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82 (消脂努力中)
2025-08-18 12:02:38※ 引述《showlive0214 (小刀)》之銘言:
: ※ 引述《quartics (Think beyond the sky)》之銘言:
: : 童子賢根本故意用錯誤數據再誤導他人..
: : 這次公投僅針對核三, 卻把核二廠的電力也算進來, 以此放大他所謂的成本節省
: : 再者, 根據台電資料, 2023年為每度1.38元,2024年為1.41元,2025年上半年為1.98元
: .
: : 也就是說即使是核能其發電成本也是逐年上升, 而且這還沒有把除役後重啟,核廢料以
: 及?
: : 役所需數千億元放進去計算..
: : 如果考慮進去每度電會成長到約3.5~5元..因此根本就
: 你才是用錯誤的資料誤導大家吧
: https://i.imgur.com/FEjtJaO.jpeg
: 這是台電自己公布的資料
: 全系統發電成本逐年上升
: 核電成本有高有低
: 你只引用核電最近3年的資料
: 根本在誘導無知又低智商的人民
: 你怎麼不說這3年
: 全系統發電成本從2塊增加到3.59塊
: 足足增加了80%的成本
: 這是什麼概念你知道嗎
: 從80年代
: 一度電發電成本1.2塊成長到2塊花了30年
: 但是從2塊成長到3.59塊只花了3年
要討論核電的發電成本是否有足夠的優勢抵銷其風險跟高放廢料處理成本時
拿全系統成本來比較是錯的,核電不是用來取代全系統發電
而是依據其特性(成本組成、汙染、負載彈性等),跟其他電力來源比較
https://meee.com.tw/I1zUccE
以美國能源部下轄EIA的年度報告做為參考
核電的發電成本當中,以資本支出跟固定營運支出占比最高,直逼九成
表示核電如果作為升降載頻繁的中載電力來源,全壽期發電成本會暴增
加上反應爐啟動程序繁複,升降載速度緩慢(核三廠從啟動開始到滿載要超過一天)
讓核電只適合作為基載電力來源
也就是說,核電只適合取代燃煤或一部份燃氣,不會用來取代擔負峰值用電的太陽能
或是冬季空汙+季風盛行期,可以取代部分燃煤供電的離岸風電
若以最大化低碳電力+改善空汙為前提,核電取代燃煤,燃煤機組轉為戰略儲備
也是最合理的安排
如此,若重啟核電機組,是以核代煤,若以近年核電平均成本1.5元來說
重啟核三,是以150億度1.5元的核電,取代2.5元的燃煤
重啟核二+核三,是以310億度1.5元的核電,取代2.5元的燃煤
但經過延壽的發電成本必須要加入延壽成本的資本支出
考量到中華民國公共工程常常追加預算,加上國際大型核電工程近20年幾乎都超支的過往
葉教授在網紅直播與辯論時提的三百億,最後很可能會遠超過這個數字
因此,加計延壽的資本支出以20年平均攤提計算
重啟核三,會是以150億度1.7-1.9元的核電,取代2.5元的燃煤
以上是延役的發電成本,若要再提高核電佔比到20%,會需要興建新的機組
同樣參考美國能源部的年度報告,三代以上大型核電機組的均化發電成本
不含稅務優惠約是US$100/MWh,以今日匯率計算約3元/度
若以承造價格較美商低的KHNP近期與捷克簽約的新機組來計算
https://tinyurl.com/546xwwv8
186億美元的建設成本以4%折現率,40年期攤提,每度電的資本支出均化成本約1.8元
加上營運及維護成本後,也會落在2.7-3元之間
總之,核電是穩定充沛且低碳的電力
但就像要快要好要便宜的健保最後造成醫療崩壞一般
穩定充沛低碳(加上擁核方堅稱的低汙染)的電力來源,不可能便宜
如果台積電製造晶片的商業模式是又快又好又比其他人便宜
你各位還會想買台積電股票嗎
作者: yamahara6026 (風) 2025-08-18 12:09:00
健保這種公共政策去扯到商業模式的,根本是邏輯堪慮馬政府收購綠電的量體不大 購電費率高本來就正常,現在要全綠電,量體幾千倍增長,而購電費率根本是貪污貪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