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861128 (聖哥)
2025-08-09 15:22:29藍線作為台中的主幹線,運量肯定比綠線多不少吧?
但查了資料才發現,藍線列車載客量(530人)跟綠線(536人)相當,甚至略少,是營運模
式策略不同嗎?
高捷紅橘線列車(750人)、輕軌列車(250人)、黃線列車(440人)
這樣能負荷台中龐大的客流嗎?
作者:
mtc5566 (56不難過)
2025-08-09 15:26:00首先 要有龐大的客流。靠還是你是反串來酸的 這很不可取欸
作者:
l861128 (聖哥)
2025-08-09 15:31:00誠心誠意的發問嗚嗚嗚請不要失焦謝謝之前不是討論過,藍線運量絕對不會低的。
作者: globeMIX (心焦難耐) 2025-08-09 15:49:00
真的耶 現在綠線就有點擠了 很明顯是裹小腳設計
作者:
l861128 (聖哥)
2025-08-09 15:59:00除非發車比綠線密集,不然會上不了車吧?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25-08-09 16:03:00會擠就要縮短班距啊,離系統極限90秒班距還很遙遠的勒。
作者:
Luao47 (Luao)
2025-08-09 16:24:00綠線感覺是不是不夠寬 常常站沒幾個人就覺得很擠
作者:
l861128 (聖哥)
2025-08-09 16:32:00可能跟新北環狀線比,我覺得還算略略舒適些?
作者: sweizhe 2025-08-09 17:00:00
中藍跟中綠列車寬度一樣,中綠列車長度44m(二節),中藍列車3~4節,長度可能也是44m,也有可能44m以上(70m以下)。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25-08-09 17:04:00尖峰時段去機廠點名還有幾列沒出車
作者:
el1901 (終點站 徐匯中學)
2025-08-09 17:30:00老毛就是打槍這種膨風運量,選用過大車廂的人
作者:
MCKJB4A (mckjb4a)
2025-08-09 17:34:00這還需要問嗎?答案不就顯而易見!因為台中不像高雄愛在興建之前就膨風預估運量啊!紅橘兩線不就是很明顯的例子?興建時運量膨風高運量,通車後只能跑三節車廂月台還要關閉一半,搭車時還要匆忙跑去三節車廂停靠的月台,還要美其名說是預留六節的空間,結果延伸線的月台長度全都只蓋三節車廂的長度而已!笑話一枚!
作者:
kutkin ( )
2025-08-09 19:22:00實際上也不會塞到這麼滿這個人數都是假設每個人都是空手
作者: pika2050530 (pika) 2025-08-09 19:36:00
又關高雄什麼事
作者:
mtc5566 (56不難過)
2025-08-09 19:39:00奇怪為啥又扯高雄? 這篇有人講高雄嗎?
作者:
kutkin ( )
2025-08-09 19:41:00原po內文 高捷紅橘線列車(750人)、
作者:
kk2025 (kk2025)
2025-08-09 21:01:00答案是計算方式不一樣,每單位面積的人數下修了中綠的車廂要載到536難度有點高,毫無舒適度可言。
作者: sweizhe 2025-08-09 21:39:00
主要是看站間最大運量,桃綠跟三鶯線的站間最大運量都落在9000多人/時/單向。中藍站間最大運量在10000初人/時/單向。即使中藍列車最後跟中綠列車差不多運能,但也已經比桃綠或三鶯線列車的運能還高了。桃綠跟三鶯線線列車運能約320~330人
作者: betterbutter (呱呱呱) 2025-08-09 22:53:00
兩個m開頭ID的湊成一對好了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09 23:07:00本篇三個M開頭 你是說哪兩個?
