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三國志‧孟光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8-10-14 11:06:59
→ Makucy: 樓上板友引的「太常孟鬱,河南人,熹平六年為太尉」,並非10/13 17:34
→ Makucy: 司馬彪《續漢書》的原文喔。這是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10/13 17:35
→ Makucy: 對於司馬彪《續漢書》中「郁,中常侍孟賁之弟」這段記載的10/13 17:35
→ Makucy: 注解。周天游的原文也不是寫「太常孟鬱」,而是「太常孟郁10/13 17:36
→ Makucy: 」;「孟鬱」應該是將簡體字轉成繁體字時出現的bug,「郁 10/13 17:38
→ Makucy: 」被誤轉成「鬱」是常見的簡轉繁錯誤。 10/13 17:38
→ Makucy: 另外補充,《資治通鑑》卷 57 有兩處都記載作「孟【有彧】 10/13 17:41
→ Makucy: 」,大概《通鑑》編寫時這部分是取材自范曄《後漢書》〈靈 10/13 17:42
→ Makucy: 帝紀〉。10/13 17:42
→ Makucy: 前面也提過,孟【有彧】其實就是「孟彧」;不過目前看到的10/13 17:44
→ Makucy: 傳世文獻,好像都沒有看到是直接記作「孟彧」的。若有板友 10/13 17:45
→ Makucy: 見到,還請多多補充。10/13 17:45
→ Houei: 陳壽三國志本文,有名字是"郁"沒因為簡繁轉成"鬱"的:"毣 10/13 18:35
→ Houei: 弟郁,太子中庶子"(張裔傳),或許是選擇性的轉換?10/13 18:36
→ Makucy: 這就不知道了,電腦的運算法有時很神祕,有時有的正確轉了10/13 19:03
→ Makucy: 有時卻又沒轉,加上網路上輸入原文者是否有認真校正也很難10/13 19:03
→ Makucy: 一概而論呢,網路文本可信與否差別就在這些眉眉角角。10/13 19:04
→ Houei: 某些網站是可以查得到郁 & 鬱互為異體字,只不過我在教育10/13 19:47
→ Houei: 部異體字字典找不到@@10/13 19:47
→ Houei: 續漢書原文..周天游看過的也不見得出土時,就必定為司馬彪10/14 07:58
→ Houei: 原文的可能性?或許是某個找不到史書名字有"鬱"的人,看大10/14 07:58
→ Houei: 家都把鬱輯注成郁,就跟風認定應該是郁,周也認同,亦即問10/14 07:58
→ Houei: 題根本不是出在簡繁轉換? 10/14 07:58
→ Houei: 還是周天游曾經表示過,在他的理解裡,郁跟鬱其實不算異體10/14 08:05
→ Houei: 字?10/14 08:05
→ Houei: 網路上查的司馬彪續漢書,都是寫已亡佚..在下也想知道哪邊10/14 08:21
→ Houei: 出土了百分百司馬彪的原文,感恩10/14 08:21
推 Houei: 照古人偷懶的思維模式,筆劃太多的鬱,被後人抄繕、聽口述10/14 09:10
→ Houei: 紀錄為郁,似乎還不到離譜的程度?10/14 09:11
兩篇貼文文末的推文,在這邊一起回覆。
許多記載東漢史事的古代著作,原書已經亡佚不存,
但它們的零散內容,還分散在殘留在諸多現存的古籍裡。
(例如《三國志》的裴松之注、《太平御覽》)
清代以來的學者陸續從傳世古籍中蒐集各種亡佚著作的殘留文字,
將之整理、校勘、編輯起來,成為亡佚古書的殘本;
這種蒐羅編輯成的殘本被稱作「輯本」,
其中記載東漢史事的著作主要可整理成八部輯本,
(七部可知作者,一部不知作者)
合在一起總稱為「八家後漢書」。
周天游是現代學者,他把八家後漢書進一步加以校勘、整理,
並且加上注語(註解),
周天游的這些注語,包括了校勘、考證、解釋等各方面的內容。
我在推文裡會說:
 「『太常孟鬱,河南人,熹平六年為太尉』,並非司馬彪《續漢書》
  的原文喔。這是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對於司馬彪《續漢書》
  中『郁,中常侍孟賁之弟』這段記載的注解。周天游的原文也不是
  寫『太常孟鬱』,而是『太常孟郁』」
是因為「太常孟鬱,河南人,熹平六年為太尉」這段文字:
 一、這是周天游的注語,並非司馬彪《續漢書》原書中的文字。
