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19-09-08 16:18:41【轉錄來源】
風傳媒
【文章標題】
高教公民》十分鐘,了解《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
【文章時間】
方志恒 2019-09-08 15:48
【完整內文】
https://i.imgur.com/Xq8JIoc.jpg
因香港政府意圖強推《逃犯條例》修訂,美國國會目前將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
審議,希望加強國際社會對香港自治的支持。圖為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國會將審議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源於港府強推《逃犯條例》修訂,觸發國際
社會擔憂香港的自由與自治正被逐步侵蝕,威脅到美國及其他國家在香港的安全及利益。
儘管香港特區政府已在9月5日宣布將正式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
已受打擊。而美國此時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很可能是加強保障香港自治地位,
並重建國際社會對香港的信心的重要一步。此法案以1992年的《香港政策法》為基礎,由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的跨黨派議員共同提出,並得到眾議院議長Nancy Pelosi
支持,基本上已是兩黨共識。若美國通過此法案,將有助加強國際社會對香港自治的支持
。
美國和國際社會介入香港事務,不就是外國勢力干預中國內政嗎?
不是。香港的自治地位,建基於《中英聯合聲明》這份國際條約,再按《基本法》落實「
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換言之,香港的自治地位,本來就是國際協定,只有中國聲稱香
港為「特別行政區」並無多大意義,必須同時得到國際社會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才能發
揮作用。國際社會為何關注香港的自治與自由?因為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不同國家人士在
港經商、工作、旅遊、定居、讀書;例如美國企業在香港設有290個地區總部和434個地區
辦事處,並有超過85,000名美藉僑民在港居住。因此,國際社會絕對是一國兩制的重要持
分者,他們關注香港能否維持自治和自由是理所當然。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現有的《香港政策法》有甚麼不同?
《香港政策法》承認香港在國際上和中國有不同待遇,其中包括視香港為「獨立關稅區」
。中國是共產主義國家,無論在人權、法治、政制、經濟制度都與國際社會差距極大;相
反,香港自殖民時代起已在法治及經濟制度上與國際標準接軌。因此在《香港政策法》下
,美國願意於貿易、投資、出入境、航運、國際協議等多方面上給予區別待遇,例如不少
被禁止輸出中國的高科技技術及產品可以輸出香港。但法案本身對香港自治的監察薄弱,
法定報告在2006年後已終止,唯一制衡機制是對全個香港一起實施制裁,即暫停部分或全
部給予香港的區別待遇,但代價將由全港市民一同承擔。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則是《香港政策法》的加強版,法案一旦通過,強化美國對香港
自治狀況的支持和監察,美國國務卿每年需向國會提交報告,查證香港有足夠自治權,才
能延續中港區別的待遇。
同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賦予美國總統權力,可將侵害香港人權、民主和自治者列
入黑名單,禁止入境及凍結其在美資產。
美國和國際社會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包括獨立關稅區)有何重要?
一直以來,香港既是外國進入亞洲的主要貿易樞紐,也是中國對外貿易窗口和境外金融中
心,所有這些都建基於美國和國際社會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
例如,香港是中國最重要的境外投資來源地(2018年香港佔中國 FDI 總數71.1%,高達
960億美元)、上巿集資地(2018年中國企業在香港上市集資IPO金額高達35萬億美元,至
今合共有1,146間中國國企、紅籌和民企在香港主板上巿)、銀行貸款來源地(2018 年香
港各銀行對中國大陸銀行和非銀行客戶的淨債權總額高達 7,130 億元港幣)和債券融資
平台(2018年中國企業在香港發行的美元債券總額高達723 億美元)。
香港與其他大陸城市不同,對中國發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一旦美國和國際社會不
再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不但香港將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中國經濟以至政權穩定都會
大受衝擊。 香港無可取替的經濟重要性,也意味著中國不會輕率使用有可能破壞香港國
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強硬手段。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如何有助保障香港自治?
