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姜維在沓中的兵力推估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6-05-23 01:57:23
會寫這篇是因為不時看到某些文章,甚至是書(沒記錯的話,好像連中國歷代戰爭史
也是)說姜維在沓中有強大軍力(有看過說5萬的...),我就很納悶了,如果姜維真
在沓中有這麼多的兵力,那他還求啥援軍?劉禪又哪來援軍還可以派給他?而且除非
他在跟鄧艾與鍾會作戰都不死人,否則當鍾會最後受降時又怎麼還有4~5萬人可以收
?(這是鍾會的報告上說的人數)
所以,稍微找了一下史料,就來推估一下在司馬昭發動滅蜀作戰前夕,姜維在沓中的
軍隊數量多寡。
姜維在沓中的兵力,其實史無明文,我們只能從下面這幾個紀錄來推測:
1.後主傳注引王隱的蜀記:「(劉禪投降時)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
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
2.鍾會傳:「(上表報告受降姜維部隊時)維等所統步騎四五萬人」。
3.晉書文帝紀:「計蜀戰士九萬,居守成都及備他郡不下四萬,然則餘眾不過五萬。」
4.姜維傳:「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
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
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
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
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
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5.姜維傳:「維表後主:『聞鐘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
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謂敌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
事,而群臣不知。及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
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
6.鍾會傳:「蜀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兵各五千」。
7.朱績傳(朱然傳附傳):「太平二年,拜驃騎將軍。孫綝秉政,大臣疑貳,績恐吳
必擾亂,而中國乘釁,乃密書結蜀,使為並兼之慮。蜀遣右將軍閻宇將兵五千,增
白帝守。」
8.《襄陽耆舊記‧卷二‧羅憲》:「時右大將軍閻宇都督巴東,為領軍,後主拜憲為
宇副貳。魏之伐蜀,召宇西還,留宇二千人,令憲守永安城。」
9. 華陽國志關於柳隱的記載:「遷漢中黃金圍督。景耀六年,魏鎮西將軍鐘會伐蜀,
入漢川,圍戍多下。惟隱堅壁不動。會別將攻之,不能克。」
上面紀錄我的理解如下:
1.是劉禪送去給鄧艾的報告,應該是本次戰爭開始前的紀錄(開戰前才會有比較完整
的數字,戰爭開始後應該就無法精確統計了),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全蜀國的常備
正規軍(應該是指中央禁軍、後方駐守的郡國兵、北方前線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6-05-23 02:49:00
每次看到這段都覺得慘...打了一百年人都快死光了
作者: Qaaaa (小Qa)   2016-05-23 05:56:00
可能是作戰與防守時不會只有正規軍的緣故 蜀的正規軍是十萬上下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08:26:00
那個男女口九十四萬應該只是政府能夠直接管轄的人口地方豪族勢力所管轄的人口合計應該多出九十四萬好幾倍 豪族能動用的私兵難講多少 蜀漢政權能直接指揮的正規常備軍 應該就是那十萬兩千人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6-05-23 08:45:00
推推.