所以中藍車廂最後可能的規格是跟中綠差不多,但是掛三節?用較大的人均空間來算的話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25-08-10 00:18:00以每平方公尺5人來計算,一列車530人的容量會跟每平方公尺6人計算的636人容量的列車差不多(環狀線是650人一列)也就是說一列車的容量只比環狀線少一點點,環狀線的最大站間運量約在15000人/時/單向因此除非是大型活動,中藍在大部分狀況下是不至於擁擠到令人不適我覺得考量到背包所佔的空間,用每平方公尺4人來進行列車容量設計比較合理吧5人等同於背包是壓扁的狀態
中藍應該2045年會通車吧 不要急 到時候台中剩250萬人
溫哥華的Skytrain 也是短短的兩節或四節,看他們的車前展望,發現班距還蠻密集的,未來台中就是要走這種路線來跑就是,編組短(或不大的車廂)但班次密集不過....人家是有預留擴充空間就是、加拿大線還可以變成三節編組跑(擴建月台加買新列車)千禧線博覽線可以擴充為五節編組(一樣要擴建月台和買新列車)台灣的話只要機廠周圍不蓋滿其他東西讓機廠沒得擴建話,月台若能預留以後方便擴建的空間和位置其實也是可以這樣玩,看當地政府要不要
擴充被文湖線玩壞 本來土建預留結果系統要大改看文湖線到現在被擠爆還是沒辦法增長編組至於高捷運量不達標沒有增節需求那是另一回事
未必,如果大量引進移民可能會讓台中20年後的人口比現在多很多現在台灣只是不像澳洲開放東南亞國家移民過去罷了看未來的事情不能像某樓那樣缺乏變通能力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10 09:01:00像澳洲開放移民就是要擔心社會中的中國人會越來越多
中國人跟越南人都會增加,但台灣政府會更傾向於引進越南人
作者:
mtc5566 (56不難過)
2025-08-10 14:32:00高捷沒有增節需求? 你要確定欸文湖線和高紅一樣都有增節需求 沒有增節都是成本的問題懂?
作者: sweizhe 2025-08-10 16:05:00
台灣不會也不需要刻意再引進他國移民,因為台灣島本身就不大,水、電、糧食..等資源本就有限,現在的人口數量都算環境負荷過重了
作者:
Richun (解放左手的OO之力)
2025-08-10 16:30:00高捷紅線我參考一下輕軌大將軍的說法,從新左營沿台17線拉一條平行輕軌,最後走中華五路到凱旋中華站,先分流高紅,不堪負荷時要搞增節也還有替代路線可以用,很棒吧?中藍土建留好,到時還需要增節時再改,高密度短編的玩法最怕沒預留好,連增節都會卡月台就沒得玩了。
看來桃捷綠線未來遇到大型活動的疏運能力也是有限(中壢體育園區預計蓋大巨蛋、航空城也會蓋巨蛋)。先看主線的藝文特區站疏運能力如何吧。
作者: pika2050530 (pika) 2025-08-10 18:32:00
台17線可能要等新道路做好才能考慮,不然沿線交通量不低,交通會先爆炸
作者: zhier (zhizuo) 2025-08-10 20:56:00
台17是有藍線規劃 但看起來市府不太可能用輕軌就是了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5-08-12 12:18:00
很怕虧到爆離尖峰差十倍吧
多一條藍線對整體運量的影響 大概就現在高雄加個10%-15%算正常 台中已經沒有公車紅利了 疫情重擊完家公車拖砍班惡名擺在那 藍線通車後還是只能靠沿線人口跟本身人口撐著而已
作者:
mtc5566 (56不難過)
2025-08-13 20:53:00認同樓上 藍線再吹下去遲早再重演綠線慘劇一次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13 21:05:00反正高捷紅南北延伸運量可能也不會很好看啊
作者:
YoCheng (台中阿丞)
2025-08-13 22:16:00再難堪也沒有背負著「高運量」的膨風難堪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13 22:35:00什麼膨風 那叫百年預留 等22世紀哆啦A夢出來就能改六節了
作者:
mtc5566 (56不難過)
2025-08-14 00:21:00看著人家有地下化 有高運量 又有輕軌 很氣吼跟只有高架化和公車專用道真的差有夠多 哦對了 高運量對市民來講不是背負著難看啦 頂多只是甜蜜的負擔啦 笑死*難堪
作者:
Richun (解放左手的OO之力)
2025-08-14 01:16:00藍線是最可能高運量的,跟高捷紅線差不多的地位,至於為什麼會有條高運量線延伸全部都只設計中運量,那得問問地方政府怎麼想的。至少台中藍線能撐得起中運量,真的像文湖線的時候只能找其他條平行的路來分攤了。
作者: sweizhe 2025-08-14 02:10:00
中藍的最大站間運量10000初頭,只比桃綠、三鶯線的9000多人多一點而已,跟環狀線差不多,比萬大線的21000人低。基本上萬大線是中運量,中藍就不可能是高運量。中藍、環狀線、汐東線、民生線這幾個最大站間運量都在1萬到1.1萬多人/時/單向。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14 03:50:00地方政府怎麼想的? 就是知道郊區運量不會高才弄三節車啊不然跟市區運量一樣多 怎麼不搞六節 不過市區都沒那麼多了不過104樓 延伸線還是有六節月台的 雖然只有岡山站
作者:
YoCheng (台中阿丞)
2025-08-14 05:59:00不管啦 就是要增掛6節
作者:
h120968 (h120968)
2025-08-14 07:23:00運量沒高到需要掛六節吧 跟文湖線那種小車廂塞爆不同
這麼計較節數,不如大家都換9節車廂好了,一節可載70人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