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你的孩子》系列4:《孔雀》

作者: happyjohnny (蔡強尼)   2018-07-29 01:14:21
《你的孩子》系列走到了第四個故事,我認為,這是最奇葩的一部了(笑)。
《孔雀》以對於虛榮、學歷的追求貫穿全劇,生動的刻劃就讀貴族中學的女孩巧藝、還在
上小學的弟弟巧新、開計程車為業的爸爸,以及兼好幾份工作的媽媽構成的一家人,所經
歷的一連串奇妙旅程。
以下提出幾項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主題。
【貴族學校】
也許是老哏了,然而現實中仍會有小康家庭為了更好的升學率,更為了接觸高社經地位的
同儕,而將小孩送入貴族學校(也就是劇中的維德中學),渴望能對未來「有所幫助」。
劇中也以巧藝感受到的格格不入,清楚刻劃荒唐之處,例如家境小康的巧藝,因為同學間
送的禮物太過貴重,為了「不和大家差太多」,絞盡腦汁、發揮美術天分,創作極為精緻
的卡片送人。但考驗絕不僅止於此,同學還約巧藝出門吃飯、慶生,一餐竟要價四千元,
使得巧藝不得不走進了孔雀的「陷阱」,開始與牠進行一場魔鬼的交易。
此外,維德中學請學生帶回家給家長簽名的「同意書」也很有意思。上頭的校規,每一條
都以「為了專心向學」開始,內容卻極其不正常,例如「禁止在下課時間到運動場打球」
。此處則透過一名剛轉進巧藝班上的新同學,一個比巧藝來得更弱勢的新同學,展現諷刺
之處。例如上課發問,卻得到「這個不會考,不要浪費時間問這種問題」,同學的異樣眼
光、老師的回應,都可能在現實上演。
【魔鬼的交易】
「需要幫忙嗎?沒問題,只要拿一點點的你來交換就好。」
這部分好有《浮士德》的味道(笑)。一開始,巧藝為了和同學維繫感情、社交,需要足
夠的錢,卻因而失去與美術才華高度關聯的辨色能力,更因幫學校代表隊設計的網頁有失
平時水準,不得不退賽。嚇人的是,隨著劇情推展,巧藝竟讓自己一步一步越來越像孔雀
,甚至改變了習性,吃起了地上的草、昆蟲和青蛙。
雖然巧藝很早就發現異狀,決定不再與孔雀進行交易,但爸爸沒妥善處理行車糾紛,被控
肇事逃逸,吊銷了計程車執照、媽媽為了賺足夠的錢讓巧藝「跟上同學」出國比賽、爭取
升學機會,自己卻過勞累垮、同時家中又有高額貸款,卻頓失經濟支柱。使得巧藝不得不
再次求助孔雀,卻也因為這句「拜託救我的家人,跟你換什麼都可以」,讓事情越來越糟
。雖然的確中了樂透頭獎,解決了大部分的經濟負擔,卻也使巧藝一天比一天更像隻孔雀

而劇情尾聲,媽媽與孔雀的交易,則更讓人感到無奈和不捨。
【這裡不屬於我們】
在維德中學這樣的貴族學校,無論價值觀、生活經驗都讓巧藝感到格格不入,但媽媽堅持
讓巧藝進私校,甚至要求弟弟巧新提早補習,未來也跟著入學。病態的是,巧藝都已經因
為這場魔鬼的交易,逐漸出現孔雀的特徵,告訴媽媽「貴族學校、上流社會的生活並不屬
於我們」,希望媽媽放下堅持,不要再讓一家人都這麼辛苦。媽媽卻堅持「考上好大學,
未來就會幸福」、「社會看得是你頭上那頂學士帽」、「現在辛苦六年,可以換來未來幸
福六十年」,句句都相當真實,卻讓人難過。
得知弟弟巧新無心補習、考私校,媽媽的另一項決策也是現實常見的策略,遷戶籍。因為
認為學區裡的「人人國中」是「流氓學校」,擔心巧新學壞,於是堅持要在北市大安區買
房、遷戶籍,卻讓家中的經濟負擔更沉重。
不得不說這一小段劇情好有既視感(笑)。巧新立志讀體育班,也因為身邊朋友大多要繼
續讀學區的學校,希望在附近繼續上學就好。小時候要上國中時,也想的好單純,因為住
