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108課綱「快樂學習」後遺症?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26 10:13:12
108課綱「快樂學習」後遺症?陳良基:台灣難有第二座護國神山
遠見彭杏珠 2025-03-26
當台積電正帶著產業鏈遷往美國時,台灣繼半導體
之後,是否有機會將AI打造成第二座護國神山呢?
前科技部長、臺大電機系名譽教授陳良基坦言,
「108課綱與考招」的後遺症已然浮現,過於強調「快
樂學習」的教改,已導致基礎學科能力弱化,頂尖人
才逐年減少,再不扭轉劣勢,不要說半導體業,台
灣很難再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了。
陳良基是台灣第一個超大型積體電路電腦輔助設計
的博士,曾擔任過教育部政務次長、科技部長,在
臺大任教至今37年,長期關注科技與教育議題的他
對於現今的高教發展感到憂心。
他在擔任教育部次長時,多次強調「營造良好學習環
境」的重要性,以利台灣儲備未來所需人才。「我深
知沒有處理好這一代的教育問題,等到他們長大
後,就會變成社會問題。」
遺憾的是,陳良基已從大學端看到教育制度所帶來
的後遺症,癥結就在「108課綱與考招」的制度。
以下即是《遠見雜誌》專訪的第一人稱摘要內容:
當108課綱塵埃落定,我知道自然科的物理、化
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各僅有兩個必修學分時,就推
估到大學端一定會出問題。
畢竟,高中是最重要的學習生涯階段,但108課綱
過於理想性,為了遷就大多數學生,刪除較深入的
必修內容,強調「快樂學習」「多元探索」,卻忘了學
生的天職是「學習」。新制度很容易引導學生選讀輕
鬆的課程,上課的時候,很好玩、很有趣,但能否
成為自己的知識或技能,以對接未來的產業需求,
是個問號。
進階內容變成加深加廣選修課,學測不會考
在「減輕課業負擔」「快樂學習」的目標下,孩子讀書
確實比以前輕鬆,但將來進入職場後,卻未必會快
樂啊!天底下哪有做學問是很快樂、沒有壓力的。
我們當年學數學、物理時都很辛苦,當立志當工程
師或科學家時,就會在理想的驅動下苦讀,就像練
武功一樣,得蹲好馬步,一蹲就是好幾年,學問才
會扎實。
例如音樂家得苦練音準與節奏,達到一定門檻後,
才能享受彈奏的樂趣;而國際名廚江振誠,連切個
馬鈴薯都要實實在在練兩年之久;更何況是需要數
理基礎能力的高科技產業人才。以前的理工生幾乎
都是苦讀出身,想做好學問就得下功夫,我常開玩
笑說:「老一輩的童年都是延後到大學才來到啊!」
近年來,為何我跟一些大學的理工教授憂心忡忡?
因為我們讀高中時,學習最多、收穫最多就是在高
三的時候。高中三年的教育就是一層疊一層,愈疊
愈進階。
台灣卻逆著走,108課綱將以前的進階課程都變成加
深加廣的選修。學測只考高一、高二必修課,尤其
是自然科,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各僅二個
必修學分,學測四科實質只考八個必修學分,其餘
扎根的內容,都變成32學分的加深加廣選修課。既
然是選修、學測也不會考,人性多數好逸惡勞,學
生也不會太在意,除非是想挑戰第一志願的少數學
生,才會繼續苦讀進階課程吧!
學測的設計,促使多數高中生不念加深加廣的選修
課程,基礎學科能力自然弱化,而這些又是銜接大
學的重要基礎學問,所以當學生進入大學後,難以
跟上教授的腳步。
一旦養成輕鬆學習的態度,大學很難要求認真做學

理論上,科技愈日新月異,學生應該愈來愈聰明,
為何理工生的推導時間拉長、找出答案的時間也變
長了?甚至連研究所延畢的情況也愈來愈多。我仔
細觀察,科技愈來愈複雜當然是原因之一,但更關
鍵的原因可能就在「高中的學習出了問題」,這幾年
的大學生幾乎都出現類似的狀況。
想想高中時,沒有好好修練過電學、力學、熱力學
等基礎學問,連三角函數也學不完整,如何學好半
導體所需要的元件物理、量子物理,更何況元件物
理並非尖端科技的學問,如果學生連這個基礎都沒
有,台灣憑什麼想跟國際競爭?