作者: daniel3551 (Deo)   2016-05-23 12:35:00
姜維能以這種兵力回防劍閣也不愧為蜀國王牌了
作者: hint (take ur time)   2016-05-23 13:04:00
慘慘der...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4:51:00
劉禪就是關鍵時刻自私自利的人啊。鄧艾還離成都超遠就降了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14:52:00
我讀劉備給劉禪的遺書 與諸葛亮的出師表與遺書一方面感動外 一方面很想臭罵劉禪:你要拿啥面子去見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4:53:00
當時鐘會快退了。等鄧艾打到成都就會發現他成為後世張靈甫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14:53:00
你父皇與相父的在天之靈?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4:55:00
劉禪真的無肝無肺。後宮都被鄧艾軍隊當軍妓玩。好個"豚犬"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14:56:00
劉備與諸葛亮在天有靈 不知是否會氣得發抖?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4:57:00
按照曹操的標準。劉禪就是個豚犬阿。可憐蜀漢百姓和忠臣。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14:58:00
真的很想到劉禪墳前譙台灣國罵我一直想到諸葛亮墓 劉備墓 趙雲墓 曹操高陵去獻個花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4:59:00
還有陳壽除了曲筆還偏心。祖籍是蜀地的那怕是極不起眼的小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14:59:00
唯獨劉禪墓 我只想去譙台灣國罵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5:00:00
人物出門會友,陳壽也要記一筆。祖籍非蜀地的。湮沒不聞多矣。這就造成現代以為蜀漢人才少的假象。但從晉朝大量用蜀地官員。加上當時的共識"蜀官皆天下英俊"來看。蜀地可不缺陳壽寫他的史有省籍情結加上不得罪權貴。但是還算是良史。舉例:陳壽好友荀勖認為魏書不夠美化而外放他。東吳二陸等等大名士都在晉朝做大官。陳壽哪敢寫出真實的歷史阿。呵呵舉例2:郭淮因為後代繼續入晉後做大官。陳壽只好隱去郭淮數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5-23 15:14:00
劉禪會降也不意外啦 如果1949共軍在古寧頭跟國軍撕殺打得難分難解 結果突然一隻部隊出現在台北街頭還打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5:15:00
次被廖化打敗的事。但一山還有一山高。郭淮很多功勞都被吸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5-23 15:15:00
倒了台北駐軍 那估計中華民國那時也滅了
作者: bilice   2016-05-23 15:16:00
給司馬懿。仔細比對史料就很清楚了。另回MEREDI001舉例不當。當時鄧艾離成都遠著很。三國演義才是空降成都。正史否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5-23 15:19:00
成都遠不遠不是重點 而是你的主力部隊遠在千里之外偏偏首都附近出現了一支敵軍 而當時能走的路就是你主力部隊佈防的那條(資料上)誰想的到鄧艾會走一條沒人知道的路竄出來 而且那時也沒無線電這完意 用常理來看就是認定主力部隊遭到殲滅 敵軍才會出現在那
作者: ckshchen (尖酸苛博文)   2016-05-23 15:25:00
魏延:其實我的想法也和樓上一樣(老梗拔劍再戰)
作者: owen1phd (Cadet ATC~~)   2016-05-23 15:35:00
子午谷又要出現啦XD
作者: andy82116 (哭哭鯊魚)   2016-05-23 15:40:00
陳壽寫史有很大偏見...看看丁沖的案例
作者: phmm307 (MMorgan)   2016-05-23 16:29:00
郭淮數次被廖化打敗可已在哪看到呢?
作者: meredith001 (ああああ ̄▽ ̄)   2016-05-23 16:35:00
姜維傳 陰平攏西
作者: Qaaaa (小Qa)   2016-05-23 17:49:00
鄧艾在爬山時蜀漢已經知道了 所以黃崇有建議要去堵他 主要是諸葛瞻的戰術失當導致敗的太快
作者: erepyon (えれぴょん)   2016-05-23 18:05:00
如果滅蜀戰役鄧艾偷渡陰平失敗;鐘會撐不住,撤退被追擊。那蜀漢國祚應該可以延長好一段時間吧…
作者: hgt (王契赧)   2016-05-23 20:37:00
司馬昭的王牌是鍾會吧 不然幹嘛不讓鄧艾當主將
作者: AlbertSpeer (德國軍備部長)   2016-05-23 23:55:00
鐘會大敗 那曹魏內部的反司馬勢力會趁機反撲嗎?還有我認為豪族所轄人口較政府直接管轄人口多好幾倍考量是:漢朝末年的益州相較於其他地區算是相當和平的地區 除了個別豪族叛亂外 沒啥激烈戰亂 後來劉備與諸葛亮入蜀 都完全沒有搞吳漢那樣的殘暴屠殺所以人口大量死亡而銳減很不可能 從漢末720萬到蜀漢滅亡的94萬 我想最合理的解釋是隨著中央政權崩潰行政體系異化 既有政治社會秩序全面翻轉 多數人口轉而依附豪族 政府也依靠豪族間接管理多數人口政府能直接統治的 就那94萬
作者: khara (高陽酒徒)   2016-08-13 22:28:00
推認真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