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呂蒙是否為不配稱為四大都督

作者: AlisaRein (AlisaR)   2021-01-01 18:51:50
湘關米與黃蓋之事
取自於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168095
在《三國志·呂蒙傳》中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情:
建安二十四年秋(219),關羽俘獲了魏將於禁所率領的數萬人馬,以糧食短缺為理由,
擅自掠取了東吳治下的「湘關」中的米糧。孫權聞知,以此為據,對關羽所在的荊州發動
了討伐。
呂蒙傳: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托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吳書所記,看似合情合理,實則經不起推敲。
經筆者考證,關羽“擅取湘關米”一事實為欲加之罪。
說起呂蒙二度襲取荊州,就不得不說起他一度襲取荊州的事:
建安十九年(214),孫權聞知劉備已奪取益州,於是派遣使者向劉備索要前度所借的荊
州南郡,未果,孫權大怒,命令呂蒙奪取荊南三郡。劉備隨即親自從蜀中提兵趕回應對。
但礙於北方漢中局勢的變動,劉備只得與孫權媾和,將「長沙」、「桂陽」、「江夏」三
郡還給孫權,自己留有「零陵」、「武陵」、「南郡」。
這件事在《先主傳》中,是這樣描述的:
先主傳: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
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
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 江夏、長沙
、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
在《吳主傳》中,是這樣描述的:
吳主傳:未戰,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
荊州 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這兩段記載是十分吻合的。
但到了《呂蒙傳》&《魯肅傳》中,又出現了另一種說法:
呂蒙傳: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魯肅傳: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
這就很有意思了。
按照《先主傳》和《吳主傳》的說法,劉備是把「長沙」、「江夏」和「桂陽」三個郡整
的劃給了孫權,自己據有「南郡」、「零陵」和「武陵」;
而《魯肅傳》和《呂蒙傳》的說法,則是劉備以湘水為界,湘水以東歸孫權,以西自己保
有。後世將這次盟定稱為“湘水之盟”,源頭即在這里。
但是這就不免產生了分歧:
因為如果按照後者的說法,以湘水為界,那麽湘水會將所流經的「長沙」郡和「零陵」郡
各自一分為二,也即是說湘水之盟以後:
劉備仍然會擁有「長沙」郡內的重安、湘南、湘西、烝陽、衡陽、連道、新陽、益陽、臨
烝以及臨湘的一部分(接近孫亮在太平二年所新劃出的衡陽郡);
而孫權則會擁有「零陵」郡內的泉陵、泠道、舂陵、營浦、營道、觀陽、始安(即下圖中
綠、紅二線交織所產生的下方區域。)
這樣龐大的兩塊區域,是沒有理由為人所忽視的,但在《先主傳》和《吳主傳》中卻只字
未提。
且「湘水」到巴丘一帶就結束了,也就是說,如果以湘水為界,那麽「江夏」郡是沒有被
劃給孫權的。
水經注:湘水至巴丘入江,山在右岸,有巴陵故城,是也。
https://i.imgur.com/D1yMBjs.jpg
圖一,所標注綠線為《先主傳》和《吳主傳》的分界,紅線為《呂蒙傳》和《魯肅傳》分
界。圈黑處為湘關所在地。
https://i.imgur.com/tlNjDdH.jpg
圖二,湘關所處位置
現在切入正題,來說說「湘關」這個地點。
據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描繪,湘關地處泉陵北部,位處瀟、湘二水交匯處;
又據盧弼《三國志集解》附注:
吳蜀分荊州以湘水為界,置關水上以通商旅謂之湘關,又卷八十一,湘關口在永州府北十
里,瀟湘二水合流處也。
兩相映證,也就證明,如果「湘關」真實存在的話,其在圖一中圈黑的位置當無誤。
也就是說,只有當《呂蒙傳》&《魯肅傳》中“割湘水為界”說法成立時,關羽“擅取湘
關米”這一事件才有可能发生。
然而事實上,這一說法卻存在許多破綻:
一、零陵的郡治「泉陵」就在湘水以東,如果以湘水為界,那就連郡治也劃給別人了,意
味著劉備需要重新選定一個新的郡治來進行管理,但實際上,零陵的郡治一直是「泉陵」
,未曾變更過,直到隋代,才將其名由「泉陵」縣易為「零陵」縣,原址不變:
元和郡縣圖志:零陵縣, 本漢泉陵縣地, 隋平陳改為零陵縣。
輿地廣記:零陵縣, 本漢泉陵縣, 屬零陵郡, 東漢為郡治, 宋、 齊、 梁、 陳因之。隋
置永州, 改泉陵為零陵縣。
又據清代顧炎武《肇縣志》載:
肇縣志:湘口水驛,(在泉陵)縣北十里(按:瀟湘二水合流處為湘口驛,《會典》有湘
口水驛)
「泉陵」縣城應處於湘水南部無疑,如果“湘水之盟”確然存在,那它應該是被劃給了孫
權。
如果「零陵」郡的這一部分領地確系被劃給過孫權,就算孫權不顧後果以地處交界之處的
「泉陵」為自己的郡治,那劉備又有什麽理由在失去原有郡治縣城的情況下不另擇新的郡
治?
二、長沙的郡治「臨湘」就在湘水邊上,如果以湘水為界,「臨湘」會成為地處孫劉交界
地上的郡治。處於這樣容易发生爭端又邊緣的地方,「臨湘」就不再具備作為郡治的條件
了。且失去了「臨湘」的劉備要繼續管理手頭的長沙區域,也應另擇新治。但事實上,長
沙郡治始終是臨湘,這種情況直到南北朝才有所變化:
嘉慶一統志: 漢時臨湘縣城為長沙郡治者,在今城之南。而今長沙縣治,即水經所謂臨湘
新治。南北朝宋所徙車在城外。隋唐時包入城中。宋又移縣治於府東定王台。
回想劉備剛取得荊州時,尚且不敢把南郡郡治放在長江北岸的江陵,而是自己駐紮在南岸
的公安,後來實力強大後,關羽才將郡治改動,但依然距曹劉停戰交界較遠。因此對劉備
來說,是絕對不可能把長沙郡治放在孫劉交界如此危險的地帶的。
三、《呂蒙傳》記載,湘水之盟簽訂以後,孫權曾將「零陵」還給劉備:
呂蒙傳: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但這段文字其實經不起推敲。這就要說到當時的零陵太守郝普:
吳主傳:蒙到,二郡皆服,惟零陵太守郝普未下。會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
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蒙使人誘普,普降,盡得三郡將守。
呂蒙傳: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對於郝普的記載,二傳非常一致,都是說呂蒙軍到「零陵」,因為太守郝普堅守不降而裹
足不前,以至於給了劉備充足的反應時間,親自提兵來到荊州。
也就是說,呂蒙的軍隊,也就是在攻克「桂陽」以後西向,從「零陵」郡東南部一直打到
了「泉陵」附近而已,再沒有任何進展,所占領的地區僅此而已。
而這一塊地方,適處湘水以東,依照湘水之盟的約定,應該是劃給了孫權,又談何孫權“
以零陵還”劉備的道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1-01-01 21:10:00
晚點再回 總之比不找史料的某人有做功課 就給推
作者: JAR (普通って言うな! )   2021-01-02 12:45:00
推好文
作者: mybelief (真正的力量是信念)   2021-02-16 08:57:00
推好文,再找時間好好拜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