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二十年】為了接送這些國大代表,一個

作者: Beijingman ( )   2017-10-04 13:19:16
【台北捷運二十年】為了接送這些國大代表,一個使用率極低的小碧潭站造成不合理的捷
運設計
https://buzzorange.com/2015/12/07/mrt-issue/
文/ 楊永昌
下午對台電大樓區間車說幹話後,發現不少人對這個議題有興趣。不過大多數人似乎都覺
得這是個技術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所以科學專業說啥就聽啥。但我覺得它就是個政治問
題。科學之所以很能安撫人,多半不是因為它「真的很科學」(大家其實也看不出什麼是
真科學)而是因為它「感覺起來」很科學。
其實這樣就夠了,大眾光是看到科學數據、看到專業背書,就會乖乖聽話洗洗睡了。因為
這樣,那些看不見的決策黑箱和利益糾纏才能故技重施地長期躲在科學後面安然無恙。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來了解一下台電大樓區間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每天搭的那麼不爽總
該找到「罪魁禍首」是誰吧?那些袋狀軌啦、路網設計啦、小碧潭支線什麼的,到底怎麼
纏在一起?我整理一些我查到的(應該算可靠的)資料,或許可以把這些問題弄清楚。
袋狀軌不是真正的問題來源
讓我們先來看看捷運路網的軌道圖。
廣告
12316332_956569404406854_7234569196962191528_n
圖片來源:but, or bug
我們可以看到在台電大樓和公館之間有一個袋狀軌,袋狀軌可以讓列車在不影響主線的情
況下,暫時開進去再調頭開出來,達到迴車的效果,除了用來當臨時終點站,也可以讓故
障列車暫時停進去。但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在台電大樓後面有袋狀軌之外,大坪林跟七張
站中間也有袋狀軌;換言之,列車開到大坪林後掉頭,在 1999 年新店線通車之初是絕對
可行的。
旅客太少不足以成為列車不開到大坪林的理由
有論調認為,台電大樓以南的旅客數量太少,營運起來效益不大,所以區間車只開到台電
大樓。從今年 3 月北捷進出站人次來看 [1],北捷 107 站當中,台電大樓以南的各站
進出人次排名依序是:公館(16)、大坪林(40)、景美(48)、七張(52)、新店(65
)、新店區公所(67)、萬隆(77)。
超過一半的站都在北捷人流量的前段班,即使較冷清的三個站也還有一票比他們更淒涼的
。如果因為旅客太少不值得載,那各站幾乎都在 60 名以後的新蘆線,以及 70 名以後的
內湖線早就可以洗洗睡了。
小碧潭支線才是一切問題的來源
既然旅客太少不是問題所在,且捷運局在大坪林站後面也有袋狀軌,那為什麼不開到大坪
林呢? 答案是:因為小碧潭支線需要使用七張站的袋狀軌來迴車,所以真正的問題就是
小碧潭支線。
小碧潭支線與新北投支線截然不同,新北投支線早在台鐵北淡線時代就已經存在,捷運也
直接沿用了原本的路線,一開始就有規劃它(所以北投捷運站就有專用月台)。但是,
小碧潭支線卻在 2004 年硬插入新店線 ,不在原本的規劃裡,七張站也沒有準備好讓它
插入,所以也沒有專用月台。
結果便是小碧潭支線必須和新店主線共用月台(這也導致現在新店線尖峰時刻的班距是「
6 分鐘 -3 分鐘 -3 分鐘」,因為每兩班車就要讓一次位子給小碧潭開來的車使用,離峰
時段更無法享有高密度 4-5 分一班車,而需等 8-10 分)。
小碧潭支線一方面毀了區間車開到大坪林的可能性(佔掉了迴車的袋狀軌), 另一方面
又讓新店主線的班距變成很畸形的 633。更別忘記小碧潭站的日均人流量才 4000 人次進
出,在北捷排名 106,一個小鳥站就這樣毀了每天 63000 人次進出的公館享受高密度班
距的機會 (更別說影響了整個台電大樓以南 23 萬人次的每日進出)
小碧潭支線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陳情」中誕生的
1999 年,捷運局宣布要在新店機廠內耗資 15 億新增小碧潭站,遭到部分捷運專業人員
反彈,認為「以 15 億來取代接駁公車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是屈服於『民意代表壓力』,
有浪費公帑之嫌」。依據當時捷運局公開說法,捷運局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意代表
陳情」後,才迫於壓力增設這個站 [2]。
十四張地區有什麼重要性呢?
