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中橫高要不要蓋?

作者: rockocean (大膽刁民)   2016-08-28 21:14:16
借題請教一下
如果以國家戰略角度來看 將嘉義台82東西快速道路延伸到台18線觸口地區再繼續向東
跨越八通關地區到達花蓮玉里鎮與台30線玉長公路對接
這條台82東西橫貫快速道路-新八通關快(?與台30玉長公路搭配 可以把台灣島西側的
嘉南平原台1/台3/台17/台19/台61與國一/國三和台灣島東側的花東縱谷台9線及海岸山脈
的台11線統統連接
這條新八通關快和本文的中橫高 這二條橫貫高速公/快速道路如果建成 對台灣島東西
兩側的經濟民生和軍事國防還有環境的影響?
作者: jrxcombine (浪人中.....)   2016-08-28 21:23:00
新中橫(玉里玉山線)都沒蓋了........要是早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前就蓋新中橫算了 八通關那邊地質真的不適合蓋路.....
作者: zirconium (zirconium)   2016-08-28 21:47:00
"臺灣自然生態保護區" 這樣事實下東西向國道無解另外是東部開發條件無法達到西部六都中一都開發後目前國家常用的土地重劃抵費地賺錢都無法使用沒錢付工程費,經濟首先出問題.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04:11:00
比花東都還有本錢和條件開發的宜蘭,國道通了,都還沒能妥善規劃因應交通改變,是不是可以當成一個前車之鑑?公路交通從來不是只負責蓋馬路而已就像管水利和疏浚的規劃,不是只有拉管線蓋溝渠而已吧
作者: hasiba (小柴)   2016-08-29 11:19:00
推樓上三位推文的觀點!不光是公路建設過程中工程難度及生態衝擊公路的開通可能是地方發展條件之一,但也絕不是萬靈丹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18:58:00
但應該有另一派跟我想法一樣的人 不求高快速公路 只要有一條能穩定左右至少各一線 冬天不用冰封的東西向道路一個旅客數與旅館屌打西部眾多縣市的地方 求發展建公路?到底為啥有些人開口閉口就是開發? 多數民眾只求交通便捷
作者: billlushana1 (藍腹鷴火箭炮)   2016-08-29 20:10:00
新中橫預定路廊會經過台灣黑熊生態區大分,路一蓋就損毀脆弱的環境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1:50:00
所以說,努力把台8線青山德基段及梨山福壽山農墾限制做好這種方式不是更健康,代價更低嗎?台14甲只是硬扛起了這17年以來替代中橫的任務,但從非是要真正變成中橫公路另外,再回覆關於"旅客旅館屌打西部縣市"的說法,那恐怕要弄清楚,真正從西部中段(新竹-嘉義)出發前往花蓮的來客又佔了多少的比例,如果超過七成來客出發地不在那,這麼就算花東屌打西部縣市的旅客數又如何呢?他們來客原來也被北桃南高屏瓜分了絕大半數的來客數,這樣對照有意義嗎?至於開發,難道您不認為台14甲清境段的開發已經過度了嗎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09:00
我是在講 目前花蓮的旅客數早已超越西部許多縣市 這條路要開闢為的是能有正常的交通 而非開發 台灣人口集中在北部也不可能往南到台中南投再到花蓮 不知為什麼討論的一直在講開發? 然後 就是希望找原中橫高或附近的路廊降等有一條省道 台14甲就是問題一堆 清境遊客塞成一團 上面武嶺又會冰封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18:00
如果走能高而不打長隧道一樣是冰封,另外清境會塞,跟這條路要做為往來東西部的原因相當小,一大半都是單向來回所以話說回來,那"貫通的需求"真正意義何在?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20:00
之前中秋連假花蓮往台中方向 過天祥一直到大禹嶺 對向來車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21:00
誰擔得起霧社-銅門段一帶再建條中橫或略高等級公路風險?另外台14甲的交通狀況惡化是國6開通加上替代台8左線而起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25:00
到底是清境開發過度還是國6開通替代台8左線塞車?前面又講往來東西部原因相當小 大半都是單向來回?清境地質風險新聞也報了多次 是要等到毀了再去找霧社銅門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27:00
清境和國6開通及替代中橫互為因果,國6開通的原因顯然加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28:00
或其他路廊的'風險'? 還是繼續當沒事繼續走清境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28:00
大了西部單向往返的需求,而替代中橫使其成為中途站,這種因素疊加可不互斥吧?所以逐步恢復台8線西段不正也能回答你的問題嗎?改良梨山水保狀態恢復台8線,和另開一條更難評估風險成本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32:00
你上一篇也講德基 別人也只能期待 另一條公路了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32:00
的省道級公路,兩相評估之下,很明顯吧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34:00
臨37距離梨山還有多遠 中橫在梨山那邊路斷次數的不多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36:00
你這理由不就跟反國4興建公老坪隧道是同一類說法了嗎?真正碰上921等級的斷層活動帶,什麼山區公路都必然等著塌臨37選了更靠近大甲溪河床的線,上游水保不重要???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40:00
