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 我在出版社的一天

作者: cutecoffee (藍色天空灰色羽翼)   2015-09-01 09:02:13
咦,活動好像開跑了~
那我先來試水溫
昨晚打電話買悠遊卡打到半夜....
最後沒買到~
一早進了公司,先跑去跟比較要好的同事都抱怨了一輪
然後坐下打開電腦,點開公司的專用信箱看看有沒有什麼佈告或是作者來信
看著桌上一堆的稿子和年度企畫~
腦子裡跑出"燒毀"兩個字
很哀怨地開啟我的精神支柱ptt!!
這時美編拿了一疊4萬字 厚厚的二校稿來給我了
在她回到座位的同時,我站起來對她說
新書的封面草圖還沒回插畫家厚!
我要預留推薦者位置喔!
美編嬌嗔著說:你又沒先說~ 每次都不先說
我回答:兩篇推薦序都進稿給你了,當然封面要留空間放啊
心裡os:你又不是做第一本了,內頁落版都有預留了,封面也要留是基本的吧
耐心的回答:沒關係,等下我會在草圖上找位置,請繪者完稿時避開就好
接下來一天,工作內容大致會有
1.校稿或是新稿落版+圖意或是找圖片~
2.準備例行會議資料或是開會~
3.各同仁打分機來跟我說需求
4.抓著每一個美編確認新書進度~
5.敲破腦袋想新書名!
每年度的五六七月焦慮的想隔年度的出版計畫想到頭髮白
或是頭痛+肩頸痠痛,沒有任何工作進度的下午
偶爾和作者聯繫討論進度。
又偶爾幫美編找一兩位新的插畫家
看看究竟上次報名的選書哪時候才要公布
最常頭痛的是找推薦者寫序這部分.............
對了~想請問各位大大~
究竟台灣出版界的共體時艱還有衰退期~
什麼時候才會是個底呢?
作者: agnesfreda (Beyond Silence)   2015-09-02 22:55:00
臺灣的出版不興盛,是因為閱讀不是臺灣人的主要娛樂嗎我好奇想知道,但沒有答案但臺灣書店有許多"進口"的書,翻譯的書,賣得應該不差但臺灣自己的作家產量卻不大,作家數也不算多?但,是因為業界不培植? 但又覺得,還是有作家能靠網路出名,進而出書......但又想說,像駱以軍自己經營FB,其實不需要靠出版社覺得有點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我想也許可以說是互有因果吧?大家覺得呢? (抱歉結果說了一些沒結論的話)
作者: hope39 (Less is More)   2015-09-02 23:47:00
我也在想類似的,到底對台灣作家的產能與讀者多嗎?本土作品的量夠支撐出版經營、工作、閱讀量嗎?因為好像都被環節卡住,出版業工作要符合勞基法、組織工會似乎很不容易?@@ 但又覺得選書、流程改善可改善勞動條件
作者: cutecoffee (藍色天空灰色羽翼)   2015-09-03 09:15:00
我反而是覺得台灣出版門檻低,出版社密度和出版量太大導致許多出版社以書養書~ 惡性循環加上為了costdown 編輯的薪資被低估同樣需要具備外文能力的各產業..就出版業薪資最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