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台灣搞了幾十年「偽高科技」政策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6-29 16:03:35
這篇文章整篇就倒果為因阿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SstSh_ ]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台灣搞了幾十年「偽高科技」政策
時間: Wed Jun 29 14:42:33 2016
※ 引述《seafood (河豚生魚片)》之銘言:
: 繼續討論台灣低薪化及發展落後的政策性因素。
這篇文章太多謬誤了,許多事後諸葛以及偏頗的論點,講的好像全球化浪潮下台灣自願走
到這個田地。
事實上我不完全覺得台灣這一二十年來在產業政策上有重大的失誤,就算是兩兆雙星也是
時不我予,說輸在民族性也可以,或是輸在政府的強力的掌控度上。而比較可議的只有在
兩兆雙星過後完全沒有政治人物敢再推出全盤大型的產業規劃,也不敢下任何賭注,這樣
下去的結果就是死撐活撐每況愈下。
: 下面這篇文章的論點有兩條進路:
: 第一條:
: 官僚以「當前有限的知識」去選擇特定產業來扶植→
那不然要怎麼去選擇? 你在一個中小型的市場裏面,內需市場已經趨近飽和,也沒有天然
資源,資金就是那麼一點,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小市場的資金就是只能一次支持一個產業
,太分散的資源投注最後就是全部一場空,尤其是像台灣底子並不是很好的國家,很多東
西要做甚至要從法規開始修改起。就算是日本其實也碰到很類似的問題,全球化的浪潮下
日本顯然無法同時投注資源再那麼多,所以在半導體和一些電子產業上面也逐漸退守了。
而為什麼是要靠政府選擇? 因為出錢的是政府阿,少的稅收也是政府,法規訂定也是政府
,各種資料分析以及長遠的計畫也是靠政府,那不然你要把各大富豪抓起來命令他們捐出
多少財產來做嗎?
: →特定產業快速發展→形成難以撼動的政商及利益結構→
好煩喔,每次都有人要扯利益結構,其實應該講說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減低衝擊,或是當初
設定法律優惠條款時並沒有考慮到退場機制,利益結構這種說法很聳動,就交給記者吧
: →當年「有限的知識」已無法適應日新月異的變化→
整合度不夠高是真,在國際競爭的業界,知識不足大多是發生在官員腦袋上,企業大多是
執行力和靈活度不足。
: →政商利益結構太大,難以改變也不願改變 → 一起沉淪
這跟產業根本沒啥關係,台灣的問題很明顯,資金多但是都卡死,卡在號稱佔國富70%的
房地產裡面。今天有個投資標的有著不平等的持有成本,自然就造成不平等的獲利,該資
源又具有不可複製和稀少性,根本就是一個不健康的市場,也是一個不健康的腫瘤,這些
不管是虛的或實的資金不能回歸基本價值,發展什麼產業都只會死路一條。
: 第二條:
: 政府選擇電子資通產業為重點扶持對象→
: →為求速成,選擇了這個大產業中的代工區塊→
因為當年根本追不上其他國家深厚的底子,從代工中學習,算是開發中國家的先驅,這不
叫"為求速成" 這叫做先求有再求好,你連銅板沒有想去玩人家高來高去的鈔票產業?這跟
騎勁戰去超跑俱樂部門口說要加入差不多好笑,早在1960年代全世界就走向資本密集的世
界了,美國夢那種小搏大的故事是建立在資金滿天飛的大市場。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美
國電影小成本隨便都五六百萬美金,換算台幣隨便都破億,台灣有拍過破億資金的電影嗎
?
: →只有代工,所以上游技術和設備都捏在別人手裡→
代工根本不是只有家庭手工那種人家設計你拿裁縫機手縫的技術,每次很多人都把代工講
到沒有技術,其實代工也是有品牌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GG。
台GG機台和原料也都是跟ASML或Dow買的阿,他的毛利也沒比人家低。其實以前台灣的電子
業在擴張以及資本再投入拚實力是不落人後的,一直到我前面說的某個標的變得很不公平
時,整個投入曲線就趨緩了。
所以要檢討的是什麼,是整體的稅制好嗎? 去檢討電子業有啥鬼用阿,去打一隻落水狗比
較簡單? 在怎樣電子業目前也是帶動了台灣一狗票的供應鏈,你要去找哪個口中的"高技
術" "低能源"的產業取代電子業阿? 科技越進步能源需求只會繼續往上,以前手機只能打
電話可以待機一周,現在手機可以上PTT打嘴砲可以看A片打遊戲待機只能撐一天,高科技
低能耗?