a) 鼓勵國際社會持續關注香港的自治狀況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查證香港有否按照《中英
聯合聲明》、《基本法》及《國際人權公約》保有充分自治、人權和民主。此報告亦會交
代香港是否有官員因協助侵犯人權而需要受制裁。
這有助國際社會持續監察香港的狀況,如能每年通過查證,實際上等同美國年年為一國兩
制投下信任一票,這一方面有助有助保障香港高度自治,同時亦會加強國際社會對香港的
信心。
b) 制裁損害香港自治的香港官員及人士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授權美國國務卿列出侵犯人權的及損害香港自治的官員及人士的
清單。名單裡的人在美國的資產可被凍結、個人和家庭成員的簽證可被撤銷。此新條款一
方面避免了現行《香港政策法》下,只能實行要全港市民受害的全面制裁的弊端;另一方
要則能直接針對官員和相關人士的具體行為,使他們需為損害香港的自由與自治付出個人
代價,繼而有力地阻嚇當權者。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推動港獨嗎?
並無關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確保的,正是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
》及《國際人權公約》理應享有的自治、民主和基本人權(包括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結
社自由等)。這些全是一國兩制下,基本法賦予港人的權利。因此倡議《香港人權與民主
法案》並不是要搞港獨,反而是讓國際社會有途徑監察一國兩制之運作,重建香港人和國
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反過來說,若任由香港人和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每況愈
下,當香港人不再信任現時制度可以保障個人自由和香港自治,港獨思潮才會愈來愈流行
。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否削弱香港的自治地位(包括獨立關稅區)?
不會。《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授權美國政府每年查證香港的自治狀況,包括決定會否繼
續承認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這即是美國由「自動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改為「逐年查
證」,表面上是增加了失去獨立關稅區地位的風險,但長遠而言,這反而會令香港更為穩
定。首先,1992 年《香港政策法》已有機制取消香港的自治地位(包括獨立關稅區),
但由於這會對美國以至全世界做成極大經濟破壞,一般情況下,這機制基本上形同虛設,
無法使用。不過若香港自治持續受侵蝕,致使香港的政治、法制、資訊、營商環境等全面
向中國傾斜,令香港與其他中國城市無大分別,到時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就不會符合美
國利益,甚至可能被視為國家安全漏洞(例如被中方盜取敏感科技),最終可能迫使美方
不再承認香港的自治地位,一拍兩散。這個情況就好比癌症,病情惡化時徵狀未必可見,
但發現時已到末期;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年年驗身定期檢查,一有任何問題立即作出治療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的每年查證機制,可以讓中美港三方持續溝通,在香港自治
退化至無可救藥前作出修正,好比年年驗身定期檢查;長遠而言,更有助穩定香港的自治
地位(包括獨立關稅區)。
香港會變成中美角力的犧牲者嗎?
不會。因為若美方目標純粹是傷害中國,動用現行《香港政策法》,對香港實行整體性制
裁,其實已經能夠做到;花費氣力訂立《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反而是多此一舉。《香
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刻意加入每年查證機制、制裁官員等複雜措施,就是為了彈性處理香
港問題。說到底,美國及國際社會在香港有龐大利益,而中美經濟互動亦千絲萬縷,「摧
毀香港以傷害中國」並不符合美國及國際社會的根本利益。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否美國干涉香港內政?
不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是指如果香港自治被完全蠶蝕,美國將香港視作另一普通
中國城市,不再給予不同於中國的區別待遇,這完全屬於美國本身的主權範圍,而非干涉
他國內政。情況就好比當我們選餐廳時,會考慮它的食物質素、乾淨程度、侍應服務,如
果我們向餐廳表示「你再不改善,我們就不會再光顧,亦會到openrice負評」,難道這亦
算干涉餐廳內政?《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本質上是由美國國會通過、美國總統簽署就可
生效的美國法律;嚴格來說,這只是美國內政。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要吸引外資,聆聽
國際社會意見、爭取國際社會認同,本來就是應有之義。
*作者為香港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助理教授、《香港革新論》主編。
【轉錄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1679441
【轉錄心得】
就因為香港政府力推逃犯條例修訂案,列入可引渡至中國大陸之條款,引發了一連串的危
機;而且,中國當局勢力的企圖性侵入,使香港人民自1989年的主權回歸中國後至今,仍
無法給予任何信任。
只能說,不敢奢望中國能完全實現民主進程,但願有關當局能注重相關人權議題,這樣才
能讓香港(及台灣)人民相信,除了持續的發展,中國政府也有重視民生、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