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太魯閣號事故最終調查報告點5大肇因 罹

作者: NTKingsman (虎山洪金寶)   2022-05-11 11:38:15
公共電視台
太魯閣號事故最終調查報告點5大肇因 罹難家屬:只有改善建議、不見實踐方案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80263
黃立偉 陳柏諭 SNG小組/新北市報導 發布時間:2022-05-10 19:51 更新時間:
2022-05-10 20:26
發生在去年4月2日的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造成49人死亡、213人受傷,也是台鐵近60
年以來的最嚴重意外 ! 繼去年8月,公布了事實資料報告之後,運安會今天公布了最終調
查報告,有5分多鐘的事故動態模擬影像,點出了有可能的5大肇因,同時向台鐵、交通部
、鐵道局、營建署、工程會,提出16項改善建議。只不過,罹難者家屬團體,依然痛批運
安會難有作為,整體報告,只有改善建議,看不到具體實踐方案。
默哀1分鐘,公布太魯閣號最終調查報告前,先對罹難者表達哀悼之意。運安會經過1年多
調查,終於拼湊出2021年4月2日,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號,翻覆脫軌前因後果,並製作了
一段時長5分多鐘的事故動態模擬影像'。
運安會點出,5大肇因都直指施工廠商,東新營造工地主任,在未告台鐵情況,在去年清
明連假期間,違規進入工地,一連串疏失,才導致大貨車,從工地邊坡滑落,再加上台鐵
局、交通部,督導不足,並點出政府工程標案,需嚴格監督,尤其借牌投標,時有所聞,
這次事故,也是因為承包商,不具備履約能力,為了趕工,才間接造成意外事故。
運安會主任調查官林沛達指出,「這一位廠商是沒有辦法有具有履約能力,所以他跟東新
營造借牌 他借牌投標,包括台鐵、專管還有監造,都沒有在任何紀錄裡面,發現這樣子
一個身分重疊違法的事情。」
交通部次長祈文中表示,「安全是一定首重最重要的要務,鐵道局在胡政次督導之下,已
經全面工區有去做盤查,而是在鐵路兩側,如果有可能,譬如說邊坡不穩定,或是路樹容
易受到天候影響,倒塌去影響到這個電車,軌道或者電線的運作的,都一併有去做盤點要
去做處理。」
運安會,針對台鐵局、交通部、鐵道局、營建署、工程會,列出洋洋灑灑16項建議。不過
,罹難者家屬團體並不買帳,痛批運安會,只有書面建議,看不到實質改善方案。
太魯閣的眼淚發言人王薇君說:「不就是跟普悠瑪當時100多條的改善建議是一樣的嗎,
每一次都是調查報告,然後呢?改善建議,坦白講我看到這4個字,我真的心都涼了。」
另外,運安會,也針對火車風險,發現站票的罹難率是坐票7倍,尤其是站在車廂間通道
、玄關,生還機率更低。呼籲台鐵重新考量站票發售政策。
https://youtu.be/hnt959gEAPE
作者: babosa633 (足球小匠yee)   2022-05-11 11:41:00
高鐵併合鐵,安全加速器
作者: Renoir (雷諾瓦)   2022-05-11 12:26:00
運安會就只負責調查啊 這團體是在痛批什麼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22-05-11 12:26:00
本來就和台鐵沒關係
作者: TWN48 (台灣48)   2022-05-11 12:26:00
呃家屬是不是搞錯了什麼。運安會對各單位做出改善建議,至於要如何落實是那些單位的事。運安會沒有權責去管那些事啊。
作者: assanges (秋豚老湿)   2022-05-11 13:02:00
同上運安會專責事故調查而不是刑事責任追究運安會根本叫不動交通部
作者: tcytc (Free guy)   2022-05-11 13:52:00
對家屬來說可能都是代表政府單位,對部會權責不見得清楚上面回應好像也不用這麼兇,對他們無奈無助的感受可以體諒只能說公祭完,有絕對權力的人就消失了
作者: uouo1402 (徐小P)   2022-05-11 18:40:00
調查出來了,某知性頻道可以拿去拍節目,跟全世界宣傳
作者: s94518 (飄泊一世)   2022-05-11 23:25:00
埔心事件還會修法罰平交道罰則。太魯閣事件,不會修法讓這些包工程,再轉包出去的負連帶賠償責任,不然也意思修一下鐵路旁施工罰更重。只會帶風向趕快公司化治百病,一堆人就HIGH起來。
作者: austin0353 (Chen-hao)   2022-05-11 23:51:00
黨報狂帶風向,解讀報告都斷章取義
作者: cindiaLsaku (無朔君)   2022-05-12 18:01:00
全世界的類似單位都只能調查+提出安全改善建議落實相關項目不是他們的權責(aka管不到/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