: →台灣在拚代工價格和拼良率上有傲人發展→
: →自以為上述成就是高科技,其實只是「偽高科技」
: →為了拚代工價格,只能壓低人力成本
高科技產業明明就是三十年前在叫的,那時候高科技,現在頂多說科技業或是電子業,
這跟活在費用分紅化之前的科技新貴差不多,都是時代下的產物了。現在這個世界就是
砸錢砸出一條血路,你市場小,那就只能賭在其中一兩個上,你市場大,就可以隨便亂砸
。既然資源那麼有限,那更要很全力而且很專注的押寶下去,怎麼利用既有還存在的某些
優勢來發展,而不是一天到晚隨便抓個歐美去扯金融或製藥之類的,甚至還想要觀光文創
....
像我昨天就提過,Tesla其實就是台灣的一個契機,內燃機這塊台灣基本上是完全沒機會
追上了,但台灣電子供應鏈和一些技術確實是還有些優勢;而這塊產業其實也僅僅是剛起
步而已,並沒有到玩爛的地步。只是現在全球化潮流下,台灣就是要靠政府法規+投資拉
抬,配合那些該死出來的資金投入才有機會。
通篇唱衰也沒看到提出個實際的建議來,還真的能向前行阿
: 林敏聰、吳啟禎〈後中國路線的台灣經濟發展:揭開自主創新的可能性〉
: 摘錄自《廿年民主路‧台灣向前行》
作者: fffffffox (狐狸)   2015-06-29 14:44:00
鄉民都文組看不懂你說的啦
作者: DataMaster (0.0)   2015-06-29 14:45:00
崩潰滯台支那人 HuckleberryF表示
作者: tokeep (巴爾的摩根費里曼)   2015-06-29 14:52:00
真心建議成立雛妓園區,完成國父大業,共創中華文化
作者: cedca (西低摳)   2015-06-29 14:53:00
論述清醒,我也認為兩兆雙星政策後政府就不敢再賭一把導致電子產業夕陽化,又沒有取而代之的新興產業整天喊製藥,文創,都沒有對應的配套跟重點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5-06-29 14:55:00
重點就是台灣資本市場籌碼的衰退 和中小內需市場企業走向
作者: cedca (西低摳)   2015-06-29 14:55:00
喊喊口號騙選票罷了
作者: airmike (airmike)   2015-06-29 14:56:00
國際化生存不得不然在產業鏈位置做一個選擇在那裏搞傳統民粹或是十年苦讀自行研發必成必勝這種思想都是忽略資本市場和需求市場上台灣企業都處於弱勢
作者: PTTJCY (胖豬)   2015-06-29 14:57:00
看到你說兩兆傷心沒什麼大問題愣了一下,往下看原來你文組我不是看不起文組,但我覺得不同領域就別裝懂給人笑
作者: cedca (西低摳)   2015-06-29 15:01:00
兩兆雙星是好的資源集中方式,重點忽視在於中日韓聯手夾殺所以政府口號喊出來企業不敢動,基層公務員也懶得推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6-29 16:06:00
吐嘈的算蠻ok的
作者: peter77107 (彼得)   2016-06-29 17:45:00
某人幹嘛笑文組,文組在避險的台灣branch做,分析科技業,看得都比理組廣,賺得都更多。做到中年有時候分紅1M的都有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06-29 18:04:00
好奇樓上來源是啥
作者: chx64 (雪人)   2016-06-29 20:10:00
兩兆雙星之一就是生技業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6-06-29 20:28:00
同意z大的看法
作者: EZyou (===★追夢人★===)   2016-06-30 06:31:00
沒人要鞭兩兆雙星根本被鄰國拿去抄嗎?
作者: chx64 (雪人)   2016-06-30 11:41:00
不是抄吧 台灣人自己不要 被整碗端走(生技)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2016-06-30 14:20:00
生技台灣砸那點錢本來就半調子,好歹砸個十年以上再來談成果
作者: kelybaby (防災小卡領了沒?)   2016-06-30 16:48:00
學名藥都被人嫌,不要要求太多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