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機車道規劃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16:43:52
※ 引述《XDylan (初心者)》之銘言:
: 我不是什麼專業的,只是在路上也騎到懷疑人生的本科生
: 正好有些心得可以分享
: ※ 引述《Tudo11927 (黃土豆)》之銘言:
: :   前陣子剛好有騎車路過新北大橋,斜張橋設計和重翠大橋的環快64共構段真的很
: : 壯觀,但有個小小的問題...新北大橋繞過橋塔的彎道也太不人性了吧,感覺是腳踏車
: : 道等級的設計速率(現場標示好像是15還20之類的神奇數字),那個寬度跟轉彎半徑感
: : 覺像是本來沒有設計機車道而後來硬塞的,沿路還有1/3的路幅是水溝蓋。
: 沒錯
: :   想問這些機車道當初在設計時的標準是如何訂出的?或是有沒有設計速率可言?
: 傳統的交通工程,是以四輪以上汽車為規畫對象
: 如果某條道路滿足大型車的設計要求,小型車或機車一定可以行駛沒問題
: 歐美日不若臺灣大規模限制機車路權,因此他們也甭對機車處理
: 當臺灣嘗試解決機車問題時,在交通工程方面自無國外規範可參考
: 可說是一步步摸索,發展成現今的模樣
: 例如早年紅燈時,機車會鑽行到前方越過停止線,甚至占用行穿線停等
: 且機車延滯低 加速快的特性
: 誕生了機車停等區
: 又早年法規規定:
: 一、在未劃分快慢車道之道路應靠右行駛。
: 二、在已劃分快慢車道道路,輕型機器腳踏車應在慢車道行駛,重型機器腳踏車依標誌
: 或標線之規定行駛,無標誌標線者,得在快慢車道行駛時,但在快車道行駛時,除左轉彎
: 外,應行駛於最外側車道。
: 這樣的規定講求機車需行駛在外側
: 但左轉彎時例外
: 這不就是現在路上老一輩的騎車方式嗎?
: 更別提以前的機車考照有多簡單了
: 回到原po的問題
: :   再如大部分主要橋樑如果有匝道匯出入的大都會以實體分隔島把慢車道隔開,但
: : 路寬普遍窄得可怕,通常只要有事故就是保齡球+全線堵死,一開始的設計規畫是不打算
: : 讓車流併排嗎?
: 臺灣處理機車的思維就是:能分開就分開
: 遇高速公路交流道需繞道行駛
: 推測是為了避免靠右而順勢上匝道
: https://www.freeway.gov.tw/NorthArchives/Archives2.aspx?F=15&ImgID=107#
: 看民63年的高速公路標誌圖說就能窺知
: 同理也能在主要橋梁上看見
: 寬度的部分,臺灣道路橫斷面的配置
: 往往是先滿足汽車的需求
: 有剩下的話再分給機車 腳踏車 行人
: 在<<機車專用道之設計與設置準則初探>>(運研所2001)中
: 即言明若道路寬度不能容納足夠的禁行機車道,則不佈設機車道
: 該論文建議的機車道寬度是
: 單一車道2米,最小1.5米
: 雙車道3米,最小2.5米
: 雙北橋梁的慢車道大約在2.5米~3米
: 注意這是2001年的論文
: :   另外有的機車道設計也很神奇,像是重陽橋的180°大迴轉(前陣子改線了,從15
: : 提速到25)或是像各交流道的機車繞行道,路寬窄又是急轉彎;又或是楠梓百慕達之類
: : 的涵洞+急彎(是說好像路寬跟半徑都比重陽和重翠好了)
: 1991年通車的重陽橋哪如今日考慮的那麼多
: 機(器腳踏)車被視作慢車規劃
: 區區邁入汽車時代的過渡性運具
: 受限於實體分隔與汽車專行匝道與空間不足
: 設計速率偏低是自然不過
: 我認為臺灣的交通工程除了機車設施以外
: 還有很多問題
: 諸如交岔路口設計,左轉車道不內縮,干擾直行動線
: 直行車道也不會對齊,動線不清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2ypgU1pM8
: 還有缺乏人行空間等問題
: 交通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 車道線寬度不對
: 斜紋方向錯誤..等細節
: 機車優先道?慢車道?機慢車優先?
