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傳武迷思-沒有最強的武術 只有最強的人

作者: arimaa (arimaa)   2017-07-18 22:18:46
: 本篇文僅是就賽制來發想,大概就是有不少武術老師有不錯的專項能力,但是這些
: 「專項」的適應和展現層面非常狹窄,我簡單舉振武學院已故的王傑老師、或者詠春拳
: 黃子建老師,綜鶴拳洪宗基老師這些高手來說。它們的專項能力大多在接點、接觸,或
: 單手或雙手,有經歷、實際訪查的武友大概知道我說的,一般外人單手或者雙手接觸到
: 這些老師就會陷入控制,或者被擒拿倒下、或者被破壞重心發出,或者被控制打擊。
想對這一段提出一些問題
敝人學過傳武也學過泛MMA武術:拳擊 散打等等這類
曾有原PO上述的經驗->頂尖的武術家一碰手人立即摔跌出去
也曾和這樣的老師學習,不過傳武仍然無法說服我這樣的技術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地方?
在兩個傳武的場合待過,遇到的老師也有原po提到的相似能力
他們在貼身時可隨意拿對方重心
但問題在於這樣的成功模式似乎無法被複製
就我的觀察,只有老師厲害能打但教出來的學生差老師一大截
特別是第一位老師,問過他起步年齡及練習時數並不是特別高
也就是說他的學生學習的年資或時數都超越老師了卻還是差老師一大截
再者,原PO也提到了這些技術能展現的層面非常窄
或許我們可以不要否定這些技術的價值
但回歸到現實面,這類技巧存在著一些問題
1. 必須高對方非常多般才用得出來
(如果技巧沒有像這些大師一樣純熟,那麼這些技巧就不好用,或可被更簡單的取代)
2. 要練很多年還不一定練得出來
3. 發動條件困難,適應範圍狹窄(這些技巧在擂台也沒犯規,但實際上就是沒人用得出來)
4. 複製困難,幾乎只有老師很厲害學生沒一個OK(天才才能繼承?)
基於以上幾點就很難說服忙碌的現代人為什麼要投資這種CP值低的武術
一樣一週練習兩次,一次兩小時
學泛MMA等近代擂台常見武術的就是比傳武相同練習時數的人更俱備對敵,攻防
距離感,動態視力等等技擊的觀念(簡單來說就是更能打)
體能方面當然更是優於練傳武的人
當武術成功模式複製困難,發動條件嚴苛
因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捨棄它而尋求更快速直覺有效的技巧做投資
這些才是傳武(特別是中國的傳武)常被質疑或批判的地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