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族語研究人才培育設立「原住民族語言學系」的可能性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17-05-30 09:01:19
https://goo.gl/Fghzzq
族語研究人才培育設立「原住民族語言學系」的可能性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FRIDAY, MAY 26, 2017
關心族語高等教育人才議題的族人一定曾經想過這類問題,「為什麼沒有原住民族族語
科系?」、「為什麼沒有原住民族族語研究所?」或是「為什麼高等教育沒有一個專門
的學術系所?」日本、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外國學者卻對臺灣的原住民族族語言研究高度
的興趣,時常會有外國學者在部落裡進行調查研究,國內卻沒有一個專門獨立的學術單
位,族語語言研究散落在語言學研究所裡。目前國內學者也有階段性的成果,出版了一
系列的族語語法概論〔註①〕。族語高等教育也即將成為可能〔註②〕。
從「平等」這個概念來看,以「原住民族語言學系」這樣子的名稱查詢系所,目前是查
無資訊的,查詢課程的話,會發現有幾所學校有教授族語的科系,但相對外國語言是少
之又少。反倒是外國語言有關的系所非常多(例如阿拉伯語、韓國語、土耳其語、斯拉
夫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俄國語、英語、日語、法語等),而這些系所是因
外交、經貿等因素會需要不同國家語言的人才,當然還有中國語文、客家語文等系所。
原住民族族語課程零星散落在臺灣語文學系裡,雖然有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若受訪此
學系畢業的校友,一定會覺得族語語言或族語語文相關的課程不足,這是學系的部分。
在向上看研究所階段,目前有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及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這兩個研究所有教授臺灣南島語言研究之課程,除這兩個所外,還有 #語言學研究所
也會開設臺灣南島語言有關之課程。高等教育都有開設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相關的課
程呀!那為什麼還要多開新的系所呢?除了聯合國關注原住民族語言的存活及國內外學
者對臺灣原住民族語的關心外,部落長輩們也很期待自身族語能夠延續。當然最重要的
是我們真的了解原住民族的語言嗎?族語研究需要由一個學術單位協助整合。
原住民族語言(阿美族語、泰雅族語、排灣族語、布農族語、卑南族語、魯凱族語、鄒
族語、賽夏族語、雅美族語、邵族語、噶瑪蘭族語、太魯閣族語、撒奇萊雅族語、賽德
克族語、拉阿魯哇族語、卡那卡那富族語等16族語言)及平埔族群的語言,這些語言同
屬於南島語言的家族,有一部分相同的共同詞源關係,但各族在溝通時是不太能溝通的
,只有碰到同源詞時才會發現是指同一事物,且同源詞的發音會相似但略有不同。
「原住民族語」不等於一個語言
http://i.imgur.com/vHrVI8o.png
目前有少部分的學者正在進行研究,那為什麼族語研究還不夠呢?是因為會說族語的長
輩們離開我們的速度比我們搶求族語的速度還要快,離開我們也等於語言消失了(例如
巴宰族耆老潘金玉〔註③〕、邵族耆老石阿松〔註④〕),巴宰語與邵族語等都是瀕臨
消失的語言,耆老的消失也是國家的損失,更是族群的痛。
#阿拉伯語、#韓國語、#土耳其語、#斯拉夫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俄國
語、#英語、#日語、#法語 等這些外國語言都還在,也還有很多人在研究,但 #阿美族
語、#泰雅族語、#排灣族語、#布農族語、#卑南族語、#魯凱族語、#鄒族語、#賽夏族
語、#雅美族語、#邵族語、#噶瑪蘭族語、#太魯閣族語、#撒奇萊雅族語、#賽德克族語
、#拉阿魯哇族語、#卡那卡那富族語 及平埔族群的語言需要政府大力的協助。
政府要怎麼協助呢?「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法」三讀通過後,在高等教育設立「原住
民族語言學系」原住民專班的可能性就大增,16族每族2位再加平埔族群語言,人數正
好相當於一個班級的人數((16×2=32)+平埔族群=50人內),極瀕危之語言可以多增加人
數,每年招收一班,且限制特定族群各族各2位之名額,以公費方式培育,未來需投入
族語研究,也為族語研究機構之人才做準備,族語課程以雙師徒方式進行(由一位很會
說族語的長輩,再搭配會族語書寫符號的長輩),在部落邊學邊記錄的方式培育年青族
人,回到學校學習族語與語言相關之課程。完整培育下來,四年後一定各族有各族之語
言專長的年青族人。下圖為簡要概念圖。
「原住民族語言學系」原住民專班簡要概念圖
http://i.imgur.com/kZYlsjK.png
當然這個專班可以與未來的族語研究專責單位合作,將學生記錄到的資料與研究單位進
行數位資料保存記錄,供未來研究及教學使用。為什麼要研究族語,因為研究的愈透徹
,對於族語教學會愈有利。誰會來讀這類科系呢?每年都有 #全國語文競賽 的優秀學
生,可以輔導他們就讀「原住民族語言學系」原住民專班,當然對自身族語有興趣的年
青族人也可以就讀,但若未完成大學學業可能需要賠款(此法是參考教育部「公費留學
行政契約書」、「軍事學校預備學校軍費生公費待遇津貼賠償辦法」),而賠款並不是
最好的方式之一,修完四年大學課程,並輔導他們就業到族語研究專責中心,這麼好的
事,若中途離開總是要付出代價的,必竟是國家出錢。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各族族人需要自我提升族群語言的意識及態度,這也是最最核心的問
題點,「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三讀通過後,還有很多語言工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語發中心研究員dawa撰
註①Alilin臺灣原住民族電子書城(可搜尋各族語法概論電子書)
http://alilin.apc.gov.tw/tw/
註②〈立院三讀 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
註③〈巴宰語未亡 83歲耆老編辭典打臉聯合國〉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7287
註④〈他看過淹沒前的邵族部落 畢生傳承文化及族語〉
https://udn.com/news/story/3/2280196
作者: pflim (pflim)   2017-05-30 18:37:00
希望有手語語言學系!現在只有中正語言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