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董卓進京的前事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7-02-20 20:03:49
涼州人在漢末是一群可憐的人,資源最少、連年動盪、朝廷甚至還一度想放棄涼州,在這
種情況下出來的涼州人比起關東人多了很多的實幹派。但在漢末,會做事比不過會讀書,
會讀書比不過家世好,涼州的名臣即使再有能力、再會讀書,往往沒有辦法獲得與關東人
同樣的地位與聲望。
要獲取權力的方式就是附黨,但不管是宦官跟士人都只把涼州人當作工具,他們很難混入
任何一邊。
在董卓早年的涼州領袖是三明。第一個明是皇甫規。皇甫規想要阿黨,上書為黨人求情,
結果朝廷的表示僅僅只是知而不問,頂多稱讚皇甫規賢明,這代表著朝廷認證皇甫規誰也
不是。再來是張奐,張奐是第一個帶兵進京的涼州人,他在宦官曹節的控制之下,誅殺了
黨人領袖兼外戚竇武,自覺做錯事的張奐裡外不是人,清高的個性讓他自以為士人不屑投
靠宦官、又因得罪士人所以沒有辦法融入士人圈,最後只能回鄉教書終老。
二人最終不過二百戶跟五百戶。
而段熲看到了兩人的下場,選擇投靠宦官,幫助宦官殘害忠良,如漢代伍子胥蘇不韋全家
就是被段熲殺光的。的確,他因此獲得三明中最高的太尉職、最高的封邑萬戶新豐侯,但
隨著宦官王甫的倒台段熲的一切都灰飛煙滅。
董卓看到了這一切。在三明之後,皇甫嵩跟董卓就是涼州武人的領袖。皇甫嵩的選擇是努
力擺脫自己武人的形象,但一有亂事朝廷就招手利用皇甫嵩,無事時就剝奪皇甫嵩的一切
權力。涼州人想要他成為第二個張奐,皇甫嵩的選擇跟他叔叔一樣,皇甫嵩的選擇是退讓
、接受朝廷的命令。
董卓並不想成為這三個人任何一個,董卓的早年可能是在潁川度過的,他的字仲潁可能就
是因為潁川而取的,他親眼見到了這時代引領風流的士人是什麼模樣;他的青年是在涼州
度過的,張奐更是他的上司,當張奐進京的時候他甚至可能身處於其中。他看到了皇甫規
皇甫嵩一輩子不被士人當
成真正的夥伴、他看到了張奐帶兵進京束手就擒的窩囊樣、他看到了段熲依賴宦官的下場
。他取代皇甫嵩,成為第二個帶兵進京的涼州人。
士人與宦官皆不可信、軍隊不可放棄。這大概是董卓得到的結論,也因此他選擇由自己來
控制朝廷。我們無從得知董卓是否預見自己的後果,不過我想他在獲得權力的當下應該會
很自豪自己做到了前輩做不到的事。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7-02-20 20:11:00
可是董卓也只做到這步就停了..接下來只好往回走
作者: McDaniel (Taiwan #1)   2017-02-20 21:16:00
董卓不是字仲穎嗎?他弟董旻的字是叔穎
作者: pili980 (pili)   2017-02-21 12:57:00
那常搬家的不就有一堆字XD
作者: McDaniel (Taiwan #1)   2017-02-21 18:07:00
董卓如果後續成功,篡漢稱帝,下場應該不出桓玄、侯景等畢竟當時的情境,就算獻帝禪位給董卓,對山東諸軍而言,董卓便是眾矢之的,山東諸軍頂多共立劉虞當盟主,繼續反董,則董卓這帝位就如桓、侯一樣,像立在沼澤的大廈
作者: plok1 (秋水)   2017-02-21 21:29:00
劉虞當盟主,第一個反對的應該也還是袁術,然後山東諸軍也許仍跟史實一樣,分成紹術兩派,不過我想此時的袁術應該更暗爽,正牌皇帝被取代,玉璽又在身上(假設孫策已抵押)
作者: rssai (遺忘需要多久)   2017-02-22 12:43:00
上面的補充的關點很有意思!! 推個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7-02-22 12:50:00
前例明明很多,曹操師學王莽很明顯,董卓自己的眼界就到這不依憑世族也是有玩法的,但他的政治智慧遠不及此
作者: colamonster (可樂怪)   2017-02-22 16:12:00
有甚麼仇怨自己去私下解決,這邊不是來秀下限的地方
作者: age317 (望斷天涯)   2017-02-22 18:38:00
抵銷惡意推文
作者: mongduo (mongduo)   2017-02-22 19:41:00
有高見自己po一篇反駁啊 在推文吵吵吵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2-22 20:14:00
爛文??好歹講一下哪邊爛吧 難道你的堅持理念 = 對人不對事?