那就是我和他們的不同 我支持中橫改長隧道 經過危險區不過好像有人反長隧道的那才是和反公老坪隧道的類似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44:00
反公老坪隧道的說法就是舉通過斷層活動帶如果以斷層活動帶來看,沒有一條長隧道能保證閃過斷層帶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46:00
所以我也不懂你在跳什麼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51:00
"中橫在梨山那邊路斷次數的不多"這不就你用來辯的說詞嗎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52:00
中橫目前卡在臨37那邊的問題 梨山路是正常的 梨山在水保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53:00
說得好像上下游之間的關係影響不大一樣,這不就是問題?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54:00
臨37 落石是從山壁上面來 路從山壁上面塌 不是落石從梨山一路滾到臨37 也不是梨山水保不好一路塌到臨37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55:00
臨37最大的危險是路基被大甲溪掏空的問題,不是落石如果落石是個必要解決問題,按你的長隧道主義,天祥到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2:57:00
因為不要長隧道 你就只能去往大甲溪爭地 各種要求不斷自行限縮 終於縮到一個想要的答案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2:57:00
燕子口也只有像你講的打長隧道避落石你把長隧道講得太萬能了,就連低海拔的八卦山隧道都無法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00:00
沒有那麼萬能 總比自行限縮去跟大甲溪爭河道好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00:00
證明它真能通過921考驗,貫通在3年後,雖然它自稱通過921那更不用說中高海拔的長隧道工程考驗了,誰敢打包票?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01:00
與大甲溪爭河道連個梅雨季都過不了 還在想百年大震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01:00
3+1橫公路,或是哪條越嶺公路不是沿溪谷修築的?連台灣的新生褶曲地形的多坍塌落石都無法認清,還講建設?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03:00
每年溪水暴漲 還與河爭地?臨37最大的危險是路基被大甲溪掏空的問題,不是落石 <-??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07:00
上游水保問題不就是德基最該考量的?忽視上游植被開發,怎麼有辦法談河川沖刷?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10:00
河川沖刷乃是必然 峽谷就是如此而來 減緩梨山開發是一回事道路不該開到河道附近高度是另一回事 臨37 921前走過那段根本很難看到大甲溪 坍了之後 搶通就用往下走 就像南橫許多中斷通車的都走在河床溪谷 那當然被水沖就毀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19:00
你還真以為中高海拔,想長隧道就長隧道啊溪谷多坍塌地段就是因為減低山坡地崩塌的土石量才會往下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27:00
http://cmdweb.pcc.gov.tw/pccms/owa/guesmap.userinn然後就繼續看台中市和平區在興建明隧道遲早蓋成超長明隧道 可是因為在河道旁 雨季一來 路與明隧道就都再見 不能想長隧道就長隧道 於是就想明隧道就明隧道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33:00
要長隧道: $$$$$$$$+必要性+技術(其中台灣的地層活動和造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34:00
就不斷復舊工程 不斷編預算 就這樣20年了~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34:00
山運動的狀態,是否有能力與必要興建中高海拔長隧道,沒人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36:00
當然啦與河爭地 蓋明隧道都有能力 錢也沒那麼多 繼續20年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36:00
能為這樣的長期得失擔起責任)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38:00
是啊 沒人想擔 中橫南橫可以繼續不斷復舊 不斷丟小錢(相比之下) 不斷蓋可行的 然後錢每年就消失在河道錢這樣丟了1,20年 不知道累積起來離長隧道還有多遠派人上去刷坡 修路 每年也看到新聞被落石砸走掉 繼續下去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45:00
長隧道要蓋,大多數要重新選線,不會只有隧道工程款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46:00
必然傷亡人數超越雪隧傷亡人數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46:00
然後可以參考一下,難度不算太難的玉長隧道都沒那輕鬆了不同地形拿來和雪隧比也太奇怪了,要比也跟沒國5的北宜比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49:00