家對面就有一所國中,為何爸爸希望我讀另一間需要花時間接送的國中?不過,有點年紀
之後,當然也更能體會家長的出發點,其實都是一樣的。也許是擔心風評不好,孩子學壞
。更深一層的,當然還是期望孩子能在更好的環境上學。
【回歸「正常」】
隨著劇情推展,為了要讓維德中學「變得正常」,也說服媽媽不要再迷信私校、升學率,
更不要被這些觀念桎梏,一家人再次與孔雀進行交易。而讓維德「變正常」的方式很簡單
,就是將全校的「家長同意書」從校內檔案室偷出來,並且燒毀。
這項任務看似成功了,校方解除上學時檢查書包等有如戒嚴的管控,反而卻引起學生的反
彈,再一次的透過劇情表達諷刺。解禁看似是對學生人權的解放,但習慣嚴格規範的同學
們,卻認為這有違校風,群起反對。不免想起邊沁的「圓形監獄」,或是傅柯的規訓,有
些許的雷同。
圓形建築物中間的監視塔是不可見的,使得「獄中」的「犯人」無從得知自己是否被監控
,更不知道何時有人監控,反而形成群體間相互的監督。失去了習慣的嚴格規範,反而擔
心失序,從而批判為何要取消原本的嚴格規範,想想也有些諷刺。看劇的當下,我也跟著
PTT網友們的留言觀看,有人提到「就像戒嚴,有人貴古鑑今,認為現在太過自由,反而
懷念戒嚴時的『秩序』」。但真要說它沒道理,或許我也不敢把話說滿,但總有點不合邏
輯,就是因為有言論自由,才有機會批判現在「太過自由」呀!
【媽媽和孔雀的交易】
劇情來到尾聲,媽媽仍堅持著希望兒女都能好好念書,「不要再吃她吃過的苦」。曾因為
學歷只有國中,升遷機會受阻,讓媽媽相當迷信好成績和幸福未來之間的正相關。即使方
式不那麼適當,卻都是出自於愛。
劇末,媽媽對孔雀的請求,我認為也是劇情想傳達的重點之一。因為媽媽可以為了家人好
,什麼條件都願意交易給孔雀,反而還讓孔雀感到不捨,展現了她的為母則強,雖然方式
實在太過奇妙(笑)。
某天清晨,巧藝身上的孔雀特徵突然消失了,一切似乎回歸了正常,但一家人卻也再也聯
絡不到媽媽了。從劇末的彩蛋來看,媽媽大概是為了家人好,連「自己」都犧牲了,想想
還是讓人不捨,卻也真實展現華人社會女性走入婚姻後,似乎就失去了自己,必須扮演著
好太太、好媳婦,或是好母親,不會再有人過問她曾經的夢想。
作者: sophia810130 (MWW)   2018-07-29 03:28:00
唸貴族學校,真的會怕被同學知道自己不是有錢人,因為真的會嘲笑窮的同學,巴結有權有錢的同學。就提早看到某種社會的縮影
作者: kamesama1993 (kamesama19931210)   2018-07-29 07:52:00
除了買房子到明星學校學區,台灣另一種方式就是把小孩的戶籍遷到在明星學校學區的親朋好友家中
作者: Codyhokkaido (北海小子)   2018-07-29 10:34:00
認同樓上,台灣好學校多半是公立,學費比起國外相對低廉,所以感受沒那麼深。不過如果放在日韓社會頗有共鳴,比臺灣學歷迷思更重,甚至學費足以壓垮一個家庭,有興趣的版友可以看一下最近關鍵做的談日韓高自殺率的專題,就可以理解孔雀描述的社會真的存在...
作者: dreamsletter (drmaticking)   2018-07-29 22:09:00
恩 其實單純兩車事故無人受傷是會成立道交法的肇事逃逸所以劇中才是扣牌3個月
作者: noknow801011   2018-08-05 03:33:00
私校那部分特別有感,國高中都是念私校升學班,除了讀書根本沒有教你思考,直到上了大學才覺得活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