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第一篇獻給 2017.11.05 紐約馬拉松

作者: hebe274 (小小)   2017-12-02 12:25:15
網誌圖文好讀版:http://ayurunwithluv.pixnet.net/blog/post/98048973-ayu
先前就耳聞紐約馬的難度號稱是六大馬中的五星程度,加上中籤率也僅比東京馬拉松好一
咪咪:15%左右,一直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就報名了,還(好死不死)幸運抽中。
賽前
如何到達史坦頓島
大約七、八月可以選擇到達史坦頓島的交通方式,有渡輪、巴士兩種,聽說搭渡輪可以看
到自由女神(上船後坐右手邊才看得到); 而我是選擇搭巴士,動線規劃的沒有很妥當(
圍欄只有圍半邊,因此很多插隊的),如果求快,可以直接插隊從前面排,大概等了快一
小時才上車。上車前也只會確認號碼布,可以不用帶證件。巴士上幾乎都是補眠的人,蠻
安靜的,大約一小時抵達史坦頓島。
要記得在時間內去做選擇,不然就只能等到EXPO的時候去選擇剩下的班次和交通。
寄物方式
如果選擇寄物(Bag Check),則賽事結束後要走的比較遠才能拿到東西,不過由於賽道上
不能帶水袋背包,所以如果怕麻煩還是可以選擇寄物。
如果選擇不寄物(Post-race Poncho),賽後可以領取帥氣披風一件,私心覺得好值得,有
很多跑者也都推薦不寄物領披風當紀念,加上今年遇到濕冷天氣,披風真的很剛好。
EXPO
EXPO的地點蠻像台北的世貿,本來想要第二天下午去,前輩提醒說一定要第一天早上就去
逛,不然很多小size的衣服都會賣光
還好我有聽話,大概十一點多到,人還不算多,盡情拍照盡情買,逛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明
顯感受到越來越擁擠,還好這時候該買該拍的都已經差不多了。
紐約馬的廠商感覺沒有東京馬的多元,大多是補給包、運動飲料、腰包、運動鞋(我以為
會有NIKE,adidas竟然沒有)廠商,不像東京馬還有啤酒、防曬乳、御守、BMW都來了。
領取號碼布
大約在賽前兩週會收到官方通信,記得去印Confirmation Letter,在領取號碼布的時候
會看護照及Confirmation Letter喔!!!
分區起跑
由於紐約馬的人數過多,採分區起跑,並依照完賽時間分Corral & Wave。越後面的Wave
,可以較晚出門;越前面的Wave,如果來不及,可以等下一Wave再出發,但後面出發的不
能提早。
而Green Corral的起跑區是橋下,藍色和橘色則是分別橋上的左右邊。
路線
橫跨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布魯克林區(Brooklyn)、皇后區(Queens)、布朗
斯區(Bronx)與曼哈頓區(Manhattan)五大區與跑者心中的小惡魔三座橋
韋拉札諾海峽大橋(Verrazano Narrows Bridge)→5K 第四大道(4th Avenue)→15K
貝德福大道(Bedford Avenue)→20K 曼哈頓大道(Manhattan Avenue)→25K 皇后區大
橋(Queensboro Bridge)→30K 第一大道(1st Avenue)→ 麥迪遜大道橋(Madison
Avenue Bridge)→35K 第五大道(5th Avenue)→40K 中央公園(Central Park)
APP for tracking
賽前約一週公佈官方TCS NEW YORK MARATHON APP,可以盡情追蹤你想追蹤的跑者,知道
他們跑到哪裡,並且依照你的速度預估完賽時間,好讓來加油的親友們方便追蹤。
賽前遊行和煙火
在週五,官方在中央公園舉辦賽前遊行並施放煙火,可事前在官網申請當自己的國家代表
隊,穿著代表自己國家的服裝、旗幟等,通常是申請了幾乎都會通過。
其實在紐約馬這場賽事可以強烈感受到美國種族大熔爐的氛圍,即使在時代廣場看到電視
牆轉播,仍然很激動!
賽前練習
本來預計在賽事半年前開始訓練,還烙狠話要去跑山練上坡,誰知五月開始就已經熱到連
晚上出門都考慮再三,一週僅跑1~2天(掩面逃跑),一次約10K
一直到九月火燒屁股,一週維持跑2~3天(才多一天),兩週跑一次LSD(約15K就投降)
10月趁著中秋連假,終於跑了一次25KM和21KM,加上從未坐過長途飛機,是否能適應時差
加上能否完成難度較高的紐約馬都是問號。
賽事當天
抵達史坦頓島後會先通過安檢,接著就到了選手村,大家可能會擠在前面的廁所排隊,如
果是Wave I,抵達後沒多久就開放可以進去起跑區等待,裡面廁所更多。
而選手村現場有貝果、熱咖啡、熱可可、熱開水(這個不用排隊,自己來)、各種補給品
可以吃,只是我太晚發現(排廁所排太久,加上地點比較靠內側),排了太多人。
這時候很多人會保暖衣物脫掉放在起跑等待區的舊衣回收桶,由於天氣實在太濕冷,應該
連10度都不到,加上在海邊風大,身體一直熱不開,看到很多人也脫到剩背心短褲,我也
一時腦充血把保暖衣物都丟了T^T
其實可以等過了第一個橋之後熱了身再脫。
而在等待的過程,真的如前輩們說的,很多人男士會在路邊「解放」,記得人要避一下,
但眼睛可以不用:P
Wave I在09:50起跑,跑沒500公尺就遇到第一座橋,它讓我覺得最長最難熬。由於這次練
習的強度和次數都不太夠,因此依照跑友建議,我上橋時都用走路的,下橋後再慢慢開始
跑,本來以為應該很多人會跟我一樣吧? 結果發現大家即使上了橋仍然衝衝衝,和東京
的歡樂跑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反正就是享受被刷刷刷爆卡的感覺。不過這樣可以確保我這
種業餘兼休閒跑者面對紐約馬這種較硬斗的賽事時無傷完賽啊!