難怪大學老師會發現大一新生的基礎學科能力跟過
去有明顯落差。以前的孩子一星期就能自行推導出
答案,現在老師陪著做,還要花二、三個月才能完
成。棘手的是,這些學生又是未來要對接高科技業
的人才,正是臺大理工學院目前所面臨的困境。
很多家長希望大學教授認真一點,就能將孩子拉拔
起來,我要強調的是,高中是吸收力最強的階段,
108課綱跟考招的設計,平白浪費高三的一整個學
年,那可是學習力最好的青春歲月,一旦學習心態
鬆懈了,僅靠大學老師就能補救回來嗎?高中該蹲
馬步的時候沒有好好蹲,進入大學才想蹲,已錯過
最佳時機了。
108課綱希望孩子能學好知識、能力與態度,就是所
謂的素養。在AI時代,知識的取得很容易,學習態
度卻無法靠AI養成,能力更是一種先苦後甘的修
練。108課綱與考招結合的方式,卻讓高中生偏向選
有趣的選修課、輕鬆學,加上學測不考,學習成效
的檢核是否能像必修科目一樣札實要求,值得觀
察。當孩子養成「輕鬆學習」的態度,大學端如何要
求學生「實實在在」做學問?
產學界很擔憂:台灣的頂尖人才正逐年下降中!
尤其是數理基礎能力的養成,當學生沒有正確的學
習態度,也不想嘗試挑戰,就更難擁有能力了。真
正的能力得靠自己,尤其是理工科所需的專業,往
往需要磨練、熟練才能貫通,是「先苦後甘」的學
問,需要長時間扎好根基。
最令我擔心的是,108課綱與考招的制度剝奪孩子發
現自我潛能的機會,很多學生會認為「我學這些就夠
了(學測的必修內容)」,難以激勵學生想挑戰更高深
的學問門檻,導致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某個領域的
天賦,台灣也可能因此錯過一個拔尖的人才。
以前會常聽到類似的故事:有學生到高二、高三
時,才找到學習樂趣,發現自己很喜歡數學、物
理……,奮發圖強後,考上頂大,成為國際優秀人
才。現在,原本有些學生經過啟發後,可能有機會
擠進一流殿堂,但這些潛力股很容易被108課綱所
淹沒,例如自然科老師授課時數不夠,無法好好講
解課程內容,學生也沒時間融會貫通,失去被啟蒙
的契機,而成為遺珠之憾。
當然,臺大還是有絕頂聰明的學生,我的實驗室也
有優秀學生,但這些學生在任何制度下都會很拔
尖;較令人擔憂的是,產學界均發現「台灣的頂尖人
才正逐年下降中」。當人才不足時,企業只能「將
就」挑選聘用,如此一來,就會影響到創新的速
度。
其實,並非自然組學生才需要數理化的基礎能力,
當AI時代來臨,各行各業都需要大數據分析,統計
系學生不需要基本的數學能力嗎?甚至,連新聞系
的學生也需要,例如新聞分析也要靠數學來推理,
讓高中生具備一點基礎學科能力不好嗎?
「DeepSeek」奠基在下苦功所養成的扎實學科能力上
尤其,當教育部主動替高中生做好決定,只要學幾
個必修學分就好,其餘皆改為加深加廣的選修課,
重點是學測又不會考選修課,哪個學生不想少學一
點,輕鬆學習?
