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 104-1 A5 批判思考與公共論述 鄧志松

作者: Gin1024 (Gin)   2016-01-21 23:29:34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4 - 1
禮拜一早上 0910 - 1210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鄧志松
δ 課程大概內容
每周的主題都不太一樣,以下逐條列出每周主題
- 課程介紹,什麼是公共論述?
- 什麼是批判式思考?
- 如何讓論證有效?
- 權力平衡與現代民主的運作
- 統治的正當性
- 統獨爭議
- 國家與社會
- 政府與反對
- 民主與民粹
- 左派與右派
- 基本人權與亞洲價值
- 公共財與政府角色
- 全球化的衝擊
- 多元成家方案
- 課綱出了什麼問題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沒有,這堂課主要是思考跟發表自己的看法,沒有任何講義以及教科書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通常老師會先介紹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接著會播放一些youtube上與本主題
契合、且精美製作的影片,通常是英文,即使聽不懂也不會影響討論。
課堂討論階段:
再來就是課堂討論階段,老師會先發表自己的看法,問同學的觀點,如果你
不發言只是默默地聽,那你基本上不用做任何事情,只要聽老師跟同學分享觀點
就好。如果討論熱烈的話,這個階段可以聽到很多對同一主題不同面向的看法,
例如有人從生物學角度分析,有人從法律面分析等等。
小組討論階段:
接下來會丟出一個與本周有關的議題,請各個小組討論(一組大約4 - 5人)
,並且發一塊板子以及便利貼,給組員紀錄討論內容。但討論時間不長,大約是
五到十五分鐘,經常沒有什麼完整的結論。討論完後,老師會隨機問某幾組的討
論結果,並請他們發表一下意見。發表完後重複課堂討論→小組討論階段直到下
課。
上課不用投影片,只有搭配一點點的板書 + 老師滔滔不絕的功力,基本
上老師沒有預設立場,他只會不停反駁你的看法,用柏拉圖式的詰問來把你逼到
邏輯困境,因為這樣做才有趣,不然大家意見一致很難激盪出火花。但也是因為
這樣,每堂課討論到最後經常沒有結論,老師解釋這正是批判思考的本質,過程
比結果重要。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整學期從未說明如何給分,無從得知, 之後補上學期成績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無期中、期末考,僅有期末報告。
每周一次作業,主題與當周討論有關,但老師沒有硬性規定deadline,有一
大堆人會遲交;也無規定格式,有人交圖片,有人寫兩百字 + 超大行距打發,
有人寫的跟小論文一樣洋洋灑灑還附一大堆引注資料,不過大家平均都是打四分
之三頁A4差不多;作業分數不會公布,所以大家的報告品質大多不高。另外還需
要評論別人的作業,老師雖然說最少要評論五篇,不過只有一、兩個人照做....
期末需要交一份大報告,說是大報告,卻也沒規定字數與格式,一樣有人
寫四、五百字配雙倍行距就交,有人寫到論文等級,各式各樣的報告都有。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加簽基本上全簽。
老師應該是首次開這門課,沒預料到出席率很低(不到5成),所以期中過後
開始每堂點名,未出席會被登記,但不知道會扣多少分。
Ψ 總結
這門課名為批判思考,但因為老師採柏拉圖式的詰問方式,上課真的很像
只是在打嘴砲,經常最後不知所云。雖然老師說他更注重過程,但我無法接受
真的只是每個人在發表意見罷了,完全沒有「批判思考」。
小組討論時間很短,討論不出個所以然,加上出席率極低,我還曾經遇過
整個第九組只有我一個人出席的窘境(好在有位機械系的同學從點名後開始頻繁
出席解救我XD),因此對於喜歡小組討論的同學可能要失望了,因為小組討論明
顯不是本課的重點。
成績方面完全沒有說明如何給分,作業/出席也都從未評分過,久了大家報
告的品質、出席率自然下降。
總而言之,你若喜歡認真討論、或是純打嘴砲分享觀點,歡迎修這門課;
你若想輕鬆混A5 3學分,歡迎選修。但你若期待高品質的討論,認真的寫關於
公共事務的報告,發表、交流自己與他人看法,還請三思。
作者: typical39 (暖)   2016-01-25 22:38:00
這門課真的很ㄏㄏ
作者: doublefatty (doubledoublepp)   2016-02-15 19:32:00
不過只要作業有交分數就蠻甜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