那邊有個社區叫「中央新村」,裡面住的就是傳說中的國民大會代表。 捷運局曾公開抱
屈,強調是「拗不過中央壓力以及中央新村老國代多次請托」才要蓋小碧潭站 [2][3]
。這個中央壓力是什麼?捷運局長江耀宗曾公開說明「確實有中央民代透過『交通部』要
求」增設小碧潭站 [2]。說到這裡答案已經很明顯了。2004 年小碧潭站通車,捷運局又
再度跳出來強調「由於鄰近十四張及中央新村居民近十年強烈陳情要求,才會增設新店線
的小碧潭支線」[4]。
有人認為日勝生集團才是小碧潭站的推手,但從上述資料來看,未必如此。美河市開發爭
議是指 1991 年市府以「捷運系統用地」為名徵地,卻在 2001 年轉作聯合開發,有官商
勾結謀利之嫌。
不過從時間順序上來看,徵地最初確實是為了新店機廠,小碧潭站是後來在中央新村老國
代透過交通部施壓,以及聯合地方民意代表和附近利害相關居民爭取後,才在 1999 年開
始興建。
小碧潭站動工後,剛好趕上 2000 年代初期火紅的「捷運站聯合開發住宅」模式,或許正
是此時日勝生相中了這個即將蓋好的小碧潭站,於是百億的美河市案就此展開 [5]。除
非日勝生早在小碧潭站出現之前就想好一個「先聯合國代民代居民搞出捷運站,再聯合市
府謀利」的 20 年精密計畫,否則美河市案應視為小碧潭站明確動工後才開始的一連串動
作。
如果上述資料和推論無誤,又沒有進一步翻案資料,我就姑且接受上面的說法都是對的了
。換言之,現在各位每天等車的不爽,罪魁禍首就是那些 90 年代十四張地區中央新村的
老國代們,以及隨之起舞的地方民意代表和共謀利益的附近區民。
解決方案:廢除小碧潭支線改行收費公車,延長主線區間到大坪林站
小碧潭支線每日進出站人次才 4400,卻阻礙了每天 23 萬人次利用的公館以南新店線班
次密度。廢除小碧潭支線空出大坪林站袋狀軌,讓台電大樓區間車開到大坪林站,才是符
合多數人效益的安排。
小碧潭站每日 4000 多人次進出,與七張站之間的票價差距是 5 元, 假設大多數人都不
只搭到七張站,意味著捷運公司可以從小碧潭站賺到每日 20000 元的營收,一年可以賺
700 多萬。當初興建小碧潭站和採購車輛花了 15 億,要回本至少要 100 多年,為了回
本而讓公館以南居民 100 多年都沒有密集班次,是因噎廢食、治標不治本。
更重要的是,捷運公司保養小碧潭支線與其車輛,還有營運所需的水電費,花費尚未納入
計算,小碧潭站能替捷運局帶來多少收益,還是根本就是個為了政治因素而存在的賠錢貨
,值得懷疑。
小碧潭廢線,可以改用收費公車接駁,原本從小碧潭站進出的旅客可以改由七張站進出(
所以七張站以前的捷運費都還是能從七張站扣款)。七張到小碧潭改用收費公車行駛,即
可彌補廢除小碧潭站少賺的錢(如果原本有賺的話)。
[1] 進出站人次:https://www.ptt.cc/bbs/MRT/M.1428664825.A.18B.html
[2] 1999-10-18/ 聯合報 /18 版 / 綜合新聞
[3] 2000-09-05/ 聯合報 /18 版 / 文山雙和區新聞
[4] 2004-07-10/ 聯合報 /B5 版 / 大台北
[5] 2002-01-29/ 經濟日報 /38 版 / 商業要聞
作者: tommyyx2004 (哈囉)   2017-10-04 13:27:00
小碧潭站快廢吧
作者: jwph (胖達)   2017-10-04 13:43:00
2015年的舊聞了 再說現在台電區間車反而不是常態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10-04 13:54:00
如果環狀線通車綠線還不延長區間車到大坪林那就準備迎接更高的反彈聲浪吧 感恩小碧池讚嘆小碧池
作者: jetling (文創人生)   2017-10-04 14:47:00
環狀線運量又不是很高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7-10-04 15:06:00
還沒通車就知道運量不是很高的快樂夥伴們。
作者: Odakyu (青蛙騎士 瀬戸幸助)   2017-10-04 15:09:00
區間車延長到大坪林與環狀線沒啥關係吧環狀線要轉乘的客人來自新店南區的會比較多
作者: abc480528 (Treebase)   2017-10-04 16:03:00
西門站上下行互轉的旅次其實不少,這些旅次在西環通車之後會有一些轉移到往大坪林轉乘,在公館-大坪林段的通勤方向是反轉的,這是區間旅次峰值可能降低的因子。另一方面景平站往大坪林轉乘不符進城動線,十四張站初期荒涼,西環通車對新店線運能的壓力可能沒想像中的高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2017-10-04 16:37:00
小碧潭站的15億,都從美河市賺回來了吧?土地開發賺的比票卷收入多太多了
作者: Eren12345   2017-10-04 16:47:00
西門站上下互轉旅客超多的
作者: gigihh   2017-10-04 16:51:00
記得松山-台電大樓好像從最初規劃松山線就是預定的服務模式之一,此時小碧潭支線根本還沒規劃。
作者: APM99 (血統純正台北人)   2017-10-04 16:55:00
日人次比某捷的很多站都還高吧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7-10-04 17:27:00
樓上真有趣 這麼愛比 我建議某捷也能拿某鐵來比 最後一名也打贏數十個車站 要幫小碧潭說話沒必要拖別人下水顆顆還是某捷__錯誤就動不動要比照文革一樣被批鬥呢 呵呵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0-04 17:34:00
http://cis.pixnet.net/album/photo/158651453 晨峰黃轉綠北上 計每小時2011+1328人次
作者: klementhsu (klementhsu2000)   2017-10-04 17:44:00
某些人講話很令人不舒服 就事論事很困難?