: 一直都不夠嚴謹
: 總結原po的問題
: 簡單說就是
: 不夠重視
我看只是想騙工程吧
就〝基本功〞而言
正常的專家、學者會這樣跟你說
-駕照不要亂發
-罰金要有點嚇阻性
-將事故與罰單紀錄列入車險的增減評估
-去抑止玩關說銷罰單的現象
對有交通壓力的聚落
-大眾交通網的擴張是必要
-對末端使用者來說,大眾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本必須低於私人運具。以台北的狀況,譬如
企業不再支付交通輔助費,直接發1280大臺北吃到飽交通卡,可能是政府贊助一部分,一
部分企業自付,當然企業能全額自付是最好...。
這是國家發展的基本功,沒有捷徑,但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交通運管政策,並沒有在基本功
做任何努力,而是採取旁門左道,最後就是,台灣人不會開車、也不會騎車,不是指不會
駕駛交通工具,而是不會與其他用路人互動。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0589113.A.B55.html
以造成的效果以及政府的反應來說,個人推測是為了以下利益
-悠哉的公務員生活
-無上限的交通工程預算
-地方政府罰單收入的增長
-以銷單的手段展示特權換取支持率
也疑似為了守護這樣的利益,所以大型重機不能使用高速公路,因為開放高速公路權,會
破壞原本由謊言建構的環境。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0622975.A.CDF.html
汽機車分流的系統性缺陷
而很多台灣人騎車無意識靠右行駛的錯覺,是來自於汽機車分流政策,因為內側車道禁行
機車,外側畫上沒屁用的機車優先道,最後,政府再推廣“機慢車靠右行駛”的交通安全
宣導以及規則。
但外側車道主要功能是匯入與匯出車流,交織量最大的車道,再加上路邊停車。
於是形成的現象是,機車騎士“習慣性”行駛於路肩與四輪死角,這在正常國家都是危險
駕駛齁~,但是呢,不靠右行駛就會受到蓄意攻擊,像是逼車。
真的傻乎乎騎車“靠右”行駛,就撞得亂七八糟惹,因為路邊停車開門被彈飛的、被貨車
輾的(然後媒體就掰說內輪差)。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16:45:00
我好像忘了提擁車條件
作者: Cascadia (N/A)   2018-06-14 19:16:00
你的專家學者只在乎監理?3E - Education Enforcement Engineering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20:08:00
嗯嗯,教育、工程、執法,然後內容呢?
作者: Cascadia (N/A)   2018-06-14 20:25:00
交通工程對安全的影響甚鉅,並不是只有監理待轉區的設置細節就是一例不合格的例子https://goo.gl/maps/VNnnq7L57AF2切入角度過大 導致許多騎士經由前方行人斜坡繞進去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20:41:00
不是待轉格設計得如何,而是那玩意不應該存在
作者: Cascadia (N/A)   2018-06-14 20:45:00
我是舉例反駁你認為只有監理有益交通安全的論點 別跳真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20:51:00
執法我沒說到執法障礙?還是工程面我沒提到大眾交通?
作者: Cascadia (N/A)   2018-06-14 20:57:00
你完全忽略了traffic engineering(交通工程),泛指透過標誌標線號誌等管制交通的工程就我看來現在機車的問題很多可以透過交通工程解決(像上述待轉區設置不良的案例)
作者: NiChu (氵尼~~魚禾火~~)   2018-06-14 21:05:00
其實說到底,工程手段只是最後的一道防線...源頭管理才是最重要的,但是源頭管理也是會得罪最多選票的部分...
作者: orzmaster (哈榭爾)   2018-06-14 21:09:00
很遺憾,在台灣,工程面只是淪為謀財害命的手段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6-14 22:14:00
謀財害命?那你是怎麼回到家發文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