這幾年,我們觀察一些重要的教學與研究指標發
現,在108課綱的多元學習下,學生的專業評比,
不像以前優秀了。就像國際的運動競賽,金牌與銀
牌之爭就在0.01秒間,臺大的頂尖學生還是很厲
害,但還是差那麼一點點而無法奪冠。台灣的高科
技產業也面臨同樣問題,關鍵就在數理的基礎能
力。
以中國大陸橫空出世的「DeepSeek」為例,研發的
架構與數學推理都很清楚,這個團隊能領先全球做
到最佳化,正是下苦功所養成的扎實學科能力,而
這就涉及學生到底「先甘後苦」還是「先苦後甘」?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尤其是與理工
相關的學問,絕對不可能速成。
目前,台灣的半導體業仍擁有優勢,但當頂尖人才
愈來愈少時,產業已有「後繼無力」的跡象,台灣未
來的競爭力還會持續弱化下去,很多領域也會慢慢
被其他國家取代。
希望政府能儘速檢討108課綱與考招所帶來的後遺
症,過於傾斜「快樂學習」「多元探索」,而忽略「基
礎扎根」的教改,不僅會導致學科能力弱化,衝擊大
學的專業學習,甚至會讓台灣不再有國際競爭力的
產業,更遑論想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了。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20112#
————————————————————————
文章很長有點貴古賤今的味道
不過還是語重心長點出當前大學端的問題
少子化讓本來被蓋住的缺點一一浮現
相信若現在每年考聯考的學生仍是四十萬
課綱再怎麼改台大教授都無感
因為頂尖學生進來無論基礎如何怎麼教都可以
現在痛點在於大學招生人數一樣
學生人數卻年年銳減重考生還越來越多
大學教授和教材設備來不及反應
學生程度越收越差光補基礎都不夠用遑論教新技術
大學生學歷佔90%大概是無法回頭的
就跟台大六成以上學生拿A一樣
沒人要做吃力不討好的改革
既然現實如此
不如就放棄大學專業的堅持
把學士四年當成基礎來教
學生也是
盡量挑選能充實基礎發展前景廣且深的科系
把眼光看遠一點
作者: skylion (溫暖的傳說)   2025-03-26 10:37:00
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次考試物理要納入較難的高二物理說真的 分科才應該第一次考現在的考試內容 學生高三都在練習學測簡單的東西整個高中和理工最相關的就是高二力學的解題思考獎勵能夠讀懂較難東西的學生 讓他們先上
作者: pipi1983 (放手  N)   2025-03-26 11:26:00
馬上會有傾巢而出的網軍用各式各樣似是而非的數據故事說明108課綱如何幫助台灣培訓出諾貝爾獎得主這制度都驚動到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不止一次諫言不該是這樣,但執政者依然我行我素
作者: MasonT (MasonT)   2025-03-26 12:10:00
教育部長長年由教育系畢業的國小老師擔任的結果應該放手讓台大電資院長張上文來當教育部長
作者: Hermesnavy (Hermes)   2025-03-26 12:31:00
政府就是要培養愚民,人民變爛 偶爾給小確興就夠了
作者: neighbor29 (台灣籃球迷)   2025-03-26 12:39:00
正常大學都用原文書,這沒有什麼課綱在調整內容,所以高中端課程或考招越改越簡單或一直著重在很基礎東西,這陣痛期只會越來越長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26 12:48:00
高中跟大學落差越來越加大 就看誰要調整拉近距離
作者: Bugquan (靠近邊緣)   2025-03-26 14:56:00
政府:pisa排名沒下降,假新聞
作者: MasonT (MasonT)   2025-03-26 15:26:00
把國家教育研究院跟大考中心裡面那些文組的人換掉,國家才有救
作者: hjkkk123 (123)   2025-03-26 19:38:00
我記得我們院長叫做 張耀文
作者: lovehan (尋找初衷...)   2025-03-26 23:06:00
教育部部長其實只有師院程度?我好像突然懂了
作者: MasonT (MasonT)   2025-03-26 23:14:00
對對對,張耀文,字打太快…抱歉潘文忠跟鄭耀英都是師專畢業的國小老師,之後一路在職進修(洗學歷)拿到教育學博士的…這些人一輩子最認真準備考試的時間只有在國三時….之後在職進修,你想能投入多少心力在研究上面?這些人的數理程度最多只有國中,他們怎麼有辦法體會現在高中大學的數理教育的缺失?所以科技業跟台大教授擔憂的重點根本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範圍了,自然就眼不見為淨了
作者: thepiano (thepiano)   2025-03-26 23:40:00
教育部長只有聽話照做而已,若把很多人都變理工腦,高層要怎麼永遠執政啦?
