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日治時期的紡織業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1-10-12 00:40:19
看了一下板上的文章,發現似乎沒人談到這個主題。
(講米或糖的比較多)
於是我到網路上去找,有一篇中研院研究員發表的文章,
對這問題顯然探討較深入:
《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
https://idv.sinica.edu.tw/wwchu/9703%20New%20History.pdf
作者 瞿宛文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為了避免淪於瑣碎,先從該文(172頁)提到1942年,台灣紡織品產地比例說起。
這組數字是:
日本進口 82.2%
他國進口 2.0%
台灣生產 15.8%
作者又補充說明,在台灣生產的部分,主要是麻袋(用來包裝米或糖)
棉紗織品比例非常低(1941年僅佔總需求9.9%),
也就是可以引導到明顯結論: 日治時期,衣著方面的紡織品生產,幾乎都掌握在
日本人手中。但即使如此,為配合政策,三家來台生產的棉紡廠能增加的份量,
仍然在整體工業產值中無足輕重(1942年紡織業為1.7%)。
[個人心得]
這時期的紡織業,充分表現出殖民地經濟的面貌。農業的台灣,完全是日本
棉紡織品工業的銷售地。
當地人經營紡織,還得等到戰後才有機會。
這看法是否有疏漏謬誤,仍請各位先進賜教。
作者: moslaa (萬變蛾)   2021-10-12 01:42:00
紡織這一塊,沒什麼問題,當然是工業日本農業台灣好歹也是中研院,至少在史料整理上應該不會有大錯我不知道你提問有沒有甚麼隱藏目的 笑不過我今晚非常佛心無論你是隨便問問,明天就忘光,還是很認真要入門還是你有什麼特殊目的 笑我這裡都建議你閱讀這篇文章https://www.google.com/amp/s/www.thenewslens.com/amparticle/69059這篇是我少少的知識中,網路上能看到最整合各派說法的文章還給你future work/direction如果有版友知道更好的整合性文章,也麻煩介紹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