作者: firewolfer (大神一狼)   2017-02-22 23:06:00
幫推抵銷
作者: swallow510   2017-02-23 00:30:00
幫補推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2-23 02:25:00
不依憑世族 就更該拉攏世族的對立面吧?例如劉焉之於益州土豪 據《英雄記》所述 董卓曾聯合在地益州人賈龍打劉焉...這段好像也沒在其他史書看過?不知是否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若董卓政治智慧沒能看到那麼遠 也大可選擇中立不淌那渾水啊假設董卓看衰劉焉 覺得他必敗無疑 而想同益州土豪分一杯羹我是覺得劉焉敢誅殺州中豪強 代表他有一定程度的自信敢挑戰益州土豪 或許董卓錯估情勢 以為應該是土豪一面倒的優勢?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7-02-23 07:43:00
有道理 董卓其實跟後代的軍閥蠻像的 袁世凱就很有他的樣子
作者: gfdsa (假扮的大仁哥)   2017-02-23 14:40:00
這幾年不太想發文就是這麼一回事...
作者: F04E (Fujitsu)   2017-02-23 14:49:00
不辛苦,謝謝;-)
作者: want150 (張氏的大號令)   2017-02-23 15:04:00
原po這講法有點類似對岸有篇文講賈詡說為何要叫郭汜等打回去也是基於涼州人不受待見的報復心理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7-02-23 20:31:00
袁世凱治理起來還算不錯的阿~是想搞好的但董卓就東摸西摸,發現不好弄,就往回跑不搞了。
作者: mapleone (mapleone)   2017-02-23 21:35:00
推上去。抵銷無理噓文。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7-02-24 00:10:00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7-02-24 02:41:00
補回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2-24 18:50:00
"劉表、袁紹與曹操的三角關係" 這篇還被噓了五十幾次安迪大這篇要是沒有一分鐘的防連推噓文機制 大概也.....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7-02-24 19:54:00
怨念比地伏靈還深縛
作者: cloudwolf (狼)   2017-02-25 01:01:00
推!!! 有趣的觀點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02-25 02:57:00
董卓派趙謙,會不會以牽制張魯為主,防止漢中出兵支援劉焉?張魯或許能像劉備憑藉漢中天險抵擋趙謙,問題萬一益州內戰贏的是賈龍,漢中防蜀地還有辦法像防關中那麼有利嗎?
作者: age317 (望斷天涯)   2017-02-25 08:55:00
再推再推被水桶還能噓?
作者: want150 (張氏的大號令)   2017-02-25 14:25:00
作者: happy1004 (羽柴德政)   2017-02-25 16:58:00
路過幫推!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17-03-03 00:44:00
仲穎的穎恐怕未必與潁川(河)有關。卓,高也;旻,亦天也。二者皆指高超,而穎亦具此義。但提及涼人的苦楚確實不錯。其實也正是涼人被歧視這點上,我很討厭楊阜趙昂這幫子傢伙這些西州士人對馬超的醜詆之詞恐怕偏見居多。但董卓(至少是底下兵丁)所為太過恐怕亦不能為之諱。亦如曹操底下那批沒文化愛搞破壞的青州兵一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