我比的是繼續施工人員的傷亡人數 那當然是和北宜比 不是比國5路上人車的傷亡人數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29 23:53:00
如果你不會太健忘的話,也可回顧基平隧道的故事不同地方和環境難度的工程,可以放在一起比啊?雪隧替代的交通不跟台9北宜段,難不成跟其他橫貫公路比?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29 23:59:00
我都講施工人員傷亡數了 當然和目前國內最長隧道的來比這是不建長隧道繼續可能傷亡 與 興建長隧道可能傷亡 比較如果我沒有貼公共工程委員的標案管理系統 沒看過的連想都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04:00
還可以這樣比喔 XD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05:00
會有 也不會知道台中和平 每年不斷地在XX颱風復健蓋明隧道論錢 這麼多年 復健與明隧道的錢 都要超越長隧道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07:00
你的比法就好像用"不爬山的旅遊死傷"比"登山的旅遊死傷XD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07:00
論風險 死傷工作人員數 都要超越雪隧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08:00
然後用爬金面山三角崙山死傷數,去比大甲溪戲水死傷數 XD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08:00
最後只剩XD嗎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14:00
雪隧開闢遭遇斷層破碎帶、湧水、擠壓、岩爆 我當然以目前長隧道遇到最多困難的來比 如果又其他台鐵或高鐵隧道遭遇的問題比雪隧多或複雜 就拿那個來比 這就是你講的可能代價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16:00
你知道什麼叫做機會成本嗎? 你舉的例子都不是機會成本。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17:00
與風險 北宜公路是有隧道遇到那些嗎 我跟他比幹嘛我還知道外部成本耶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20:00
中橫和南橫地形地質條件,才要問,雪隧能拿來比嗎?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20:00
比北宜更可笑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21:00
在講中橫公路的問題,提雪隧,很顯然就是不懂機會成本。提供同樣的交通任務和聯絡節點的功能才能比啊我們明明在講如何評估穿越白姑大山或能高山的工具成本結果你一直說,從坪林潛盾金面山下的例子可以佐證我於是回應你,雪隧取代的機會成本是台9北宜公路。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24:00
講臨37 台8建長隧道你又跳到中央山脈了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26:00
那到底是誰跳針,不懂機會成本的立論基礎呢?最前面不是說中橫東線和西線貫通嗎?我一次舉齊喔不要自己邏輯錯亂就講人跳針,只會更顯得自己站不住腳。(本文推文你的最前面兩行,命題按你給的討論,感謝!)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30:00
我在跟你講 台8 臨37這區域 這段時間來 不建長隧道的傷亡人數都要超越雪山隧道的傷亡人數 中橫要的還只是一個左右各一線的單孔隧道 沒有要求像雪隧加導坑3個隧道雪隧只是我所知道國內工程最困難的長隧道 那你要講效益成本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34:00
那應該評估的是此地另外替代方案的工程成本,怎會提雪隧?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36:00
因為高山隧道可能遇到的問題雪隧大多遇到 所以提他 這就我講如果其他台,高鐵遇到更困難的就用那個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38:00
穿越數倍距離厚度的山地/海拔多2~4倍的山脈,跟雪隧比?雪隧不是高山隧道捏,拜託一下。(暈)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40:00
較可行的做法當然是 類似蘇花改 長隧道 出來 然後再接另一個長隧道 一個隧道通到底鐵定是不可能你一直要人比和評估成本 自己都知道國內就沒有那種案例工程成本連個計畫評估路線設計都沒做 我用天眼通猜?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45:00
台8德基-谷關段,跟蘇花改相比,呃,似乎也差很多台灣高山隧道之所以不敢輕易嘗試長隧道,就是沒有任何超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47:00
那你說拿什麼比啊 國內就沒有
作者: muching (somethin' sparkle)   2016-08-30 00:47:00
過800m的最大埋深工程紀錄,上述我們提的區域動輒超過。那不就是答案了嗎? 你以為的解決方案風險成本讓人止步
作者: xxxcc (雙手插口袋墊起腳)   2016-08-30 00:55:00
那就是繼續颱風復建 繼續明隧道 繼續施工人員死傷 不斷Loop臨37與南橫就依然不期不待
作者: traystien (青春18きっぷ)   2016-08-30 09:26:00
有啦 以後蓋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就需要蓋超深最到了 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