都要成功了耶,如果妳真的去參加基因大賽,妳回來之後申請台大一定沒問題,妳會是台大畢業的耶~~~」(無窮回音)
看看媽媽這時候的眼神多像孔雀阿(誤),是多麼咄咄逼人,我都以為她已經走火入魔看不見自己孩子的痛苦,只在意學校的名聲和光環究竟會不會降臨在自己小孩身上,而且在她與孔雀最後的對話中,孔雀的花言巧語告訴她:「妳已經完全忘記以前的方美琪是什麼人,有什麼樣的夢想了吧?」,我都怕隔天的劇情是,媽媽最終犧牲自己選擇了學校。
但也令人心疼的是,她其實都是為了自己的小孩好(萬惡金句),她以為有了好的學歷,就不會被看不起,即使負債千萬也要把小孩往明星學校裡塞,卻沒有發現巧藝在學校裡格格不入的壓力,就算真的順利畢業了,最後得到的是否也只是一張畢業證書,而非真正的人脈關係呢?
孔雀
孔雀在這部戲裡,除了擔任話有點多的特寫模特兒外,就像前面幾篇有網友提到,牠像是抽象的象徵,代表價值觀或是華而不實的慾望,每個人都可以跟牠交換,但是必定要付出代價,牠其實可以在籠子裡活得好好的(?)是人類因為自身慾望無法被滿足,轉而向被稱作魔鬼的牠交易。
但魔鬼其實是藏在自己心中的,校長要有招生率、巧藝要有錢跟同學社交、媽媽要小孩上台大……等等,如果是我們自己,又會如何去選擇呢?然後轉念想想,這些東西是不得不的,還是有其他選擇?這些「願望」,是不是只是人類太貪婪、想要光鮮亮麗的外在?
畢竟現實中沒有這麼一隻科幻的孔雀會幫我們實現願望,牠可以是人類付出代價的實體象徵(校長的腳、巧藝的眼睛),代表你要付出一部份的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可以是華麗的慾望集合體,吸引人類墮入陷阱。牠既是慾望,也是代價。
而在最後的彩蛋中,媽媽選擇了愛,她跟孔雀交換了她所想要的願望,卻再也找不回自己,變成了一隻孔雀,就像那張協尋海報中,媽媽穿的竟然是孔雀配色的衣服呢(苦笑)
總言之,這集的確落實了微科幻風格,兩個小時還是一樣很快速地過了啊~雖然共鳴度對我來說不比前三集來的深入,反而可以變成一種獨立出來觀看的小品。
可能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之前那種被打中的感覺嗚嗚,看這集比較快樂一點的反而不習慣,但還是要謝謝公視拍出了一部討論度如此高的作品,讓我們以不同角度去省思家庭、教育之間的關係,期待最後一集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