   它是周天游對於「郁,中常侍孟賁之弟」這段古代記載的補充註解。
   司馬彪《續漢書》原書只有說「郁,中常侍孟賁之弟」,
   (而這段文字,是因為《三國志‧孟光傳》的裴松之注有引用到,
    後人才得以知道其存在;
    這段文字是從《三國志‧孟光傳》裴注裡「輯」出來的)
 二、周天游的注語原文為「太常孟郁,河南人,熹平六年為太尉」,
   並非「太常孟鬱」。
網路版文獻不時會有文字訛誤,以前我自己參考時也發生過幾次,
這次剛好遇到這樣的情形,所以藉此提醒板友留意。
司馬彪《續漢書》原始版本,現在我們無人能見,
周天游同樣也沒看過。
周天游也是整理前人的工作成果,加上他自己的進一步研究,
於是有了《八家後漢書輯注》這部新的輯本整理本,
輯本的工作原則,是看到以前的書怎麼寫,輯本就怎麼抄錄下來,
有問題、有修改的地方,則放在注語、按語或校勘記當中,
以便讓其他人知道輯本的編者怎麼是如何處理的。
可以想見,周天游看到的前人成果裡也都是記載「郁,中常侍孟賁之弟」,
加上沒有其它古書裡的這段文字是把「郁」寫成「鬱」,
那麼周天游便如其所見地沿用「郁,中常侍孟賁之弟」的說法。
這不是跟風,而是如實反映其所見和前人所見。
輯書必須眼見為憑,即使要修改也必須說明修改依據,
周天游「輯注」的「注」,有不少內容就是在說明有修改處的依據為何;
如今周天游注語對於該處的「郁」字並無任何補充說明,
可知周天游看到的前人輯本與古籍裡,
這個地方都是記載成「郁,中常侍孟賁之弟」。
除非有其它具有證據力的證據,
否則懷疑這裡的「郁」其實是『鬱』的說法,頂多是假設。
(而在〈成陽堯廟碑〉、袁宏《後漢紀》、范曄《後漢書》等不同古代文獻,
 都把孟郁的名記載為「郁」、【有彧】的情況下,
 我認為「郁」其實是『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至於平時所見的網路文字裡面的錯字是否是電腦軟體簡繁轉換的問題,
看多了就能分辨了,維基文庫裡就充斥著這種情況。
即使是現代熱騰騰新出版的書,
對岸作者的著作所出的繁體版本,也很常見到這種轉換錯誤,
這就只能歸責於出版社的編輯、校對者了。
把「孟郁」寫成「孟鬱」的網路版文獻,
也是因為上傳網路資料的編輯者並未作有效校對而出錯的例子。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7-10-13 17:34:00
樓上板友引的「太常孟鬱,河南人,熹平六年為太尉」,並非司馬彪《續漢書》的原文喔。這是周天游《八家後漢書輯注》對於司馬彪《續漢書》中「郁,中常侍孟賁之弟」這段記載的注解。周天游的原文也不是寫「太常孟鬱」,而是「太常孟郁」;「孟鬱」應該是將簡體字轉成繁體字時出現的bug,「郁」被誤轉成「鬱」是常見的簡轉繁錯誤。另外補充,《資治通鑑》卷 57 有兩處都記載作「孟【有彧】」,大概《通鑑》編寫時這部分是取材自范曄《後漢書》〈靈帝紀〉。前面也提過,孟【有彧】其實就是「孟彧」;不過目前看到的傳世文獻,好像都沒有看到是直接記作「孟彧」的。若有板友見到,還請多多補充。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0-13 18:35:00
陳壽三國志本文,有名字是"郁"沒因為簡繁轉成"鬱"的:"毣弟郁,太子中庶子"(張裔傳),或許是選擇性的轉換?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7-10-13 19:03:00
這就不知道了,電腦的運算法有時很神祕,有時有的正確轉了有時卻又沒轉,加上網路上輸入原文者是否有認真校正也很難一概而論呢,網路文本可信與否差別就在這些眉眉角角。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7-10-13 19:47:00
某些網站是可以查得到郁 & 鬱互為異體字,只不過我在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找不到@@續漢書原文..周天游看過的也不見得出土時,就必定為司馬彪原文的可能性?或許是某個找不到史書名字有"鬱"的人,看大家都把鬱輯注成郁,就跟風認定應該是郁,周也認同,亦即問題根本不是出在簡繁轉換?還是周天游曾經表示過,在他的理解裡,郁跟鬱其實不算異體字?網路上查的司馬彪續漢書,都是寫已亡佚..在下也想知道哪邊出土了百分百司馬彪的原文,感恩照古人偷懶的思維模式,筆劃太多的鬱,被後人抄繕、聽口述紀錄為郁,似乎還不到離譜的程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