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從弩談起(一之一)三國兵器製造管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1-19 20:29:09
※ 引述《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之銘言:
: 司馬家奪權有運氣跟政治因素,跟大修宮殿與中尚方關係恐怕很小
推 blackillidan: 感謝分享,並同意大修宮殿恐怕與司馬奪權關係不大11/19 20:22
要我是魏國皇帝,我也會希望上面說的是真的,不嫌棄看完以下的理由便可知曉
雖然應該很多人不會我一樣想太多,但還是嘮叨一下個人對於魏明帝大搞奢靡的另類觀點
《魏書》、《晉書》隨便找都一堆曹叡的負面描述
畢竟作為晉把魏給取而代之的理由,這樣寫也很正常就是,所以暫且不提
王沈出賣曹髦,向司馬昭告密,立場不言可喻
蜀漢方面的像《蜀書》、《華陽國志》、《蜀鑒》、《諸葛亮集》等...
在下目前仍查無類似的說法,還望先進們補充QQ
(《蜀書》等就算找得到,問題整個《三國志》就是以曹魏為正統啊啊啊)
相對的,《魏書》、《晉書》、《晉紀》等稱司馬一族勤儉治國之類的
在下自然也持保留態度,因此本篇重點在以魏晉蜀以外的觀點來切入
以目前僅找到的兩段話來論證之
(一)首先是孫權對諸葛瑾說的,還算有點公信力吧,〈諸葛瑾傳〉:
"...又別咨瑾曰:「近得伯言表,以為曹丕已死,毒亂之民,當望旌瓦解,而更靜
然。聞皆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孤
以為不然。操之所行,其惟殺伐小為過差....其所以務崇小惠,必以其父新死,
自度衰微,恐困苦之民一朝崩沮,故彊屈曲以求民心,欲以自安住耳,
寧是興隆之漸邪....」"
確實吳蜀兩國自魏明帝登基以來,對曹魏的入侵幾乎是年年都有,從來沒有少過
也讓後人有"創痍號痛之聲于今未已"(《魏略》)的借題發揮的空間
啊我魏就強啊!你們要聯合對付我,我有什麼辦法 ╮( ̄▽ ̄)╭
砲了一堆但最起碼孫權也承認魏國人民困苦之後,曹叡並未放給它爛的事實
(題外話:陸遜的這番擔心,反倒可作為支持他不輕易北伐的理由)
(二)另外同樣跳過批判魏晉而只看讚譽的,可參考或許較沒偏魏晉
且作者習鑿齒"以魏為偽國"的《襄陽記》,引吳國末代丞相張悌的一段話:
"「....(曹)丕、叡承之,係以慘虐,內興宮室,外懼雄豪,東西驅馳,無歲獲安,
彼之失民,為日久矣。司馬懿父子,自握其柄,累有大功,除其煩苛而布其平惠,
為之謀主而救其疾,民心歸之,亦已久矣....」"
來反向證明大興土木的確臭名遠播過
濫用中尚方這點也不妨解讀為配合演出罷了,總要有地方擺這些"玩弄之物"吧
張悌曾經饒過張喬的7000降兵,或許有人以此來質疑他有可能站在司馬家那邊
替司馬家美言幾句,但基於以下原因我覺得頂多算客觀講法:
1.張悌終究為晉軍所斬而非投降晉軍,排除奸細的可能
2.是吳人輕忽晉軍在先,他為了提醒大家別鬆懈,才刻意強調晉軍不好惹
亦即該段話後面的"任賢使能"、"智勇兼人"會具體表現在作戰方面
只認為司馬家幫曹叡止了血,並未提到有多勤儉
舉完以上兩段以後,開始接入正題吧,腦補居多麻煩大家鞭小力一點~_~
史書上好像沒看到魏明帝像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或發失心瘋而開始弛豫國事?
那他又何必拿石頭砸自己之前的德政,故竊以為一定有其盤算
看看有沒有怒斬那些犯顏直諍的就知道了
小弟同意陳寅恪先生的看法,提升"才"的地位至凌駕一切的曹操所奠基的魏國
象徵寒門勢力的抬頭,先天上顯然已與首重德行的儒家豪族思想相左
為稍緩尤重刑法之下,與儒家的對立,曹叡第一步先減輕刑罰,拉回一點局面
再下一步奢靡的險棋 ─ 竊以為目標是為了拉攏豪族!
考慮曹魏一統北方後,抑制豪强兼併,而屯田制亦有削減豪強地主的土地與勞動力的意味
操哥也因此付出豪族對自己支持度不如預期的代價
直到曹叡時,已有九品官人法為戶調制下,人手還夠徵調的豪族,回復部份經濟優勢
但猜想曹叡覺得這樣對豪族放出的利多還不夠...
戶調制下,難民、流民們即使選擇當自耕農,一旦受徵召勞役就得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
因此依附豪族,藉由以戶為單位來減輕勞役負擔,應會受到有望壯大的豪族歡迎才對?
只不過面對豪族爭奪戰,司馬家也非省油的燈,自有其對應之道,這部份先進們談很多了
加上後來因為一些失策(或者說運氣都沒站在曹魏這邊)
終究還是讓司馬家給奪權走了
作者: blackillidan (太極前殿)   2016-11-19 20:22:00
感謝分享,並同意大修宮殿恐怕與司馬奪權關係不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