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略
先上版車
(下有x-15 carbon代購連結)
https://imgur.com/SYzXNL7
這陣子剛好輪胎又沒了 輪胎的消耗之快
已經開始讓我萌生退意了
畢竟這台車 不是在輸贏就是在找人輸贏的路上
(技術來說 只有輸沒有贏)
跑山來回兩小時高速+過路費
其實開銷跟我家隔壁賽車場差不多
但小場地限制CC數 我的765又進不去囧
總之 這是一篇一年三條胎的感想文(X
也順便分享給有選胎困難的你
倍耐力 Supercorsa SP V3
俗稱大閃 是765RS版的原廠胎
https://imgur.com/gRKUHOt
騎小車的時候就有耳聞這條名胎
V2時期 貴跟抓是他的代名詞
沒有預算上限 大閃
電門一開就是輸贏 大閃
名氣大到當年光頭大神佛地魔也在哈利波特的頭上留了一條大閃
28**公里接手 胎紋 胎壓 完全沒印象
61**公里下課 使用里程3300上下
https://imgur.com/HfdMyNC
https://imgur.com/HuvzeAA
中間胎紋都燒在高速公路上
唯一一條中間沒了 旁邊還有一大堆的胎
大閃真耐磨!!!(X
翻車速度快 帶煞進灣時前輪的支撐也不錯
胎有沒有熱 抓地力差別很明顯
胎熱後就死死咬住地面 給人信心滿滿的感覺
直到我進彎感覺些微跑開線 不在給我信心
我才發現我前輪已經平到指示線
現在回想起來感覺一起換掉真的浪費
應該先換前輪 兩條都平了再換下一套才對==
米其林 前胎Power Cup 2 後胎GP2
https://imgur.com/fFqeIjp
https://imgur.com/cr5xAwe
CUP2上市前就有找很多YT上賽道測試了
日本售價來說價差大概?3000
比較神奇的是GP2比CUP2貴
整體而言這套是我最喜歡的
61**公里上線
CUP2胎壓1.95BAR(1PSI:0.069BAR 約28.3PSI)
GP2 胎壓 2.05BAR (約29.7PSI)
118**公里下課 使用里程約5700
https://imgur.com/ZLXXgRL
https://imgur.com/PWeDkgI
Cup 2 對我來說
是一條越騎越喜歡的胎
胎質比大閃軟一點 熱胎速度比大閃快
但能給我一種很安心的感覺
帶煞進灣給我的感覺是最好的
帶殺下傾角時能感受到煞車時的重心前移
增加對輪胎的壓力 讓胎面形變後
對地面的接觸面積更多
進彎到出彎過程都很線性 不會突然給你驚喜
壽命比大閃好一點
2CT複合胎 讓他中間不會死在高速公路上
最最最重要的是 輪胎兩側的磨痕比大閃好看…XD
下面那條用完如果車還在
我大概會再買選擇米其林 然後前後都CUP2
登錄普 Q5
https://imgur.com/1IVNOsF
https://imgur.com/Sdj8ofk
牌子跟型號都很陌生
上次用登錄普大概是也是7.8年前的速可達了
都是群組裡的瘋子推薦的
跟我說後面換180/60 輪胎比較尖
車在翻比友誼的小船還要快
印象中我是前2.05BAR(29.7PSI) 後2.17(31.5PSI)
兩個禮拜沒騎剛剛出去量剩下1.8/1.98 ?___?
118**公里上課 139**目前還沒下課
但前面又差不多了
上課到想下課只花了2個月又一個禮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還沒換胎
估計這陣子改跑旅行路線或通勤化化戾氣
https://imgur.com/3FcXYKv
https://imgur.com/f8AeRND
第一次裝上 Q5 的時候
實是抱持嘗試心態
而且當下米其林漲價 Q5在特價 價差約1張大鈔
https://imgur.com/FG45VVo
技師有特別交代環境溫度低時不要騎乘
尤其是零下 胎是會裂的
一開始騎出去就覺得很適合日常
胎溫很好起 市區繞一下就有感覺
山路不用暖太多就能壓 胎質比大閃還要硬
所以我就把前叉預載 伸側 壓測全都放軟
彎中支撐感清楚
但帶煞進彎會感受不到前輪
缺點大概就是很硬 且燒得很快
還有就是換180/60 感覺後輪接觸面變少
煞車有點軟掉 雖然煞車還是靠前輪多
目前正在考慮要不要再換一次前輪
懶人包
Power CUP2 > Supercorsa SP V3 > 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