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話》、〈司馬貌斷獄〉到〈蓋三國奇緣〉

作者: TACH1BANA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   2017-02-20 01:58:26
 板聚tzudata兄帶了《蓋三國奇緣》,比對醉月主人《三國因》基本上
 是同一本書,進一步比對《三國志平話》與《三言》中《喻世明言》的
 〈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可以見到傳承的關係與改編的出入,匆匆整理
 如下。值得提醒的是《三國志平話》只針對曹操、獻帝、伏后、孫權、
 劉備、諸葛亮、司馬懿七人作安排;《三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多了
 楊修、龐統、周瑜、張飛、趙雲、甘夫人、劉禪、關羽、顏良、文醜以
 及六將、張春華,共添17人;《三國因》又添了28人、一名馬(以及三
 無名馬)。但改編最繁的《三國因》在文字方面用文言書寫,《三言》
 繼承年代看似居中,卻反而在白話方面加工最多。
 韓信→曹操  (平話,三言,三國因)
 劉邦→獻帝  (平話,三言,三國因)
 呂后→伏后  (平話,三言,三國因)
  蕭何→楊修  (三言,三國因)
   蒯通→徐庶  (三國因)
   許復→華佗  (三國因)
   謝公著→呂伯奢(三國因)
 英布→孫權  (平話,三言,三國因)
 彭越→劉備  (平話,三言,三國因)
   呂嬃→劉安之妻(三國因)
  許復→龐統  (三言) 
   扈徹→龐統  (三國因)
 蒯通→諸葛亮 (平話,三言,三國因)
   范增→諸葛亮 (三國因)
  丁公→周瑜  (三言)
   陳平→周瑜  (三國因)
   虞子期→馬謖 (三國因)
  樊噲→張飛  (三言,三國因)
  項羽→關羽  (三言,三國因)
   黑龍駒→赤兔馬(三國因)
   義帝→呂蒙  (三國因)
   子嬰→陸遜  (三國因)
   周蘭→周倉  (三國因)
   桓楚→關平  (三國因)
  項伯→顏良  (三言,三國因)
  雍齒→文醜  (三言,三國因)
  楊喜→卞喜  (三言,三國因)
  王翳→王植  (三言,三國因)
  夏廣→孔秀  (三言,三國因)
  呂勝→韓福  (三言,三國因)
  楊武→秦琪  (三言,三國因)
  呂馬童→蔡陽 (三言,三國因)
   丁公→于禁  (三國因)
   閔子期→張遼 (三國因)
  紀信→趙雲  (三言,三國因)
  戚氏→甘夫人 (三言,三國因)
  如意→劉禪  (三言,三國因)
   李氏→卞夫人 (三國因)
   少帝→曹丕  (三國因)
   王氏→潘夫人 (三國因)
   恒山王→孫亮 (三國因)
   龍且→馬超  (三國因)
   田廣→張闓  (三國因)
   劉友→劉表  (三國因)
   劉恢→劉璋  (三國因)
   呂祿、呂產、呂台→戰馬 (三國因)
   漂母→蔡文姬 (三國因)
   項梁→姜維  (三國因)
   章邯→鍾會  (三國因)
   董翳→鄧艾  (三國因)
   司馬欣→鄧忠 (三國因)
   呂不韋→呂布 (三國因)
   秦始皇→董卓 (三國因)
   嫪毐→王允  (三國因)
   趙姬→貂蟬  (三國因。作「朱姬」)
 司馬重湘→司馬懿(在平話作仲相;在三言名貌;在三國因名藐)
  妻汪氏→張春華(三言)
 先聊主要的差異,《三言》以蒯通轉世為諸葛亮,《三國因》則以蒯通
 轉世為徐庶,以范增轉世為諸葛亮。《三言》以許復轉世為龐統,《三
 國因》則以許復轉世為華佗,以扈徹轉世為龐統。《三言》以丁公轉世
 為周瑜,《三國因》則以丁公轉世為于禁,以陳平轉世為周瑜。
 
 這些楚漢人物不可能終生性格吻合對應的三國人物,觀察重點不妨在於
 作者特別看重他們哪一方面或者哪項單一事蹟,在《三國因》的加工,
 圍繞著曹操多添了徐庶、華佗、呂伯奢的角色;圍繞著劉備多添了劉安
 之妻的角色;圍繞著諸葛亮多添了周瑜、馬謖的角色;圍繞著關羽多添
 赤兔馬、呂蒙、陸遜、周倉、關平、于禁、張遼的角色;另外多添加在
 秦朝建立以前而並非楚漢時期的四位人物,安排為呂布、董卓、王允、
 貂蟬,又指名諸呂的三人貶為戰馬。其中,由於徐庶事蹟未必僅以曹操
 為中心,周瑜事蹟未必僅以諸葛亮為中心,陸遜、于禁、張遼事蹟未必
 僅以關羽為中心,可算是比較屬於改編特色的地方。
 簡單整理也不早了,有機會再聊。
作者: tzudata (子資料)   2017-02-20 22:23:00
認真的整理!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7-02-23 11:14:00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17-03-03 07:06:00
推整理。另,蒯通→ 後面是不是多出了三國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