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自由廣場》從倫敦地鐵看新竹輕軌

作者: Lsamia (samia)   2017-06-15 09:12:34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10886
許正旺
西元一八二五年,英國客運鐵路啟用。而倫敦地鐵最初的一部分:大都會鐵路,則是世界
上第一條市內載客地下鐵路。該地鐵於一八六三年一月十日正式運作,開張當天即有四萬
名乘客搭乘。到了一八八○年,大都會鐵路每年運載四千萬名乘客(同年德國柏林電車始
誕生)。一八八四年,倫敦地鐵內環線(現在的環線)竣工啟用。
無論是倫敦地鐵或柏林電車的最初啟用動機,都是以搭乘需求最多與直線到達為最高準則
。倫敦地鐵內環線(現在的環線)的竣工啟用,則是遲至廿一年後,為改善都會蛋黃區的
搭乘壅塞,與擴大搭乘需求基本盤為目的。同樣可以用來佐證的是巴黎地鐵,在完備十三
條捷運線之後(廿世紀末已完備十四條捷運線),才啟動串接大巴黎郊區環狀輕軌捷運。
任何城市的捷運系統,都該以其都會蛋黃區為建構母體,達成供給搭乘需求最多與最快到
達的大眾捷運設置目的。反觀預算三百億的大新竹輕軌路網計畫,環狀輕軌所環繞的竟是
頭前溪的河床;未見都會蛋黃區的搭乘壅塞,需要避開的竟是三兩隻稀疏過冬的候鳥。
新竹城中區角色被錯置成與竹北、竹科同樣分量的角色連結;新竹環狀輕軌缺乏母體載體
,新竹市府也錯認了火車站足以作為城中區角色。新竹市民被市府抹掉了一條從六家高鐵
直線回家的路。
花費一六○億興建的高雄(人口超過新竹人口五倍,已有兩條正交捷運線所形成的路網)
輕軌,「免費」試營運期間,一天平均搭乘人數竟不過幾百人。全台薪資水平最高的新竹
市,因為人口規模與街道尺度所致,建構輕軌捷運系統務必要以新竹城中區作為母體載體
,區分主從。從新竹城中區直接建構輕軌路網,再銜接一條直線通往六家高鐵支線,這樣
的路網才有供需基本盤與永續經營的願景。
(作者為樹德科大建室所助理教授,巴黎國立高等建築學院博士)
作者: mackywei (唔嗯...)   2017-06-15 09:54:00
台鐵六家支線被忽略了?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7-06-15 10:09:00
倫敦跟新竹咧...好歹用愛丁堡或圖爾這種新蓋路線比較吧...
作者: coffeemilk (雷克)   2017-06-15 12:31:00
原來新竹的城市建構和規模和發展經歷跟巴黎倫敦一樣啊...
作者: be821121 (海尼根)   2017-06-15 14:08:00
高雄輕軌服務人口跟新竹人口原來是這樣比的 能得諾貝爾獎了
作者: yeswater   2017-06-16 00:14:00
這個教授可笑 安坑多少人口 ? 淡水多少 ? 憑啥蓋輕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