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姜維在沓中的兵力推估

作者: jack0123nj (墨坎)   2016-05-23 18:17:01
看完這篇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讀鄧艾奇襲成都這段故事時心中的疑惑:
成都周邊難道完全沒有守城待援的餘地嗎?
劉禪接受譙周一班主降派的意見選擇出降放棄守城,是不為也,抑或不能也?
原文的推文有出現一種說法是成都方面見到鄧艾軍勢
誤認為漢中劍閣蜀軍主力遭到殲滅
與其負隅頑抗,不如賣個乖討個下半生的清福
可是這個說法真的可以成立嗎?
因為鄧艾並不是突然出現在成都旁邊
而是沿著陰平小道爬過崇山峻嶺出現在成都平原邊界
往成都推進的途中也遭遇了一些據點關卡
甚至還和諸葛瞻爆發大戰
這段時間的大量接觸應該可以得到足夠的資訊
判定鄧艾軍不是象徵劍閣陷落的先鋒部隊
而是一隻孤軍深入的奇軍
在這種情況下認定劍閣陷落而選擇開城投降會不會太早了
即便諸葛瞻迎戰鄧艾的軍力是蜀地最後的戰力
正史中也記載鄧艾也不是大獲全勝
反而是經歷了一番苦戰才勝出
面對這樣沒有後援,無法重建,只能現地補給的疲痺之師
成都方面擠出禁衛軍和城中軍民據城而守
有沒有可能等到南面或東面的駐防軍馳援解圍?
我有猜想過也許蜀漢朝中早就從放棄北伐的主流意見中
悄悄衍生出趁早投降的想法
諸葛亮死後北伐復國更顯渺茫
而姜維即便也是難得的奇才
但屢次北伐除了虧空國庫
就算是一時的也好
卻收不到可以和諸葛亮比擬的戰果
甚至難以招架司馬昭策畫的滅蜀戰役
丟失漢中退守劍閣
種種悲觀的氣氛中
才孕育了對我們這些後世的讀者來說
覺得突兀而沒有節操(?)的決定
但對他們而言也許只是順勢而為罷了
目前我給自己的答案是
成都不是不能守,而是不想守
但我的學識淺薄
也許各位先進還有不同的見解
還請各位指教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23 18:51:00
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跨台了,蜀漢是三國最透支資源的國度段谷一戰後,蜀漢完全透支,陳祗只能讓姜維維持大將軍名位在陳祗任內還能壓下蜀漢政爭表面化,但他死後就徹底爆發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6-05-23 18:57:00
不想守不意外,實力真的差很多.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23 18:58:00
蜀漢至此只是拖延殘命罷了,鄧艾知道、姜維知道、諸葛瞻也知道,後主當然內心清楚國家早已淘空了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6-05-23 19:31:00
asdf大所說的論點不知哪部著作有提到,想深入了解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6-05-23 19:45:00
我自己構思的XD 從蜀漢經濟模式的運作我從考古文物跟文獻對照出來的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5-23 20:06:00
有道理 之前好像有看過一篇用反攻大陸做比喻仗打太久 而且蜀漢算高壓統治硬逼出對魏作戰的人.物
作者: thanks123 (123)   2016-05-23 21:40:00
希望能分享,感覺有不一樣的體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