在進各水站的時候也要注意地上濕黏的紙杯,小心被絆倒,或是被旁邊跑者灑出來的水給
濺濕(苦主在這裡)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終點前兩公里的中央公園真的會讓人唉爸叫母,上上下下的坡度沒有在
開玩笑,有時候遠看以為是平地,跑近發現竟然是另外一個坡,也沒有比較輕鬆啊!(千
萬不要以為橋跑完了就沒事)加上兩側的觀眾非常多,臉皮薄的人根本不敢停下來,因為
你會被旁邊熱情的民眾喊加油喊到不得不跑起來!
這次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經過每一區都會有各自的特色,布魯克林的房子和曼哈頓的就
不一樣;經過布朗士區也會突然發現兩旁群眾以黑人居多,唯一不變的就是,他們都用各
種熱情的方式為你加油,有遞衛生紙的、香蕉、橘子、樂隊敲鑼打鼓、唱歌伴舞、更有一
雙雙小手伸出來等著你擊掌,不時也有紐約市警察們騎著重機呼嘯而過,群眾們也會高喊
「N~Y~P~D~」,整個城市的沸騰氣氛不因天氣有絲毫減少。
至於補給的部分,紐約馬的官方補給就沒有像東京馬豐富。一直到30K之前都只有水和運
動飲料(而且美國的運動飲料喝不習慣),30K開始才多了能量膠和香蕉,這時候飢寒交
迫、覺得生無可戀之際,像是抓到了救生圈一般,倉促地撕了能量膠(這時候手凍到連出
力都有困難),一吃又反胃,這時候腦子就出現各種髒話謾罵自己(好孩子不要學),到
底為何花錢又出力這麼遠一趟來這裡受苦受難(大悲咒請下)。
此時突然聽到有人大喊「台灣加油!」,雖然是個小女生喊的,旁邊仍然有嘈雜的各國
語言,不知道為什麼這一刻對於家鄉的語言特別敏感(明明在台灣耳背很嚴重),竟然讓
我聽到了!!!真的很感謝來加油的台灣人,雖然不認識你們,但你們的一聲「加油」在
當時都是給我前進的動力。
從終點到離開至街上還要走一公里左右,這時候會發賽後補給袋,內有蘋果、水、奶昔、
甜到爆巧克力、開特力(聽說是NBA球員最愛的運動飲料?),我只覺得除了水和蘋果能
吃,其他一喝都差點吐出來,又奶又甜,真的是服了這些食物飲料。
雖然跑的時候各種氣,但跑完回到台灣還是很不爭氣的報名2018柏林馬。
賽後
跑完後的隔天-「賽後星期一」(Marathon Monday),處處可見穿著馬拉松完賽衣服或戴著
獎牌的人出現在各景點或逛街上班。聽說當地人都會穿上一個禮拜,但據我的觀察,大概
第三天之後就少很多啦XD
我是在經過百貨公司安檢時有備受禮遇,警衛看到就笑著對我說「恭喜你完成馬拉松!」
並直接放行;在布魯克林的某間餐廳時,隔壁桌的一對夫妻離開時特地到我們這桌確認我
們是不是完賽者?當我們說是的時候,他們也很大聲的說恭喜;就連逛街的時候,幾位店
員也會跟我聊一下關於馬拉松,還叫我要「Keep running!」
這是第一次讓我覺得馬拉松並沒有隨著賽事結束而結束啊!
而賽後的週一~週四在中央公園有「獎牌刻字」(USD25)及「購買印有自己名字的報紙」
(USD2.5),前者據有去現場排隊的跑友說大概要排1.5HR左右,且因為人數太多,後面幾
天都有縮短服務時間,明年要參加的跑者記得提早提早去嘿!至於後者則是有完賽時間的
限制,完賽時間(不是進終點的時間)需要在5小時內才有名字ㄛ!
另外根據跑友提供的小道消息,在SOHO附近的一間店叫NOAH有提供完賽海報,但因為我去
的時候已經沒有了,當下失望的表情全都一覽無遺,老闆和店員人都非。常。好的說要送
我其他東西,超級開心。
紐約馬拉松,對你真是又愛又怕啊!
作者: ptt123456 (waiting for you)   2017-12-02 13:31:00
一年兩場六大馬,恭喜完賽!!!
作者: mesenchymal (間葉)   2017-12-02 14:12:00
兩場難抽的連續抽中,超幸運的!
作者: apr25th (是我的太完美♥)   2017-12-02 21:53:00
好用心!期待妳六大馬全達標~~
作者: regeirk ( )   2017-12-03 13:14:00
寫得很認真給推
作者: davehung   2017-12-03 23:11:00
好有趣的分享啊 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