作者: xylophone135 (赤い三月花雪夢)   2017-10-04 18:07:00
有些人就是喜歡把不相關的拖進來鞭屍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0-04 18:27:00
花錢建置一個系統,但這系統的容量是實際需求的好幾倍,小碧潭是一例,但還有案例正在進行中
作者: metroman   2017-10-04 20:47:00
還在老國代?當時的老國代大部分都凋零了哪還有心思爭取?況且新店機廠興建時就預留了聯合開發的相關結構,只是還沒確定是誰得標罷了,而不是有車站後"突然"有聯開
作者: hoyunxian (WildDagger)   2017-10-04 20:51:00
爆橘就是政治色彩大於一切
作者: a47929 (小小龍)   2017-10-04 20:52:00
爆橘你還會期待啥呢~
作者: metroman   2017-10-04 20:54:00
而且蓋機廠以捷運系統用地名義徵地有問題嗎?難不成現在所有捷運出口有聯開案的都是用住宅用地來徵地不成?小碧潭的運量效益可受公評,但寫這麼一大篇又是勾結又是圖利的,把設站原因推在大部分都已不在的老國代身上全寫得好像他就在現場一樣,真是辛苦了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0-04 21:06:00
1.民眾向捷運局要求機廠設站案請查1999年的新聞2.對於機廠聯合開發,也許一般的想像是低樓層作機廠,樓上蓋住宅,不過新店機廠聯開案的EFGHIJKLMNOP棟是蓋在空地上,所以才有土地是否可以捷運系統為名徵收之議
作者: yah13305 (martos)   2017-10-05 00:18:00
廢站不可能
作者: jcll (救照片中..><)   2017-10-05 00:26:00
現在應該沒半個老國代還活著吧....?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10-05 10:03:00
直接開松店全程車遇到小碧潭的班次調整截斷到台電不就好惹?
作者: Popaieric (Popai)   2017-10-05 12:36:00
以前倒數第一都沒廢了 現在還成長變倒數第二怎廢
作者: c733614 (Darksky)   2017-10-05 13:20:00
有633不錯了 看看淡水...
作者: Lumia1320 (krystal)   2017-10-05 15:28:00
淡水可以調整班距啊……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10-05 15:42:00
淡水可以爽開全程車吧?車子夠不夠的問題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0-05 15:57:00
淡水晨峰有633的樣子?
作者: seeback (當兵是國家大事)   2017-10-05 16:26:00
如果可以改成小碧潭發車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吧?
作者: shinkon (DAF)   2017-10-05 17:37:00
國大代表怎會坐捷運?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10-05 20:06:00
作者: ecpoem (CK101)   2017-10-06 01:47:00
給樓上上上:正常營運下不可能讓主線列車從小碧潭發車,板上有文章討論過
作者: Metro123Star (MtSt)   2017-10-06 08:47:00
淡水線尖峰是用非定型化不固定週期班表開的…
作者: u155247 (salt)   2017-10-06 11:06:00
萬惡不赦小碧潭站,應立即爆破月台永久停駛
作者: valkyrie3812 (鬥天使瑟蕾娜)   2017-10-06 12:06:00
樓上,當初應該把新店機廠大部份移到前台鐵玉成調車場那塊。然後原新店機廠一部份,改做6節長度島式月台,這樣才是真正小碧潭主線發車方法。(誤)
作者: NSWpeace (拾叁)   2017-10-07 08:52:00
文章整理用心 感謝解惑
作者: anachronism (往事不用再提)   2017-10-07 20:17:00
支持廢
作者: ULoR   2017-10-08 11:27:00
爛標題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17-10-14 01:32:00
樓上 人家說的是事實啊 要學著接受它放下它 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