作者: hjkkk123 (123)   2025-03-27 01:14:00
台灣的高科技業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的命脈物理、數學、英文、程式 這四科最重要
作者: afsmart (人之初,性本散)   2025-03-27 01:20:00
樓上漏了化學,台積電製程一堆化學
作者: hjkkk123 (123)   2025-03-27 01:29:00
那個化學難度高三程度完全可以Cover高中基礎穩固就可以銜接的了也算是需要化學 不過電機系連普化都不用修 也沒問題
作者: milktea168   2025-03-27 02:27:00
認同
作者: gemm   2025-03-27 03:27:00
想模仿國外也不看看人家的環境文化明明本質就是要不斷考試競爭的升學環境 還在那推什麼快樂學習
作者: gyqmo (事如春夢了無痕)   2025-03-27 06:39:00
108課綱根本就沒有強調快樂學習......根本問題是課程內容太淺,雖然強調自主學習,但99%學生都是被動的,所以等於不會學習然後有一點是鄉民大概不會懂的,就是逼孩子讀書的家長,也越來越少了...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27 07:04:00
的確是 現代家長應該已經很少有人要逼小孩讀書昨天台大醫黃立民爆出疑似外遇也才知道他小孩並沒有什麼顯赫學歷看起來應是讓小孩沒壓力學習108課綱最大的設計方向是「融合」和「意涵」強調不用死記硬背也不用記一堆公式設計概念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你叫一個腦袋裡面沒半點墨水的人去統整邏輯、想像意境、具有大方向整體性根本就是緣木求魚癡人說夢以歷史課本來說,不仔細教發生事件的前因後果直接闡述某個歷史浪潮導致XX事件和OO革命把學生直接拉到上位的角度思考這樣對已經很熟事件細節的學生來說很棒很有啟發但對於腦袋空空沒有東西的學生來說就像做夢讀完仍是一場空什麼都沒進去物理化學也是不再仔細講解各個定義與原理直接拉到上位講應用和系統108課綱的設計是給腦袋已經有內容的學生去讀的不是給建構基礎學問用的但偏偏現在又一堆學生讀普高遠超過高職國中就缺乏基礎知識的人到高中要學形而上等於高中三年白坐課堂聽空話倒不如重讀國中內容還來得紮實些
作者: gyqmo (事如春夢了無痕)   2025-03-27 07:51:00
還有,現在還在講108課綱已經過時了,118課綱都快出來了
作者: afsmart (人之初,性本散)   2025-03-27 11:15:00
檢討108課綱就是為了編118課綱啊而且108課綱第一屆高中生現在大三下,等於大部分大學必修課都修完了,成效如何已經很清楚了
作者: yoyun10121 (yoyo)   2025-03-27 18:57:00
其實還是很不清楚, 108第一屆問題就同時是疫情一堆遠端上課出來的, 就算成效不好也沒辦法分是108課綱的問題還是遠端上課的問題至少要再等個兩三年, 高中全正常上課的也升到大三才和之前的學生有可比性, 不然疫情改遠端上課成效爆爛這是全世界已知成效都慘的
作者: UK5566 (大英帝國56)   2025-03-28 00:27:00
大部分的尖端學生應該不是靠課綱累積知識就算是偏鄉寒門 到台大也會用自己其實更強的學習能力跟上課綱如果真的那麼差勁 影響的也是中段學生最大然後台灣有生之年應該不會看到美國那種高中生還不識字不會加減法的這種情況
作者: DIDIMIN ( )   2025-03-30 21:06:00
為何課綱不是用 backward induction 從大學往下設計?
作者: afsmart (人之初,性本散)   2025-03-30 22:15:00
樓上是好問題如果這樣設計,現在高中的物理和化學都教太難了,反正內容大一普物和普化都會重覆到高中數學也不用學微積分,反正大一微積分會重頭教所以依據 backward induction 原則,所有高中生的物理和化學有社會組程度就夠了,數學可以把微積分刪光光這樣設計台大教授一定會火大了,因為他們收了一群啥都不會的學生後段學校教授反而覺得沒差,因為這些東西他們本來就會重新教XD其實我反而覺得高中數理課程教什麼內容反而沒那麼重要整篇內容看下來,我認同的反而是 "一旦養成輕鬆學習的態度,大學很難要求認真做學問" 之後的那幾段高中階段培養學生求學問的態度,比他們到底學了什麼還重要108課綱可能弱化了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和態度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31 07:46:00
當初教改的目的就是希望學生能放下考試包袱去追求自己的興趣走出自己的路但卻漏掉了人基本上都是偷懶的貪婪的總是會挑簡單的容易有效果的來做尤其是三年後還有要申請上大學的備審要用當然是選快速有效果的再這樣走下去以後大學也不用分系了大家都是普通科學士
作者: Bugquan (靠近邊緣)   2025-03-31 11:58:00
如果真的不分系也不是不行啊,國外有的就是啊,有的相近學科的大一不分,後面再選你要上的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31 12:10:00
對呀 沒有不行 應該會先從人文社會開始
作者: anthaeilleo (Disguise46)   2025-03-31 14:28:00
為什麼一定要先苦後甜呢?就不能初期甜中期甜一直甜甜甜甜甜
作者: una283 (無)   2025-03-31 18:39:00
這樣會胰島素阻抗太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